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产生着大量的数据。

近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宇南在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地方专题会上表示——到2025 年,中国数据总量预计将跃居世界第一,全球占比有望达到27%以上。这大多数需要归功于数字化的进步——放眼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出行扫码、电商购物等等应用都是基于数字化的实现,而今年在线教育、在线视频等许多应用也催生了更多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由此也带来了企业数据容量的大幅度增长。来自Gartner的报告显示,无论是企业级SSD还是HDD市场都在最近几年迎来了巨大的增长。据统计,企业级SSD市场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47%,而企业级HDD的增长也达到了39%。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伴随着闪存的流行,整个行业都在向SSD甚至NVMe转型,但事实上大数据的发展也催生了行业对于大容量HDD硬盘的需求,因此无论SSD还是HDD都会迎来大规模的增长。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而业界对于HDD的需求依然非常迫切。根据西部数据给出的数据,客户需求已经从最早的12TB、14TB、16TB过渡到了18TB,甚至未来还会向20TB迈进。这其中,无论是企业级还是云数据中心,都迎来了海量数据的发展。这其实与我们文章开头的描述是吻合的——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手机拍摄的图片与视频,再比如微信好友的聊天纪录。这些数据都被存放在后端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当中,而为了存储这些数据就需要大量的硬盘设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数据会带来爆发式的增长。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为了管理海量数据,整个存储业界也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划分,比如冷数据、温数据和热数据。但是对于西部数据来说,这样的划分不够精准——于是在冷数据和热数据的基础上更是分出了极冷数据和极热数据,也使得数据分层的“金字塔”变得更加细化。仔细观察上图我们就会发现,极热数据一般都是采用DRAM的实时存储应用;而极冷数据主要会用到SMR HDD甚至采用传统的磁带来进行备份存储,因为更多时候这些数据只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询而已。

最核心的还是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这三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SD与HDD应用的范畴。在西部数据看来,热数据和温数据都需要借助于SSD来实现,只是热数据因为读写较为频繁,所以需要高带宽、低延迟的SSD;而温数据则可以使用主流的SSD来实现,保障正常的高速读写即可。对于冷数据,西部数据还是将其定位在大容量企业级HDD的应用领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备份。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这里就不能不提到西部数据推出的Ultrastar DC HC550 HDD。这款容量为18TB的产品是去年推出的,采用的是传统的CMR技术, 使用TSA(三级磁臂)提高性能,并具备了EAMR能量辅助磁记录功能。其实它的升级版本、另一款Ultrastar DC HC650 HDD容量更高达20TB,适合存储海量数据。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存储都已经向18TB迈进,在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20TB存储应用其中。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如今在海量数据存储领域,西部数据已经积累了众多的案例,包括Dropbox、datto和UCloud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有成功案例。三家企业中,Dropbox通过部署SMR HDD尤其是刚刚提到的20TB SMR HDD,增加了大概10%-20%的存储密度,总体成本降低了20%;Datto是美国一家很有名的企业级在线云存储的公司,它也在用大容量硬盘来提高密度,降低成本。

或许读者们对于第三家UCloud比较熟悉,它也是一家提供公有云计算服务的公司,自云游戏时代兴起时就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在2020年年初成功上市并布局海外市场。而在它提供的云服务背后,正是有西部数据的支持,使得无论是在存储密度还是在冷数据存储成本上都有出色的表现,降低了整体拥有成本,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认为——“数据的分层和采用不同介质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定是大势所趋”,同时他也表示,正如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药一样,对于数据中心的差异化需求,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单一的SSD或者单一的HDD来实现,“唯有通过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规划,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这也恰恰体现出西部数据的广泛布局,既有面向热数据、温数据存储的SSD,也有面向冷数据和极冷数据存储的HDD硬盘,而且两者都在业界应用广泛、面向未来的发展。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针对当下热门的SSD,西部数据早在多年前就有了惊喜布局。如今,Ultrastar DC SN640和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是西部数据分别面向温数据和热数据存储使用的设备,其中Ultrastar DC SN640可以应付绝大多数企业级业务。比如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对象存储等等;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凭借着出色的速度和极低的响应时间更适合计算密集型或者关键业务等工作,比如HPC、机器学习等等。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当然作为一家专注存储50年的企业,西部数据在存储技术上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以SSD为例,西部数据有完全自主的产业链,包括NAND Flash、SSD控制器和固件这三大核心部件,这也成为了它区别于绝大多数SSD品牌的明显特征。这种全方位的产业链覆盖也意味着西部数据也具备了充足的定制化能力,能够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全世界领先的NAND产能,而且有最先进的NAND技术投入和表现。在控制器方面,西部数据拥有自主研发控制器,做了很多负载均衡的测试,以保证产品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加上长期自主开发和优化的固件,这些优势汇总在一起,才让我们的企业级固态硬盘有非常好的表现”,刘钢介绍说。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持续不断的努力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回报。在今年的ODCC大会上,西部数据的主打产品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获得了综合性能奖,而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HC550 HDD也斩获了技术集成奖,证明了业界对于西部数据技术积淀和性能表现的充分肯定。

精细化存储分层,西部数据赋能多场景解决方案

正如大家所熟悉的,西部数据面向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多款SSD和HDD产品。但是你或许不知道,在磁盘之外,针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应用,西部数据同样也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这是西部数据推出的面向海量数据存储的OpenFlex Data 24平台,该平台可以配置最多24块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和6块NVMe-oF的阵列网卡,这样只要通过100G以太网就能够实现最多6台服务器的NVMe存储共享传输。当然这种场景主要应对那些传输速率较高或者延迟要求较低的场景,甚至也包括了与GPU、FPGA等多种设备的协同,推动数据应用的发展。

“数据中心最大的瓶颈就在存储。所以,很多用户在开始规划数据中心架构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存储方面,包括存储的介质和存储的架构”,刘钢表示。的确,对于当下的数据中心来说,计算已经不再是问题,我们已经拥有包括CPU、GPU、FPGA等多种多样的计算方式,而如何将计算之后的数据结果有效的存储起来,就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问题。同样因为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影响,存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对于存储性能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

事实上,存储细化分层一直是当下存储分类与应用的潮流,也是西部数据一直坚持的理念——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正符合数据应用的定位。在采访中,刘钢也同样强调这一点:不仅仅是冷热数据的金字塔划分,包括在产品线布局和未来规划上,西部数据也针对HDD与SSD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更希望能够提供融合两者应用的解决方案,让数据又快、又稳地利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西部数据   场景   解决方案   企业级   海量   中国   数据中心   布局   业界   性能   需求   硬盘   业务   数据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