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你今天产生了多少数据?

这个问题可能让许多人不知所措。其实,无论你是不经意间拍下的一张照片、还是精心准备的短视频、亦或是与朋友商量晚上去哪儿吃饭……这些内容都会被记录在互联网上,成为所谓的“海量数据”的一部分。

是的,在海量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经意间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著名分析机构IDC曾发布过一份报告,其中预测到了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加到175ZB。要知道,目前我们是引用的硬盘大多是以GB和TB来计算的,它们之间就已经是1024倍的关系。而在TB之上还有PB(Petabyte 千万亿字节)、EB(Exabyte 百亿亿字节)才到达ZB(Zettabyte 十万亿亿字节)。换句话说,到了2025年,我们产生的数据就将达到1750万亿亿字节的级别。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把175ZB全部存在DVD光盘中,那么DVD叠加起来的高度将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23倍(月地最近距离约39.3万公里),或者绕地球222圈(一圈约为四万公里)。而伴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甚至不久之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我们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人”。按照IDC预测,2025年,全世界每个联网的人每天平均有4909次数据互动,是2015年的8倍多,相当于每18秒产生1次数据互动。

如此你就明白了“海量数据”的真正含义。如今,我们产生的所有数据都会被存储到后端的数据中心当中,通过存储设备保存起来。但是数据中心的容量也并不是无限的,与此同时如何利用、挖掘数据的价值而不是让数据白白流失,也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关键问题。而要想利用好数据,首先就需要有好的存储设备进行支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色的设备不仅仅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更能够加速数据的流动和利用率,让数据创造更大价值。

特别是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海量数据存储处理的需求持续增长,大数据中心本身也成为了新基建的“7大领域”之一,数据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但即便如此,数据中心对于数据价值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在数据中心ICT的投资成本中,存储设备只占总投资的10%,而据预测未来这一趋势将增长到44.4%,实现大幅度的跨越。在如此巨大的变化下,如何选择存储、选择怎样的存储就需要有参考的标杆和遵循的依据。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为规范和推动国内存储行业的有序发展,促进存储领域内交流合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联合天津市电子学会成立“存储评测联合工作组”,以建设中国存储测评计量体系,同时定期发布存储领域产品和技术的排行榜单——中国海量存储系统MassStor100排行榜。至此,海量存储设备的界定有了明确的标准,选购也有了具体的方向。

中国海量存储系统MassStor100排行榜,简称MassStor100,是通过对存储系统各项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抽象,形成一套海量存储系统测评标准,并依此标准对已实施使用的海量存储系统进行评估后发布的榜单,上榜系统为国内已投入实际使用的综合指标排名前100的海量存储系统。日前,该榜单首次发布,共招募收到来自政府、科研、教育、能源、医疗、企业界等超过50个用户的参评申请,收录符合参评条件的35个用户的存储系统,涉及15个应用领域。

MassStor100排行榜的发布面向海量存储领域,希望通过数据的征集和积累,能够展示中国海量存储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从第一届上榜的35套系统来看,其范围也是覆盖了视频监控、云计算和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从产品类型分析,参评的多套系统中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和备份存储分别以66%、11%和9%的比例占据前三位。由此我们发现,分布式存储已经成为了存储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对于存储集群来说,分布式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选择;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存储介质是大众最关心的内容,而从入围的系统来看,绝大多数平台还采用的是传统HDD,这可能与视频监控平台的占比有关;但不可忽视的是混合系统同样已经成为主流,伴随着发展未来还有超越的趋势。在容量方面,从2018年之前部署的存储系统,使用的机械盘以4TB为主,占据38%的整体份额,2018年之后部署的存储系统多使用更大容量的硬盘,8TB、10TB、14TB均占据较大的比例。考虑到磁盘使用周期,未来1-2年14TB甚至16TB磁盘将会成为主流。

首届MassStor100排行榜中,来自中科曙光、海康威视、宏杉科技、云信达、英方软件等十余家国内主流专业存储及灾备厂商榜上有名。其中,来自中科曙光的ParaStor和海康威视的DS-A视频云存储分别以72.35PB、70.74PB的有效容量位列榜单前两位。除排在榜首的系统外,曙光参与建设的多个项目都榜上有名,无论从品质还是从数量来说,中科曙光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其实提到中科曙光这个名字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计算,因为在计算领域,曙光一直是行业领先。但其实早在多年前曙光就已经在存储领域开始布局,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也形成了包括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云计算、安全等方面在内的全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了业界最完整的IT基础架构产品线。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比如本次荣登榜首的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这款系统正是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用户特点,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设计的一款可横向扩展的高端分布式存储系统。就规范来说,它是一款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易管理等特性的存储平台,就性能来说它可以支持数百GB/s的高速带宽和EB级的海量存储空间,支持2U24、4U24、4U36等多种控制器规格,通过并行集群架构满足高并发IO需求,通过全Active索引集群提升海量小文件处理能力、条带化提供高单流IO带宽,并连续6年IDC国内SDS文件市场排名前列,也是中科院科研技术转化的最成功典范之一。

针对全闪存应用的潮流,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基于全新设计的磁盘管理模块,可以直接管理HDD、SSD、NVMe SSD等多种类型介质,有效提升存储资源的使用效率。Block级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整合上层应用请求,将随机IO“聚合”成连续IO,在数据访问及小文件修复方面,性能优化非常明显。

领航海量数据存储发展,MassStor100排行榜正式发布

如今,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数据共享需求的多种应用领域,比如科学研究生物信息、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分析、地震监测、能源勘探、云资源池等等,覆盖包括政府、教育、运营商、能源、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多个行业。以这次上榜的系统为例,包括太原先进计算中心、抚州云计算中心、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等多家单位都采用了这款平台,也代表了行业客户对于曙光品质的认可。

在5G、AI、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技术的驱动下,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就绪,数字化时代正朝着我们走来。伴随着海量数据的提升,伴随着数据的实时交互、共享和处理分析等应用,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如何提升数据利用率就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这一次MassStor100排行榜的发布对于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标杆性的指导,同时也让未来的海量数据发展有章可循,更有以中科曙光为代表的业界领先企业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加速数字化的转型。

正如MassStor100排行榜发起单位之一、天津市电子协会秘书长回景旺在演讲中提到的那样——MassStor100排行榜的发布可以加强科研界与产业界的存储应用沟通,升存储系统性能、释放数据动能,更好的推动数字化未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海量   排行榜   曙光   分布式   集群   中国   字节   数据中心   容量   主流   需求   领域   未来   数据   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