零售金融营销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金融产品对客户来说是关于财富的大事情,也是一个严谨的事情。理财产品的销售,是一个从专业化衍生出的“去专业化”讲解过程。理财产品多数有这样几个特性:

零售金融营销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专业化、虚拟化、风险比、流动性、期限性

零售金融营销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涉及到这些复杂问题时,如何从专业过渡到更容易接受,则是金融产品的深入浅出。我们探讨如何借鉴从传统行业营销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首先需要让客户直观的感觉到产品的直接优势


有个家电的广告“美的空调,每晚低至一度电”


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省电功能直达客户痛点。同样在金融产品中,也可以分析出这样的卖点。


例如,很多投资人都害怕股票型基金的风险,这是最大的痛点。如果我们告诉客户:有个产品,投资股市,但拿着超过20个月不但没赔过,还大赚不少。会引起投资人的兴趣,你才有可能获得客户时间,通过数据介绍。


这时候可以引导客户基金定投,在有基金以来,从高点定投20个月以上,都不曾赔钱的案例,更容易说服客户。





嫁接客户已有认知,比建立新认知更容易


比如有个恶俗的广告很成功,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后来被人们所认同后,在产品创意上,后续团队又搞出了“送长辈、黄金酒”。在客户原有的认知上升级,则很快被客户再次接受,产品大卖。


在金融产品上,创新虽然很多,但是很多广告语或者传播方式很好。比如保险产品经常说:

孩子和车谁重要?大家说:当然是孩子重要!

别逗了!请说真话!车一买回来马上就买保险,你家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有保险了吗?都是基于传统认知的传递。




善于营造销售氛围,群体的力量更容易解释晦涩的产品


金融产品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而单一的金融产品绝对不是。所以经常经常有客户对一款很难理解的产品逃避,而这时,借势客群的营销氛围更有利于营销,就像这个广告:


香飘飘,“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


在金融营销中,小型的客户沙龙、产品说明会,都是能够起到这样的群众效果的。近期,销售有道在做厅堂微沙龙的辅导实践,也是基于此。




任何产品都有独特的卖点,投资者只能记住最重要的特点


不要担心产品同质化,担心就担心没有在同质的产品上找到差异化,同质化不是借口。


人家一个洗衣粉,不都是为了洗干净,那才是同质化,结果人家可以找到不同的卖点。比如“立白洗衣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伤手。为什么宣传不伤手?因为去污渍,已经被汰渍用了。但是,同样可以销售的很好。


同样还是股票基金,基金公司实力不同、基金经理不同、发行时点不同、历史业绩不同~都是差异,怎可以说无差异呐?同样都是实物黄金,可以是费率不同、成色不同、工艺不同、寓意不同,最不济还有提供的服务不同。




产品转化为商品,需要建立应用场景,金融产品绝不例外


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不同的应用理由,在产品营销的时候,需要构筑这样一个时态。例如,如果现在说“怕上火”,可能你就会说“喝加多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容易激发女性对于爱情的期盼,这也是场景。


在金融产品上,大家期望得到的都是收益,那么在合规、适用性的原则下,激发客户的场景,则是营销的逻辑。在保险营销上,经常会带入一些危机的场景,给客户提示保险的重要。


其实,人们购买金融产品去构建产品,出发点来自于两个层次:一个是压力、一个是动力。如何展示压力促成动力,是营销的过程。


我们深入浅出是把复杂的金融产品,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营销中忌讳广告类的语言。什么是广告类的语言?

套话、空话、谎话、聒噪、自说自话、人云亦云。


所以你看咱们之前营销什么小苹果、纪念钞,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情况?不是为了营销而营销,简单能说清楚,为什么故弄玄虚?一句话能说完,为什么要用两句话?


不过有句话还是要说到位,深入浅出,建立在产品自身过硬,不会欺骗客户,理财经理自身认同产品的基础上。零售金融销售,是一个深入浅出的工作。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老话: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深入浅出   加多   金融   同质   投资人   卖点   直观   认知   场景   担心   客户   孩子   基金   广告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