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将相和,千年难遇。

没有制度的保障,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将相的人格魅力,没有帝王的御下之术,没有机缘的巧合,历史上的“将相和”只能说是天赐良机,千年难遇。

我们所接触的《将相和》有三种途径:最小的时候看到的连环画,图多字少,适合儿童阅读;小学时学到的人教部编版或冀教版和S版小学五,六年级课文中的故事,是节选,且是白话文;高中时学到的《将相和》节选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当然每个阶段,读到这个将相和,感受肯定不同,但是既然成为历史佳话,就一定有其值得玩味的地方。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廉颇和蔺相如成功演绎了历史上少有的“将相和”的经典故事

打开历史这长长的画卷,会发现将相和的是多么稀有呀,这才成就了这段美谈。君不见战无败绩的战神白起是如何死在范雎的“美言”之下,君不见“自毁长城”的赵国李牧是如何被冤杀,君不见被誉为宁锦铁闸的袁崇焕如何被“千刀万锅”,君不见将相和的“和”是多么短暂如白日焰火倏忽即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将相和”反映的却是历史上血淋淋的“将相不和”的惨烈历程。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将相和》是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故事着力刻画了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则着力赞扬了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蔺相如

前两个故事虽似看不到将相和之间的关联性,但实则是大有伏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司马迁的用笔可见一斑,了不起,了了数语便点出了廉颇和蔺相如的出身地位,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廉颇英勇善战,威震朝野,战功赫赫,甚至在"渑池之会"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他一半功劳,因为"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廉颇赵卿,位下则争。一闻公言,肉袒负荆。愧为楚将,思用赵兵。寿春之死,悒悒不平。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且不说廉颇的武将身份,统领大军在外,已得帝王猜忌,仅仅上述这段话,就能看到廉颇的心直口快的性格特点恐已不获赵王的喜爱。“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太子与王本就是先君臣后父子的关系,从来就是竞争者,而廉颇如是说,从心底里,赵王或许就已经与跟他同赴秦国的蔺相如走得更近了。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此时的赵王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次子赵王何,就是历史的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在历史上也算得是有为君主了,可是在秦王面前,也是惊惧不已。让鼓瑟就鼓瑟,让击缶就击缶。如果赵武灵王在世的话,恐怕要抽自己的耳光了。但是赵王有了依靠,此时的他肯定两眼干巴巴的望着相如,希望相如能在此时帮衬一把,而相如没有让赵王失望。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死后,赵国日渐衰弱,终处在秦国阴影之下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鲊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鲊,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鲊。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鲊。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鲊”。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王不仅没有失望,相反,是惊喜,更是会从心理上产生依赖,这也就为回国后的大力提拔蔺相如埋下了种子。但是,廉颇被忽略了。“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恐怕回国后的赵王耳边响起的是“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赵惠文王已成为渑池之会的背景板,不复之父赵武灵王的勇武

在秦国大殿之上孤立无援的赵王经此一遭,也懂得“雪中送碳,终比锦上添花”要来得温暖舒适。

在我看来,甚至在史学界,在众人看来,赵惠文王是一位明君。在前面我就已经提到了,“将相和”达到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位御下之术的明君。人们往往对勇武率直、知错必改的廉颇和智勇双全、宽宏大量的蔺相如赞赏有加,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人物,即赵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这一代名将贤相。史书上对赵惠文王的描写虽不多,却足以表现出他的形象特点,说明他是战国时期一位贤明君主。

赵惠文王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又封他为上卿。而宦者令缪贤有罪,想叛赵投燕,这本是杀头之罪,当缪贤知错悔改而"肉袒负斧质请罪"时,赵惠文王就赦免了他。如此赏罚严明,确也表现了一代明君风范。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赵惠文王虽不及其父,但也算得上明君了


但就是这样的明君,这样的蔺相如,这样的廉颇,也依然“将相不和”。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都说蔺相如有智慧,有勇气,有大量,但我更偏重的是耿直的廉颇。历史上的将相都是聪明人,坐到这个位子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最终能够“和”在廉颇不在蔺相如。相如在处理矛盾的时候还是用了上点手段的,而这手段其实并不怎么高明。说了一些国家大义的话,讲了一些人生的大道理,然后这些话和道理就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廉颇终究是被感动了。于是有了千古美谈: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千年以来,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可是你们知道这背后的“将相不和”的惨烈事实吗?很快赵惠文王去世了,上来一个新的君王,那就是赵孝成王。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肉袒负荆的廉颇成了知错能改的典范

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的防御态势很不满,屡屡派人指责他不与秦军交战。秦相范雎闻讯,遂派人用千金来施行反间之计,在赵国大肆宣扬说:"秦国最伤脑筋的,只是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已,廉颇容易对付,他就要投降了。"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军队伤亡很多,屡次战败,却又反而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听到许多反间谣言,信以为真,于是打算派赵括前往长平,去取代廉颇。君王失去了信任,再和睦的将相,也翻不出浪花。

尽管蔺相如闻讯后,与赵孝成王进言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仍命赵括为将。最终酿成了长平惨败,40万投降的赵军惨被活埋。将相和在赵惠文王时的作用消失了,它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廉颇先是出走魏国,后又出走楚国。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却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赵孝成王终结了“将相和”这段美谈,并最终酿成长平之战的惨败

最后,徒留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唏嘘与感叹!

将相不和才是历史上的常态和主流。

商鞅与秦孝公演绎了历史上君臣琴瑟和鸣的经典,公子虔曾为秦孝公太子嬴驷之右傅。公孙贾为左傅,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后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孝公殁,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与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车裂了商鞅。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秦孝公殁,商鞅难逃公子虔的反扑报复

秦昭王时,白起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本可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但范雎竟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以此错过战机,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后秦昭王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自刎而死!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

唐玄宗晚年,杨国忠这个相不仅成功逼反了安禄山这个将,还在“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危在旦夕后,不顾当时哥舒翰固守潼关导致安禄山腹背受敌的大好局势,一再上表要求唐军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在朝廷反复催逼之下,哥舒翰万般无奈,“恸哭出关”,结果于灵宝之战中遭遇大败,二十万大军覆没,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潼关沦陷,长安城在劫难逃。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只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一块遮羞布

杨国忠逼反安禄山,逼死哥舒翰,这个相太任性

唐德宗时封大臣张延赏为相,遭到“天下第一名将”李晟激烈反对,原来李晟曾从张延赏管理下的军营偷偷带走一名营妓,被张延赏发现追回,两人从此结怨。德宗为了解开两人心结,专门设宴劝和,席间双方也均表示和解,但当李晟提出要与张延赏结成儿女亲家时,却遭张延赏一口拒绝,这心结不但未解,反而更加恶化。

不久,吐蕃遣使向德宗请和,李晟坚决反对,云“戎狄无信,不可许”;张延赏则极力驳斥李晟的意见,主张和谈。最后,张延赏的意见占了上风,双方设宴盟誓,结果席间吐蕃忽然翻脸,大肆屠杀现场的唐朝官兵,唐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对吐蕃的侵犯都是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曾经盛世空前的大唐,就这样困于内忧外患,逐步走向了衰亡。

以上几例不过是“将相不和”的历史大河中的不显眼的几滴浪花,但也恰恰因为这条大河太过于宽阔和湍急,所以才把蔺相如和廉颇的“将相和”映衬的光彩夺目 ,星耀千古。

“将相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熠熠生辉,光晕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渑池   潼关   吐蕃   秦国   秦王   楚国   赏罚严明   完璧归赵   美谈   遮羞布   战功   君不见   太子   公子   不和   故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