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一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86岁的辛崇喜手里拿着自制的药丸。虽然气温达30多度,但老人却不让儿孙开空调,只是开了几个小电风扇纳凉。“不是心疼那点电费,而是空调吹出的凉风太伤人,刚才有2个面瘫病人,从我这里拿了膏药刚走。”虽然已经86岁,但辛崇喜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说起话来思维清晰。图为辛崇喜老人展示自己秘制的药丸。(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行走在在黄墩镇街头,随便打听一个路人,都能很顺利的找到辛崇喜的家。一方面是她的家就在黄墩镇一村村委大院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辛崇喜老人有一个药到病除的独特配方。从辛崇喜的爷爷辈算起,到现在这个独门治疗面瘫的配方已经传到了第五代。(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今年40岁的辛全良是辛崇喜的孙子。辛崇喜20岁结婚,至今已经跟老伴携手走过66年的风风雨雨,老两口一共生了4个儿子1个女儿。按照传男不传女的祖训,辛崇喜在为面瘫病人治疗的同时,先后将这门传世药方和治疗技术传给了4个儿子家。图为二儿子辛本林和孙子辛全良正陪着老人聊天。老人还时不时的安排他俩用药碾子碾碎白芷等中药。(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我从五六岁就跟着爷爷学抓药。”辛崇喜指着旁边的药匣子。药匣子分成上下六七层,油漆早已脱落,看不清颜色。“这个药匣子不知道有多少年岁了,反正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当时这些一个个的抽屉都装满了各种中药。”(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60多年前,曾经是黄墩镇医院的一名中医,在干了8年后,1962年,辛崇喜被下放,从此离开了医院。但辛崇喜依然怀着为病人解除病痛的仁者之心。在家里跟着父亲,为上门求医的面瘫患者治疗。(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面瘫是面神经炎的俗称,也叫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我们家祖传治疗面瘫方法,跟医院完全不一样,不打针、不吃药、不针灸,全靠这一贴贴的膏药,大小跟五分钱钢镚差不多,贴在太阳穴上,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洗澡。”(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辛本林拿起一串黑色的膏药介绍,“一般情况下,三贴膏药是一个疗程,大部分人都会治愈。”(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一般都是口碑相传,一些周边的面瘫患者找过来。”辛崇喜的孙子辛全良拿起一本诊疗记录,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患者来拿膏药的信息。“北京、上海、济南等外地的患者也不少。他们路途远,不方便过来,这些都得靠我四叔的弟弟辛志超,他负责寄药。”辛全良介绍,一个月下来,至少有六七十人因面瘫而找到这里。(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辛本林说,每年的乍暖还寒的冬春之交和炎热的夏季,是面瘫的高发期。尤其是现在盛夏高温,人们喜欢整天的吹空调,人一旦睡着,就很容易被空调吹成面瘫。(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辛崇喜在闻白芷种子的味道。(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辛崇喜老人制作的药丸。(图片来自东方IC)

86岁老人行医70年,独门秘方传男不传女,专治面瘫每个月接待70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日照市   面瘫   面神经   老人   孙子   白芷   膏药   匣子   专治   药丸   独门   秘方   病人   患者   儿子   空调   医院   数码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