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諵譁|大鹏与斥鴳

庄子諵譁|大鹏与斥鴳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


庄子在这里又重复这个故事。扶摇是风的名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羊角也是风,什么叫羊角风呢?不是指有些人昏倒在地,嘴歪、发抖、口吐白沬那个羊角风。这个羊角风就是龙卷风一类的风,由地面向上冒出来,像羊角一样旋转吹的。

扶摇风是从海底来的,从海上面吹起来,现在叫做台风之类的风,所以这两种风是不同的。上古的风都有名字,像现在台风有名字一样。这个“抟”字很妙,不是搏斗那个搏,但也是搏斗的意思,是跟风相争,把风卷在一起,大鹏鸟的翅膀把大风都包围了,所以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绝云气”,到了最高处,大气层在它的下面,所以叫绝云气。高空上面没有云,就到了太空的边缘。“负青天”,最高空不但没有云,连空气都没有了,但是太空上面还有的那个,我们中国文学称为青天,有时候也叫青冥。

讲到这里,我们谈谈中国文学同上古的文化,那是很妙的。怎么妙呢?所谓冥,太空青冥之天,上面没有东西,看不见。现在我们科学到达了月球,在超过地球以外有一段黑暗,其实就是中国上古所了解的青冥。那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空洞的这一段,就在我们地球与其他星球之间,所以也叫青天,也叫青冥。这一段正说明了这个“然后图南”,企图向南方飞,向南极飞,“且适南冥也”,到了南极。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斥鴳”就是小雀鸟,“奚适”,就是说何必到那里。小雀鸟笑大鹏鸟,何必到达那个南极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小鸟说,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像我一样,一跳跳了几尺高,一飞几丈高,也很好了。飞下来在那个蓬蒿乱草之间站一站,这不也是飞吗?也飞得很痛快呀!何必一定要飞那么高远呢?“而彼且奚适也?”大鹏鸟何必飞那么远到那里去呢!庄子在这段最后说“此小大之辩也”。这是结论了。

我们假使用逻辑来看这篇文章,庄子由第一句话“北冥有鱼”开始,到这里作了一个结论,他说一般人不相信物化,为什么不相信呢?“小大之辩也”,智慧、境界、大小不同,所以不相信这个道理。

前面我们曾提到过,人类可以解脱宇宙物理世界的束缚,而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自在与自由。同时也说明,人世间不管做人做事,乃至于修道,首先是要见地高超,有远见才能有成就;见地不高,知识范围不高,成就也就有限。那种有限的成就,可能与这个小鸟一样,跳一跳,飞个几丈高,休息下来,在乱草堆上一站,随风摇一摇,也很悠哉游哉。有人要来捉的时候,“咚”一跳,就飞到那棵树上去了。这一种人生境界,也活了一辈子,也活得很快活。

这也像是小孩子玩水一样,茶杯里放一片小小的树叶,或者弄一个黄豆壳,在水上面漂一漂,两个小孩子可以玩一天;你看我的船开到纽约了!你看,靠岸了。用嘴呼呼吹,大风来了!两个小孩子,玩得很高兴。他那个境界,与我们现在做生意,赚一千万美金一样的舒服啊!境界也是一样的。爱吃辣椒的人,辣得满头大汗,同那个爱吃甜味的人,那个舒服境界都一样,只是辣得不同,甜得不同而已。

庄子说的这个故事,在生活的小地方,不知影响中国多少年,多少人,连取名字都离不了它。岳飞,号鹏举,就是这一篇来的,取大鹏鸟之意。也有些人取名图南,宋朝的神仙陈抟,我家中挂了一副对子,“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是他写的。他的名字陈抟,就是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来的。陈抟的字叫“图南”自号“抉摇子”,也就是庄子这一篇中的文字。古今以来名叫图南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又如贺人出门读书的,叫鹏程万里等,庄子影响之大难以形容。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南唐时代有一位文学家,名叫高越,当这个人没有得志以前,他的文学境界已经很高了。南唐是五代的时期,当时天下很乱,军阀专权,各霸一方,一个中国的土地上,有八九个国家,个个称王称帝。高越归顺南唐后,最初投奔鄂帅张宣,可是很久都没有得到赏识,高越就写了一首诗,套用庄子这个典故:

雪爪星眸世所稀

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

未肯平原浅草飞

他形容自己像一只大鹏鸟一样,大鹏鸟的爪子是雪白的。星眸,大鹏鸟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极了。两个翅膀,就是庄子所讲,飞上九万里,绝云气,而负青天。这样的飞在文学境界叫摩天而飞,跟天相摩擦。所以“振毛衣”羽毛张开飞得那么高。

“虞人莫谩张罗网”,虞人是中国古代的官制,管山林里头动物的园长,就是现在的农林部部长,或者是野生动物园的园长一类的官职,你不要想把网张开,把我这个大鹏鸟捉去。“未肯平原浅草飞”,老实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了,还不够我翅膀拍一下呢!小地方飞不上去,不想在这里飞。这一首诗,表达志气非凡,倒霉一点没有关系,将来反正要“绝云气,负青天”。万一掉下来,现在有太空梭会把你拉住,年轻人一定要有这个志气才行。

中国文学多半都是从《庄子》里头套出来的;有一幅古人的画,只画了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嘴巴闭着不动,就是这么一只鸟。中国画的境界,一定要配上文学,自己再会题诗写字才好。这个人拿起笔来一题,把这幅画题绝了,也是拿鸟的故事来形容:“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啼。”世间的味道,一点意思都没有,像吃白蜡一样。但是,人虽艰难困苦,也不要向朋友去诉说,更不要向人去埋怨;要闭着嘴巴,像这只鸟一样。这是真的啊!你肚子饿了三天没有吃饭,跟人家讲,人家不一定同情你,也许还会笑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找面包就是了,没有面包,找渣子吃,那也是“未肯平原浅草飞”。

像这一类的故事,都是从《庄子》里头出来的,在诸子百家,尤其是佛家道家中,这类的故事非常多。如果你书读多了,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在很多地方都与《庄子》的《逍遥游》有密切的关连,尤其是大鹏鸟,关联更为密切。


◎ 本文摘录自东方出版社(简体):南公怀瑾先生著《庄子諵譁》。本平台只作转载,版权归先生子女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庄子   羊角风   南极   蓬蒿   云气   南唐   罗网   园长   羊角   上古   青天   高空   中国   平原   境界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