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吧,如何避免亲生母亲打死8岁儿子的家庭教育悲剧

看到亲生母亲打死8岁儿子这个新闻的时候,静心是及其震惊的。联想到男子殴打80岁亲生母亲的新闻,不仅觉得实在是悲哀。家庭教育的不当,造成如此之多的悲剧。棍棒底下能出孝子吗?我觉得很多人理解的肤浅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停留在简单粗暴的体罚上,以至于家庭教育完全失败。深层次的原因,家长不学习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味的简单粗暴。别再说什么天下无不是父母,做父母是没有门槛的,但是做好父母是要付出好多努力。不要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孩子,孩子是家长的镜像,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家庭教育尤其是叛逆期教育是需要格外重视的。

看看吧,如何避免亲生母亲打死8岁儿子的家庭教育悲剧

每个人心底的阳光是父母在儿童期撒下的

人有三个叛逆期,2到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幼儿叛逆期";7到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到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叛逆期的教育绝对不能简单打、骂、训斥、唠叨。

那么家长要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儿童呢,起码要做到一下三点:

一、允许犯错误,要理解孩子

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的。家长可以回想自己的儿童时期,是不是也闯过许多祸?犯过许多错?这是生理、心理发育的正常过程。叛逆期是正常的,犯错也是正常的,孩子犯了错家长要正面疏导,让孩子了解错在哪,怎么改正。而不是简单打一顿了事。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及其丰富的,家长要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该怎么办呢?。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看看吧,如何避免亲生母亲打死8岁儿子的家庭教育悲剧

一味指责只会适得其反

二、有了尊重理解,才能有效沟通

在理解孩子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一味指责只能适得其反。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和孩子交流,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同时家长也能成为孩子心理上的倾诉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采取蛮横家长制的家庭,孩子往往在叛逆期产生更多更大的问题。处处和家长对着干,说东偏往西。这就是沟通出了问题。教育孩子首要就是正确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我见过好多家长,以工作忙为借口,疏于和孩子交流,等孩子在叛逆期出现了问题,已经是“打也打不动,骂也骂不动”了,忽视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失败的投资。

看看吧,如何避免亲生母亲打死8岁儿子的家庭教育悲剧

家长的行为会传递给孩子

三、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家庭教育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想让孩子优秀进步,光靠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够的。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家长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行为方式是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幼小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亲证实例:家长事业有成,整日忙于赚钱、应酬,孩子从小抽烟、喝酒、打麻将、潜规则砸钱解决问题,最终走上歪路。

静心不是教育专家,也绝不苟同某些“砖家”。只是站在一个小教员的角度希望少一些家庭教育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家庭教育   储积   悲剧   适得其反   粗暴   叛逆   生理   暴力   儿子   家长   母亲   正确   父母   儿童   简单   孩子   人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