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说到江西菜,客家美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它源于中原,秉承汉唐遗风,融入赣南的士族乡风。这样的土壤孕育出别具一番风味的菜式。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食物对中国人更多意味着一种乡愁文化,因为有食物的地方就寄托着家乡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思念,这是流传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不曾失去的。时至今日,客家菜还承载着很多古老的烹调方式,一道菜、一道汤记录着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开创新天地的履痕;一碟佐料,一门手艺,是客家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透露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爱,以及美好人生的期许;一份菜单,一场宴席,是客家世世代代传承的生活仪式。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那么就随我一起来盘点赣南客家美食和他背后的独特故事,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王阳明与小炒鱼

“小炒鱼”是赣南客家菜肴的代表。据说这道菜的来由与大儒王阳明有关,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喜食鱼鲜,在赣州做官的时候聘请了当地的名厨凌厨子,这凌厨子很喜欢创新,有一次就在炒鱼的时候放醋,王阳明吃了以后非常喜欢,因为赣州习惯称醋为小酒,所以就叫了“小炒鱼”。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神行百变:大余烫皮

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米饭,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烫皮如同米粉一样,也是为了当年南迁的士人为了克服水土不服,吃不惯米饭的创新之举。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烫皮是用米浆入碱水制作的碱性食物,解决了肠胃的酸碱平衡问题。烫皮是赣南客家人的特色小吃,而大余烫皮则是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大余人做烫皮用大米,大蒜,天然果蔬,食盐为原料,有蒸,煮,沙炒,油炸等多种做法,被誉为赣南最百变的食物。

比如在早点吃的烫皮,则是用篾片划成若干小块,轻轻从簸箕内撕脱,加上事先炒熟的佐料、肉馅,包成长方形,撒上些香油、酱油、辣椒酱等佐料,就是香味可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滚水烫皮,也称湿烫皮。也可以晒干后做成烫皮丝,放在汤碗里吃。

圆篾(元灭):上犹包米果

包米果相传从元朝到现在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圆篾的故事流传至今。篾就是劈成条的竹子,圆篾就是制作包米果会用到的圆形汤皮簸箕,因为读音与元灭相同,用谐音梗来反映当时人民对于元朝残暴统治的反抗。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简单地区分的话,包米果就是包了馅的烫皮,把大米用冷水浸一天一晚,尔后磨成米桨,把桨均匀地淋在用竹篾编织成的圆形汤皮簸箕内,待桨薄薄的淌满簸箕面时,就放在锅里用旺火蒸熟,就成了汤皮,然后用篾子划成若干小块,从簸箕内撕下,加上炒熟的佐料、肉馅,包成长方形,涂上点香油或熟茶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米果。而上犹包米果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据说上犹的客家妇女个个都会做包米果。

高中状元:南康荷包胙

荷包胙又名状元菜,据说乾隆年间南康人戴衢亨高中状元,大摆筵席宴请四方乡邻,其中有一道菜是用荷叶把料理后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蒸熟,就有了这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荷包胙,成为赣南的一道名菜。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渴望团圆:宁都肉丸

宁都肉丸一般有两种猪肉丸和鱼肉丸。笔者吃过猪肉丸,口感很不错。他是用猪肉混合红薯粉做的,既有猪肉的鲜味,又有红薯粉的香甜味,两者的融合给品尝者很不一样的口感。

赣南客家美食每一口都有他的独特故事,在外的你最喜欢哪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大余   宁都   南康   客家   赣州   上犹   簸箕   小炒   肉丸   客家人   佐料   在外   荷包   猪肉   状元   独特   食物   美食   故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