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TFZ也是趣听的“常客”了,并且旗下的KING II也一直做为趣听的对比样机出现,不过TFZ的产品除了在外观设计上,声音方面的确没有其它同级别产品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不过他们的产品更新速度却相当的快,并且宣传与推广方面也非常积极。

TFZ的耳机产品从百元价位的开始一直到千元、两千元级别的都有,产品线铺设的比较完善,但在发烧友的话题中却不是难么的常见,反而在很多姑娘的耳朵上,你经常可以看到TFZ的产品,毕竟想起TFZ的耳机,就不能不和那些花花哨哨的配色联系在一起。

但本次要测评的这款,反而在外观设计上与之前的产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也是TFZ产品全新的风格的开始,不过到底是不是还会继续一个模具贯穿整个产品线,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款售价为699元的NO.3,使用了TFZ称之为“第三代单元”的DLC振膜单元,声音表现值得期待。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

01.包装与配件

No.3已经是我们测评的第三款TFZ品牌的耳机,对于TFZ品牌的包装盒设计想必大家已经有所见到过,长条形、透明开窗加之极简设计的外形,让TFZ的包装盒有着极强的辨识度。不过这一次在No.3的包装盒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之前透明的开窗也被换成了一体的天地盖纸盒。

包装盒在设计语言上与之前的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没有了透明开窗后,你无法直接看到耳机本体,显得更加神秘。此外包装盒正面仍然是TFZ的英文全称以及耳机的型号,此外没有过多的其它内容。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包装盒正面

打开包装盒之后仍然是耳机本体与线材分离装配的设计,耳机被放置在了一个缓冲海绵当中,并不是之前的硬质塑料盒,下方的盒子中还是耳机的配件以及说明书部分。对于TFZ这种产品型号众多的品牌,统一的包装盒以及配件设计可以省不少事儿,成本上也有一定的好处。

配件方面仍然与KING II时期的没有太大区别,一共7副两种型号的硅胶套,一枚线夹,一条耳机线以及一个耳机袋,组成了No.3全部的配件阵容。附赠两种规格的硅胶套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不同的声音风格,而收纳包也和之前的产品没有区别。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配件全家福

02.外观与做工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本体

我们曾经在KING II和S2的测评当中吐槽过TFZ的外观设计方面,实话说这种“类定制公模”外壳是TFZ品牌最喜欢用的外观设计,并且在这种公模外壳上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配色和材质,让产品看起来至少不单调,但实话说产品迭代过多以后,难免会出现审美疲劳。

或许TFZ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No.3的这一次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一个改变,并没有沿用之前的公模外壳,而是换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并且在风格上也更加简洁。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外观设计

严谨的来讲,No.3一共有三种配色,分别是透明、碳纤维版以及钛合金版本,只不过钛合金版本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前两个版本,因此可以理解为两款产品。这次No.3并没有提供其他产品上那么多的花哨颜色,配色方面整体以透明为主,只是背板上的饰片有所不同。

No.3的腔体材质为全塑料,并没有使用金属材质的外壳,因此成本上会相对低一些。不过TFZ的确是少见的在塑料外壳上能玩出这么多花样的品牌,就No.3来说,它的确是给塑料外壳的耳机赋予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通常我们都习惯性地在塑料外壳的背板上设计一个金属的饰片,而No.3则是将金属饰片放在了背板的下方,让耳机的外壳看起来有了果冻的效果。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放置在背板下方的金属饰片

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颗腰果,如果你想说好听点,那就是像弯月。其实类似No.3的产品使用这样的设计已经有部分产品在用了,比如魅族Live,只是在TFZ上,看起来有些“革新”的意味在内。

No.3的外壳是目前比较多见的全透明设计,透过腔体的内侧可以清晰地看到耳机的单元部分。而出音导管却使用了黄铜材质,和之前的一体式导管完全不同。TFZ的网址也从耳机的外壳上消失了,曾几何时有粉丝也在文章下留言说并不喜欢网址被印刷在产品上。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取下硅胶套看导管

之前测评TFZ的两款耳机,在做工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细节瑕疵,比如KING II裸露的合模线与色差明显的外壳,让本身看起来有着不错精致感的产品显得有些遗憾,而这一次No.3使用了一个新的模具,做工方面就要好很多了,可以不夸张地说,No.3是目前少见的塑料壳耳机做工优秀的产品。

这一次No.3在做工上要比之前的产品好很多,即使这是一款塑料外壳的产品。由于是透明外壳,因此可以看到腔体的内部构造,如果内部的粘接胶水过多并且不均匀时,会给人观感上带来很大的折扣,至少Vsonic的VSD2就如此。而No.3或许是注意到了这部分的问题,你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胶水部分,只有单元周围的密封胶。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接缝部分做工细节

并且在插座部分也进行了做工上的提升,曾经有网友吐槽KING II的插座部分显得有些粗糙,而No.3的则好了很多,并且也不会出现松垮问题。凸出式的2Pin插针插座正在被更多的厂商所接受使用,就线材可换性方面,TFZ的产品兼容性还是比较好的。

但令人疑惑的是,即使No.3使用了全塑料的外壳,这款耳机的整机重量仍然达到了30g以上,其实耳机本体的重量并不高,只是它配套的线材相对重一些。可惜的是,即使No.3采用了绕耳式佩戴设计并且提供了耳挂,但仍然没有在分线卡部分附带一个束线滑块,还是存在一些听诊器效应问题。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做工细节

线材方面No.3和以前的产品也不太一样,之前TFZ的耳机都是习惯性附带一条“麻花线”做为配机线,而No.3则是按照与耳机本体设计风格相似的思路去搭配线材,并且在线材上还设计了用于自行卷绕的锯齿状纹路。

No.3的配机线整体比较粗,没有太多弹性但比较柔软,有意思的是这条耳机线是不太常见的两股并排设计。由于是透明线皮设计,可以看得出来No.3的线芯是采用了镀银材质,但线芯本身是比较细的。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整机重量约为30.3g

3.声音表现(耳机的声音表现结论较为主观,以下内容仅代表趣听观点。如有可能,我们建议结合其它媒体发布的内容一同进行参考。)

要说到具体的声音素质与表现,可能TFZ在耳机发烧友的话题中就没有那么频繁了,实际上对于TFZ本身而言,他们一直都在推广自己的动圈单元,并且还进行了比较分明的代数划分,就像No.3这样,属于TFZ品牌的“第三代动圈单元”。No.3使用了一枚11.4mm动圈单元,阻抗20Ω,灵敏度108dB/mW,频响范围比较宽,达到了5Hz-40KHz。

看起来TFZ对于No.6的声音表现方面有着足够高的信心,按照公布的详情来看,No.3使用了和KPE单元性质差不多的DLC振膜,只不过TFZ更加直接地称之为“钻石振膜”。当然我们之前也在KPE上领略了它足够优秀的表现,那么No.3到底如何呢?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做为前端。对比参考飞利浦S2、晨木ST08、漫步者H297、TFZ KING II 、水月雨KPE。耳机已进行不知道多少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飞傲M9便携音乐播放器

听感与风格印象:No.3仍然保持了像KING II这样的偏流行、人声的调音风格,当然这样的风格对于整个品牌来说没什么问题,因为目前TFZ品牌已经迭代了较多的型号,保持一个基本的风格,再在一些细节上进行提升或改动,是相对比较稳妥的方式。

但是对于大部分发烧友来说,No.3的声音表现仍然是相对“重口味”的,这个没跑。No.3有着比KING II还要再多一些的低频量感, 但它的高频也更加的清亮,确实在听感上有些圈铁塞子的感觉,但这很显然是走着大众化口味的流行调音,和“均衡”没什么联系。

就听感而言,No.3对大部分流行、摇滚、舞曲乃至日系ACG和人声风格,都有着比较好的适应性,但如果说是小编制器乐、交响乐的话,No.3仍然是不太适合的。所以在我们看来,No.3本身更像是一个“偏流行的杂食塞”,它的整体声音解析力和细节表现都很不错,听感上仍然是比较通透的。

但No.3的实际声场表现仍然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虽然器乐之间即使在大动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过于混乱的情况,但摆放与定位仍然是有些拥挤的,好在No.3相对于KING II来说,在纵向声场表现上是更好的,但横向的开阔程度与KING II没有什么差距。

我们也尝试使用iPhone6s做为手机端试听No.3,整体风格上则是偏柔和了一些,高频部分也略微有点收敛。其实No.3在手机端就可以发挥出它本身的实际实力,并且还不需要较大的音量就可以表现出足够的响度,这条耳机对前端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TFZ KING II

高频:No.3的高频整体是偏亮的,但是在风格上与KING II相比则是要略微柔和、松弛一些,听感上没有KING II的高频显得生硬。但是No.3的高频延展性表现仍然和KPE、S2这样的塞子有一定差距,高频解析力方面则保持了一个当前价位较为优秀的水准。

实际上No.3的高频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修饰感的,也就是说存在着被可以拔高的痕迹,这让这条塞子听起来虽然有着较为量感偏大的低频但中高频却不失细节,但是在使用大口径的原装硅胶套时,极高频的控制力表现并不如小口径的硅胶套好。

对比H297来说,No.3在高频通透感的表现上占优,二者实际的声音解析力相比,No.3的优势不太明显。不过就听感方面总结,No.3的高频表现仍然是按照TFZ这个品牌的声音审美取向走的,只不过是相对于等级相当的KING II来说,高频相对松弛、收敛一些,但实际素质并未感到明显变化。我们在这边没有仔细对比No.3和KPE的高频表现,主要是二者在这方面的素质仍然存在差距。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漫步者H297

中频:No.3在中频方面则是略微偏暖,风格有些类似KPE,并且二者在中频部分的声音解析力是基本相当的。只不过No.3的中频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TFZ声音审美取向的一部分,与KING II这样人声密度较高、靠前并且集中的风格相似,只不过No.3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调整。

KING II的中频听感其实是有些类似动铁耳机的,整体声音风格偏冷,而No.3对比之下则是基于KING II流行风格调音的基础上,再进行中频风格的听感调整,让No.3听起来则是相对柔和一些,人声方面的表现也有了动圈耳机应该有的感觉。要说人声的密度表现,No.3是比H297要好,但要比KPE略微逊色,但差距不大。

实际上在器乐独奏当中,No.3是有着不错的结像力的,但由于声场表现并不是特别出彩,所以弦乐独奏的通透度和临场感并不及KPE好,和S2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No.3的中频风格仍然是对于人声表现比较友好,这样理解的话,即使No.3做为舞台耳返,也不是不能。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水月雨 Kanas Pro Edition

低频:对于耳机发烧友来说,No.3的低频风格可以用“重口味”来形容了,它在低频量感上相对于H297来说只是小了那么一丢丢,你可以使用No.3在舞曲或者摇滚乐当中找到爆棚的感觉,所以No.3注定与“三频均衡”无缘, 所以如果你打算买一条三频均衡的塞子,那么No.3就不要考虑了。

但不是低频量感偏大的耳机就应该被嫌弃,所以No.3的低频表现仍然值得多说几句。其实就低频方面的听感而言,KING II那种比较紧致、密度较高而且下潜还不错的低频是量感较大的风格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而No.3也有所延续。相比H297松弛、浑厚的低频而言,No.3仍然是偏重质感和下潜的。而No.3在低频风格上相对于KING II来说,又略微向H297这种风格靠近了一些,但没有太过松散。

所以No.3的低频虽然量感是比较大的,但就实际素质而言并不算差,因为在我们看来,低频的量感大与小,与它的调音风格有关,而低频的下潜、瞬态表现以及密度表现,才是实际素质提现,至少在这方面,No.3做的还算优秀。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No.3 左右声道频响曲线

总结:我们也观察到有部分网友认为No.3在调音上有所“翻车”,其实在我们看来,No.3的声音表现相比起KING II来说有着全面的提升,虽然实际声音素质与KPE、S2这样的动圈耳机有着一定的差距,但至少对得起价钱。

No.3仍然延续了TFZ一贯的调音风格,但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明显短板,其实高频方面如果略微收敛一些,整体的听感则会加分不少。No.3也再一次的向我们展示了塑料外壳的耳机,做工仍然可以很细致,也要比前面我们测评的TFZ产品好了不少。

选购建议:喜欢人声、流行风格并且需要手机端驱动的话,No.3值得考虑!如果不喜欢量感偏大的低频,那么仍然可以去关注类似KPE这样风格的产品。

优点:声音素质较好,佩戴舒适度较高,整体做工优秀,不挑前端。

缺点:声音不够均衡,重量稍高,有听诊器效应。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TFZ/锦瑟香也 No.3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发烧友   耳机   中频   低频   人声   线材   外观设计   做工   外壳   单元   声音   风格   塑料   报告   品牌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