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科技(000925):智慧交通+泛半导体,合作华为,转型半导体

众合科技(000925)基本面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源于浙江大学,是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企业。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以自主信号系统为核心的全球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为国内著名的,具有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运营商。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为中国主要的单晶硅材料制造商。公司凭借“产业+技术+金融”的一体化综合运营实力,以发展“智慧+绿色”产业为己任,本着“源自教育、投身科技产业报国、回报社会”的理念,通过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并持续创新,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担当起社会责任,在全球化时代里为人类造福。公司计划战略转型为半导体公司,计划3年内收入30亿元,其中半导体业务占10亿。新产品年底量产,半导体收入有望达到5亿元。

公司计划战略转型为半导体公司

关键事件:2020年8月21日,公司拟将经营发展战略优化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通过以专业工业芯片为引导力,工业互联网为纽带,通过高端智造到场景应用的垂直交互整合,推动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融合和应用,着力构建半导体与智慧交通互促共进的生态圈。点评:公司拟通过本次战略转型优化,将现有半导体业务板块边界扩展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在围绕浙江海纳做实做强现有的半导体材料制造业务的同时,通过控股或参股、并购整合及合作等多种方式对行业上下游或相关领域(如半导体设备、关键部件产品)、专业应用场景下的专业芯片领域等进行重点布局,引进和参与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精尖技术及产品的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计划三年达到年收入30亿元,半导体高端细分领域行业第一

公司在8月21日对外交流中规划:三年内达到年收入30 亿,其中半导体实现年收入10 亿元;在半导体高端/细分领域,公司期望做到行业第一。

计划年底前新产品量产,今年半导体收入有望达到5亿

半导体业务如何快速实现:目前海纳约2 亿元收入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寸研磨片(尤其是4-5 寸的小尺寸研磨片),而抛光片比重较小,公司将通过扩产加大对抛光设备的投入力度, 提升6-8 寸抛光设备产能。海纳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书, 疫情导致执行有所推后(原计划8 月启动),预计年底前新产品将量产,未来有望达到5 亿收入。

海纳半导体订单饱满,据董秘回复,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众合科技:经营发展战略优化升级

众合科技发布关于优化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公告。拟将经营发展战略优化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通过以专业工业芯片为引导力,工业互联网为纽带,通过高端智造到场景应用的垂直交互整合,推动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融合和应用,着力构建半导体与智慧交通互促共进的生态圈。以下为众合科技优化后的战略规划具体情况:

一、优化的背景及原因

公司源于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发展理念,依靠学科基因,发挥自身科研与产业优势,一直以投身产业,利国利民,解决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为己任。

一方面公司自 1999 年上市之日起,一直在半导体领域有所布局和发展,全资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海纳”)脱胎于浙江大学半导体厂,经过 20 多年发展至今,已实现了在半导体材料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积淀。在当前中美贸易政策等国际环境的强压之下,国家扶持政策加速推进中国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的进程,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另一方面,基于环保行业的竞争新格局新趋势,公司与上海申能能创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申能能创”)就浙江众合达康环境有限公司(即“环保平台”)实施了战略合资合作。待相关交易实施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拥有对环保平台的控制权。

二、本次优化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计划

(一)“泛半导体”——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智能化底层支撑

浙江海纳凭借其在半导体行业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优秀的品牌形象,定位于成为中小尺寸高端产品国内龙头企业,为公司布局泛半导体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资源储备优势支持。另一方面,公司在轨道交通等应用领域的深耕发展和集成能力优势,使我们比其他单纯半导体制造公司更了解终端应用场景和客户的需求痛点,加深了我们对特定领域的半导体生产制造的理解。

公司拟通过本次战略转型优化,将现有半导体业务板块边界扩展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在围绕浙江海纳做实做强现有的半导体材料制造业务的同时,通过控股或参股、并购整合及合作等多种方式对行业上下游或相关领域(如半导体设备、关键部件产品)、专业应用场景下的专业芯片领域等进行重点布局,引进和参与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精尖技术及产品的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最终通过内生与外延并重,积极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等突破,为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搭建提供智能化核心底层技术支撑,形成相关产品和服务高端智造能力,打造有特色、自主可控、可持续的泛半导体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推动“智慧交通”业务版图构建。

公司已在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 CBTC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核心产品和自主可控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体系化的系统级产品和平台级产品。

同时,公司在产品端,正在向智能运维、智慧车站、综合线网调度、深度系统集成和融合等一体化的智慧化产品和服务延伸;在技术领域,计划通过核心底层技术的基础积累,为公司带来全新的基于场景应用的智慧交通出行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化交通线网,疏通城市脉络;并正在依托平台级产品,逐步打造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提高技术、数据的通用性和复用性,实现成本的降低和研发效率的提升。

未来公司可将相关核心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以外的其他公共交通领域和交通出行外的其它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中,推动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融合与创新,进一步实现智慧城市的架构搭建。

(三)双轮业务的相辅相成——连接产业:工业互联网

泛半导体产业是工业控制、信息通信、数据计算、汽车电子等相关行业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以芯片为基础通过工业互联网对专业的应用场景形成衔接。在“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下,公司认为,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公司当前两大核心主业的关键中间产业:1、智慧交通是工业互联网在交通领域的特定应用,智慧交通领域的众多信息传输、智能感知和控制技术均可在其他工业互联网场景中实现应用;2、半导体芯片整体是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底层基础产业。

因此,围绕上述产业逻辑,公司将继续对智能感知技术和传感器等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布局。公司意在以此为纽带加强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内在联系,且既能赋能公司智慧交通产业的深耕与发展,更好地实现公司在智慧交通和其它多元化场景下的应用,也能回馈带动泛半导体产业快速起跑,形成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众合科技:申能集团拟战略入股

公司拟在设立环保平台公司——浙江众合达康环境有限公司(下称“众合环境”)的基础上,引入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申能能创”)作为产业合作方,与其开展股权、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根据协议,上海申能能创将对众合环境给予业务资金支持;上海申能能创对其集团体系内的环保业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众合环境承接,并给予必要的样本工程支持;上海申能能创积极利用自身背景及渠道资源,帮助众合环境开拓外部项目。

资料显示,上海申能能创是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申能集团目前拥有 申能股份 有限公司、上海燃气集团、 东方证券 等十余家二级全资和控股子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燃气、电力、新能源、城市基础设施、金融等产业。截至2018年底,公司总资产约1566亿元,年营业收入约422亿元。近年来,申能集团大力推动能源产业链拓展,先后涉足节能环保、能源贸易、新能源创投基金等新业务领域。

对于引入产业合作方上海申能能创,众合科技表示旨在发挥上海申能能创及其股东方在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产业的背景、渠道、资金实力等优势资源与其开展股权、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是公司在智慧城市大方向下,针对“智慧交通和节能环保”双轮驱动主营业务不同的产业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战略安排。有助于通过产业资源的整合,提升现有环保业务的盈利能力,特别是水处理等业务的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众合科技主业涵盖了较多领域,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主要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业务,同时涉及智能高铁、智能运维等产品和服务;在节能环保领域,众合科技则通过子公司海拓环境和苏州科环布局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水和石油炼化的工业污水处理业务。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维持景气,公司智慧交通板块业绩向好;节能环保板块业绩稳健,引入长期产业发展合作方有助于提升现有环保业务的盈利能力,特别是水处理等业务的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相较于节能环保板块,我们更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公司自研系统放量和毛利率提升。

众合科技:海纳半导体目前已实现8英寸产品的小批量生产

海纳半导体目前已实现8英寸产品的小批量生产,暂无量产12英寸硅片产品,相关技术和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

天眼查显示,海纳半导体成立于2002年,是众合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半导体   华为   智慧   交通   科技   浙江   上海   发展战略   场景   领域   业务   产业   工业   行业   产品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