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样机来源:自主采购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咕咕了如此久,这一期测评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其实测评威索尼可的耳机尤其是他们的高端产品,是需要“勇气”的,这与威索尼可这个品牌平日的作风有着很大的关系,导致他们的产品在消费者的评价中有着两极分化的情况,尤其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GR09,有人说它辣鸡的要死,有人说它是动圈之巅,这款产品的确争议很大。

我们手中的这款GR09刚刚好是“风口浪尖中的浪尖”,这与它离奇的售价密不可分。威索尼可当初发布GR09时定位在2000元以上的档位,当时大部分测评媒体对GR09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在18年的双十一,威索尼可一度将【塑料版】的GR09降至699元的价格,并且表示声音仍然和售价2000+的【陶瓷版】无恙,这让很多之前花了“大价钱”购买GR09的用户也非常不爽,并且由于GR09【塑料版】在线材以及外壳、配件等方面都与【陶瓷版】有一定程度的精简,因此它的声音表现也受到了质疑。

本次要测评的GR09正是我们在18年双十一活动中采购回来的一条,但是一直都没有发布测评,主要是我们想用更多的时间来看看这款产品到底如何,并且还想使用更多声音表现较好的产品进行对比,因此很久就到手的GR09测评也迟迟未能与大家见面。本期测评的GR09正是所谓的“2019版”,也就是【塑料版】,因为【陶瓷版】的我们也没有听过,所以本期测评的参考价值仅限于【塑料版】。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VSONIC/威索尼可 GR09(塑料版)入耳式耳机

01.包装与配件

与以往威索尼可在中低端产品上用的包装盒不同,GR09的包装盒在用料和设计上会比之前的产品显得更加高档一些,也大了许多。之前测评的VSD1Si的包装盒体积与一张CD盒大小相当,而GR09则一改之前设计,使用了长方形的二层嵌套包装。

拿去GR09包装盒外层的封套之后,里面的包装盒主体采用了磁吸翻盖的设计,并且在包装盒下方的拐角附带了一个红色的印有品牌LOGO的小布条,非常显眼。包装盒正面以及背面都没有耳机的渲染图或者照片,看起来似乎有些神秘气息,在包装盒正面右下角标明了“2019款”。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包装盒正面

打开包装盒就可以看到耳机本体被放置在一个海绵缓冲层当中,拿去缓冲层就可以看到下方摆放整齐的配件。包装整体均采用黑色调的设计,这也是威索尼可用来区分产品档次的一个方式,其实早期威索尼可的包装设计的实话说要比现在好看的很多。

GR09的配件阵容算不上豪华,但也绝对够用。一共四副硅胶套和一副Comply海绵套,硅胶套中号尺寸的一共有两幅,一副硅胶耳挂和一个拉链收纳包。其实如果你接触耳机产品有一段时间的话,看到GR09的收纳包应该不会陌生,这个收纳包第一次出现是在B&W的C5上面,我们习惯称之为“饺子包”。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配件全家福

02.外观与做工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本体

威索尼可的产品ID其实算不上多么出众,如果说GR09的外观设计有着自己品牌的“延续性”也没什么错,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GR09的外壳结构和早期的GR04、GR07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仍然是方正的腔体设计搭配可旋转的导管,只不过这一次GR09在线材上采用了MMCX插座(其实GR07也有换线版)。

威索尼可旗下产品大多以塑料壳为主,一来是可以节省成本,二来是有着较高的可塑性,但换来的就是看起来不那么精致的外表。GR09的外观设计更像是VSD3S与GR07的结合体,GR09的腔体内侧设计与GR07没有太大区别。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外观设计

GR09一共有两种配色可选,为黑色与乳白色,但乳白色仅限于【陶瓷版】,而你曾经可以用699购买到的【塑料版】GR09只有黑色可选,并且在线材配色上也是以黑色调为主。GR09的外壳没有任何喷漆与额外装饰件,仅仅是两个单纯的塑料外壳组成的腔体。

GR09的腔体表面没有任何型号标识与品牌LOGO,正面类似钻石切割的设计在塑料壳上也显得不太精致,这与【陶瓷版】的质感是完全不同的。腔体的手感是比较光滑的,并且腔体本身非常轻巧,只是GR09在我们使用了将近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腔体内侧已经有了略微的油光。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腔体内侧设计

与当下的耳机产品都喜欢圆润设计的风格不同,GR09显得格外方正,这也是威索尼可耳机产品的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语言和品牌特点。威索尼可不同的系列都是按照一个尽量统一的设计风格去制作,比如VSD系列就要相对圆润一些,而GR系列大都是方形的腔体,当然这也不排除为了节省成本所考虑。

因此如果让我们评价GR09的外观好不好看,我们只能告诉你没什么出众的地方,毕竟当你看到兴戈的EM系列腔体或者水月雨KPE那种亮面抛光的设计,会有着非常不错的第一印象,而GR09相比之下则显得平庸了许多。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取下硅胶套看导管

而做工方面则是威索尼可产品的一大“诟病”,也是用户一直在吐槽的地方,虽然我们没有测评过GR07,但的确作为一款售价400元左右的耳机,它的做工确实显得粗糙很多。而我们测评过的VSD1Si和VSD2这些产品,也都在做工上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至于威索尼可的品控到底好与坏,你可以在他们的产品评论列表中看到实况。

这一次GR09在做工方面确实要比之前的产品好那么一些,但这仅限于对比威索尼可自己家的产品。GR09的腔体本身已经没有了太明显的毛边或者较大的缝隙,细节部分处理的还算不错,尤其是这一次接缝部分做的还是比较严密的,裸露的合模线只能在腔体内侧部分看到一处,总的来说GR09这次的做工表现可以说是“像一条耳机”了。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接缝部分做工细节

并且饱受诟病的导管座部分,GR09也进行了改良,首先导管的尺寸口径与VSD1Si没有什么不同,但这一次GR09上使用了一个类似轴承盖的垫片,将导管固定住,这样一来导管口部分就不那么容易开裂了,并且可以较好的处于一个居中状态,有了一定的刻度感。

威索尼可专利的可旋转导管是可以明显地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度的,这是不需要有争议的地方,GR09的导管仍然使用了金属材质,长度与VSD1Si相当,导管口内标志性的“卡扣”依然存在,但我们实在是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果真是为了固定里面的滤网?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VSD1Si的导管座

GR09【塑料版】另一个“降配”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线材了,之前【陶瓷版】的GR09附带的是一条麻花编织的单机铜线,而在我们手中拿到这款GR09则附带的是一条无氧铜镀银线,不过我们不去讨论这两条线材的声音到底孰好孰坏,就GR09线材本身来说,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线材整体平直度较高,并且比较柔软,合理收纳后不容易出现自卷绕现象。

GR09的线材在插头和分线卡部分都和VSD1Si的设计一模一样,只不过是体积和尺寸都大了许多,并且线材也要比VSD1Si的粗一些。线材本身有着比较好的可塑性,即使不佩戴耳挂,直接绕耳佩戴,一段时间后也能固定出绕耳的状态来,橡胶的分线卡上带有滑块,可以避免听诊器效应。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整机重量约为21.8g

3.声音表现(耳机的声音表现结论较为主观,以下内容仅代表趣听观点。如有可能,我们建议结合其它媒体发布的内容一同进行参考。)

在进行声音表现测评之间,我们希望引用某测评媒体的一句话“(对于GR09来说)外行人看来一定是产品出了什么问题才会作出如此幅度的降价,可悲的是,即便看似内行的发烧友捡漏成功也很难表现出喜悦,不少人会在虚荣心面前听力间歇性丧失。”GR09的降价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因为我们测评过很多曾经是高端产品然后降到白菜价的产品,比如飞利浦S2,其实S2面对的评价情况与GR09差不多,只是因为S2并没有像GR09造成如此大的话题性罢了。

因此对于GR09的声音表现到底好坏,我们没必要带上偏见的眼光去看待。GR09的核心在于全新“碳纳米管”振膜材料,这与威索尼可之前GR07系列使用的“生物振膜”是完全不同的新方案,坊间传言GR09的调音仍然是来自郁志曰老先生操刀,这个并没有官方证实过。GR09的阻抗为50Ω,灵敏度108dB/mW,看起来好像不那么容易伺候?频响范围为10Hz-28KHz。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台式耳放为前端。对比参考飞利浦S2、晨木ST08、漫步者H297、水月雨KPE。耳机已进行不知道多少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飞傲M9便携音乐播放器

听感与风格印象:GR09的声音风格均衡、清淡并且比较柔和,它的中低频在风格上可能会让人感到比较“寡淡”,因此如果你打算盲听的话,戴上GR09你很难去描述这到底是哪个品牌的一种风格,但是可以确定的是,GR09的声音风格并不是国内其它品牌偏向流行风格的调音,它的声音并没有在某个频段进行额外的突出或者有较强的修饰感。

相对于KPE来说,它代表了绝大多数国产中高端耳机的一个风格趋向,而GR09则是想尽可能地去还原动圈耳机本身应有的风格与听感。你可以仔细观察GR09的频响曲线,中低频部分做的特别平直,而其它动圈圈铁耳机的频响曲线走向都是大体相同的,因此GR09的风格与大部分耳机产品来说就显得格格不入,这也是它的一个争议点所在。

但就实际素质来说,GR09并不比KPE或S2差,只不过是风格不同罢了。GR09的风格适应性比较广,但不是流行风格调音,导致在人声、器乐上都没有太抓耳的听感,而GR09本身的声场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然纵向和横向都相对S2来说更加平均一些,但对于大编制交响乐的回放,仍然缺乏一定的气势。

虽然GR09有着50Ω的高阻抗,但是我们也尝试在iPhone6s上试听了,的确是需要更大一些的音量才能达到正常响度,但不至于出现“推不动”的情况,即使你用手机试听也无妨,只不过是无法完全地发挥出GR09的实际素质来,而在飞傲M9(高增益)上则可以让低频显得更加扎实,整体的声音解析力也要比手机更高一个层次,远不像坊间传言“手机不能听”。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飞利浦S2

高频:GR09的高频风格比较柔和,在良好的前端环境下,可以展现出较高的声音解析力和声音密度,不过在高频延展性上仍然不及KPE与S2的表现,但这个差距并不算大。GR09较为柔和的高频风格可以带来让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听感,没有什么修饰感,与H297和ST08相比,GR09的高频听感上显得会比较暗淡一些,但并不是意味着它的高频细节表现会比前者逊色。

但是相比起KPE的高频来说,GR09的高频表现要松弛的许多,这样一来GR09的高频密度表现就没有KPE那样出色,与一些中高端圈铁耳机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尤其是目前国内用户都比较偏爱类似动铁单元高密度的高频风格情况下,GR09的高频表现很显然是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

因此对于GR09来说,高频的表现更多是为了整体的风格去考虑的,这条耳机本身柔和、均衡的听感与它松弛的高频也不是没有关系。不过这样的高频风格是否能满足你的听音喜好就要另当别论了,如果说你喜欢那种不“刺耳”,还要有一些厚实感的高频风格,那么这很显然是GR09的强项。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晨木ST08

中频:其实在中频表现上,GR09与H297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二者的中频都是比较松弛、略微厚实的,这与KPE、ST08的中频风格完全不同,因此GR09的人声表现就没有KPE那样显得更加通透和紧致一些,如果你偏爱动铁单元的中频风格的话,那么GR09就不需要考虑了,但话说回来,GR09的中频风格可以代表动圈单元本身的风格特点。

GR09的中频解析力比起ST08、H297都要好很多,并且在动态表现上也占据优势,柔和、宽松的听感将更为杂食一些,本身GR09的中频声音素质是相对优秀的,单就风格适应性上,KPE也好、ST08也罢则更加适合人声尤其是女声的表现,在GR09上人声比较注重一些厚度,但显得有些略微糊闷,不够通透。

在大编制交响乐或者小编制器乐当中,GR09则是展现出一种柔和、注重厚实度的听感,乐器的结像上与S2、KPE相比起来并不落下风,反而听感还会显得更加自然,这其实很对一些年龄相对大一些、习惯听箱子的发烧友的口味,但如果是年轻的、接触动铁、圈铁耳机居多的发烧友来说,GR09的中频风格可能就没那么讨喜了。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水月雨 Kanas Pro Edition

低频:GR09的低频可能对于一些喜欢流行风格耳机的用户来说,几乎可以认为是“零低频”了,它的量感极小,但却展现出了稳重、略微松弛并且下潜较好的低频风格,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将H297的低频削减80%,那这就是GR09的低频表现。

在风格上GR09的低频与它的中高频都形成了很好的一致性,但是相对于KPE来说,它的低频表现就显得不是特别的扎实,本身GR09的低频密度表现与S2、KPE相比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在一些注重气势表现的影视原声风格的音乐,GR09的低频很难将那种氛围感去凸显出来。

所以GR09的低频表现你可以说它的素质不错,但实际听感并没有那么的出彩,相对大部分的发烧友来说算不上特别对胃口,毕竟我们也听过量感较少但低频素质较好的产品,而GR09在这部分表现上则是显得有些平庸,或者说GR09的低频表现是因为比较平直的频响曲线所导致?但的确GR09这种“平直”的曲线在耳机产品当中是非常少见的。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GR09 左右声道频响曲线

总结:目前GR09的官方售价仍然是699元,这是在双十一活动恢复原价后再次进行价格降低,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如果说GR09卖到2000元的价位不会有太多的人来买账的话,那么699的GR09可以说是在当前价位有着相当大竞争力的一款产品,但你不要总是想着你花699买了一条2000的耳机,这不是捡漏。

GR09的声音风格意味着它本身不会有太多的发烧友去喜欢,即使购买了,只不过是为了“换换口味”或者单纯地想知道什么是“最强动圈”,不过在我们看来,GR09表现出了一个动圈耳机较为本质的风格,声音完成度较高,只不过是风格上有所不同罢了,将GR09拿去对比其它中高端耳机的价值仍然存在,并且GR09在做工和设计上也要比威索尼可之前的耳机产品好的不少。

选购建议:喜欢柔和、均衡听感并且有着不错前端的用户,可以优先考虑GR09。如果类似KPE这样风格的产品是你喜欢的风格,那么GR09就彻底不要考虑!

优点:声音表现均衡,佩戴舒适度较高,声音素质较好。

缺点:设计做工较为平庸,对前端有一定要求,人声听感一般。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VSONIC/威索尼可 GR09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索尼   水月   发烧友   耳机   中频   导管   低频   人声   线材   做工   柔和   声音   风格   塑料   报告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