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A股新年首周走势强劲,上证指数周涨幅2.79%,周五更是一度突破了2018年1月31日创下的过去6年来的高点3587.03点,创业板指数周涨幅6.22%,白酒、新能源、大消费等多个板块大涨,与此同时,重仓了这些板块的基金净值也是不断新高。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Wind数据显示,市面上7367只基金中,1月4日开市以来,仅仅三天时间,就有8只基金涨幅超过10%。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指数的爆红与投资者们的心情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指数虽然气势如虹,但是个股行情分化明显,以1月7日为例,三大指数全部飘红,其中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达到了1.52%,然而两市4160只股票中上涨的股票仅占四分之一,其他股票基本都在地上趴着,持有白酒、光伏等板块的投资者开心不已,但是更多的投资者则比较郁闷,因为他们持有的股票差不多已经阴跌了三个多月了。有人说,A股终于不再齐涨齐跌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诚然,指数股普遍在业绩或者政策上是有优势的,比如白酒股,业绩的确好,成长性也不错,半导体、芯片股就不说了,虽然现在的业绩不行,但是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就像前些年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级的产业发展战略,未来的前景是有很大的确定性的。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2、新年首周A股行情延续2020年的行情特征,且将其演绎到了极致。

2020年,A股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平均跌幅为7.4%!业绩亏损的452只股票平均涨幅为2.4%,涨幅最大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市盈率偏高的股票,市盈率介于40-50倍、50-70倍、70-100倍的股票平均涨幅为43.5%、58.4%、45.4%,有人说这是很正常的啊,就是因为涨太多了,所以市盈率才高,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股票的业绩增长能够快速把市盈率降下来吗?这么高的市盈率是否早已经透支了未来?

比如,有人说白酒股业绩好,是好赛道,既属于大消费领域,国家鼓励消费,又赶上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消费升级的好时机,投资白酒股属于价值投资,然而,白酒板块当前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与2007年大牛市时候相差无几,白酒位置这么高,就没有风险吗?

3、小市值股跌跌不休,然而“中小创”里就没有好企业吗?

2020年7月23日(上证指数新的编制方案正式实施的日子)以来,A股4000余只股票中,迄今为止,下跌的股票数量为2920只,上涨的股票为1196只,如果再去掉7月23日之后上市的247只新股,仅有949只上涨!而近3000只下跌的股票,多为“中小创”,这些股票里没有好企业吗?当然不是,先不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各自行业的翘楚,就是拿业绩说话,这3000只股票中,市值低于50亿,业绩连续两年增速在30%以上的股票就占了10%,然而,现在这些股票却因为没有资金关注,股价不断阴跌,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更是不断忍受钝刀割肉。

无论是万科还是格力,又或是隆基这样的明星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起来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放弃这些企业,真正有效的市场将来一定会重估这些企业,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此时更应该信奉“机会是跌出来的”那句市场名言。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4、机构抱团让基金收益不断攀升,这种轻松赚钱的局面和当年的牛市何其相似!
说一些身边的例子吧,最近朋友圈晒基金收益的朋友特别多,他们动辄就是30%、40%的收益,最“可气”的还是他们的买入基金的时间并不久,基本都是去年8、9月份买的,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收益率直接秒杀我这个主要仓位在股票上的人(个人也持有两只基金),按说,投资股票也有些年头了,职业是做行业研究的,我看了那么多份研报和财报,深入研究过好几个行业和公司,可是一年下来,收益率和这些朋友也仅仅是持平而已!
为什么说这一段呢?是因为我发现这些朋友的截图里基本上都是XX新能源、xx消费、xx成长混合这样的基金,这些朋友虽然买了基金,其实未必有多懂,基本上也都是朋友或者其他人推荐才买的,那么为何他们的收益这么好呢?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因为这些人买基金的钱被经理们拿来继续买入他们抱团的白酒、消费和新能源了!这就是在投资上常说的一个道德风险问题,流通盘越买越少,股价自然越来越高,基金的收益率自然也越来越高。
2020年,偏股型的3000多只基金中净值减少的基金只有37只,98.9%的基金都是盈利的!差不多是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这种局面与2007年、2015年的牛市,闭着眼睛买股票都能赚钱何其相似!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5、证券时报发声:完善制度,防范市场两极分化的负面效应。

实际上,最近市场关于行情分化的讨论非常多,监管部门其实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就在昨日晚间,证券时报头版发布了:完善制度,防范市场两极分化负面效应的评论文章,该文指出,部分机构作为投资代理人角色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不可忽视,其意就是指部分机构的抱团行为,短期看,抱团对提升基金净值有很大的好处,也有利于机构募集资金,然而,不考虑估值,只考虑逻辑的抱团,随着股价的不断提升,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毕竟股票最终还是需要转换成现金,才能兑现利润,其中的风险不可小视。

基金收益喜人,机构抱团是主因,然而抱团瓦解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耐人寻味的是,随着这篇文章的落地,今日上证指数虽然收出了新年的第一个绿线,但是上涨个股的数量却远远多于前几日指数爆红的时候,显然,抱团的第一个风险其实是监管,而监管已经在路上了,抱团瓦解的日子还会远吗?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抱团   收益   基金   市盈率   喜人   主因   新能源   白酒   涨幅   板块   投资者   业绩   指数   日子   机构   股票   朋友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