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话说,我们在学习历史课本中,在介绍古代科技文化时,有一部著作不得不提,那就是《天工开物》。学界给予了这部著作极高的评价,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宋应星,是江西奉新县人。奉新县为了纪念他,在他的故里宋埠镇、奉新县冯田开发区内,修建了奉新天工开物园,园内有宋应星纪念馆,是江西省十大名人馆之一。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明朝末年,宋应星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背负着中举考功名,重振家族声望的冀望,他28岁与长兄一起乡试中举,但此后五次进京赶考,结果都名落孙山。在45岁时,宋应星再一次落榜,终于放弃了走入仕途的打算。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虽然科举上屡次失利,但通过应试的远游,宋应星开拓了视野,从沿途的农村和乡县的小作坊学到了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知识及操作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一记录下来。

1634年,宋应星被任命为家乡江西分宜县的一名教谕(即督学),他利用任职期间的大量闲散时间,研究整理了一大批与国民生计关联的科学技术资料,最终完成了《天工开物》这部巨作。

明末清初,《天工开物》传入日本,被大量刊印,成为日本人普遍阅读的书籍之一,成为重要的技术资料,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日本近代农业的发展;19世纪后,《天工开物》流入欧洲,在欧洲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中的篇章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更是被达尔文收入其著作,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的佐例之一。

但是,这样一部被举世赞叹的科学巨著,在国内却默默无闻。一方面是因为书中提到的一些蛮夷字眼,触犯了清朝皇族的禁忌,因此未能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对于手工艺与生产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直到民国初年,学者才以日本的抄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文献,重新将《天工开物》在国内出版,20世纪五十年代,又在浙江发现了明刊初刻本,《天工开物》这一著作得以重见天日。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直至今日,虽然《天工开物》所载的科技知识已经大多过时,但他详实的记录了中国古代科技生活,介绍历代的生产经验与技术,让今天的人们仍然可以穿越时空体会古代贤者的智慧,走进那些逝去的传统生活。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天工开物园占地1000余亩,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展示古今农业成就。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宋应星纪念馆坐落在园内,是江西省十大名人馆之一,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为传统园林建筑,朱墙灰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

江西奉新值得带孩子一游的科普园区 纪念的名人一生坎坷

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现400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开物》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奉新   奉新县   分宜县   江西   天工   江西省   手工业   科技   日本   园内   纪念馆   中国古代   坎坷   著作   名人   农业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