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550km,85度电,不到25万,大众,这四个关键词在昨晚刷屏了,尤其是让传统品牌的拥趸们又多了一条可以与蔚来、特斯拉、理想车主们相互battle的重要论据。

作为最早看过ID.4 CORZZ的媒体之一,同时也是在刚刚参观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之后,今天来给大家聊聊我对这两台车的看法。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过去自主品牌乃至合资品牌的电动车有个什么特点——贵。过去的厂家习惯于汽油车-插电混动-纯电动的产品线,通过成本反推定价,由于电池的高成本,也就必然导致了同款车型的BEV一定是要贵于燃油版的。

举个“栗子”,“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的唐,82.8kWh的唐EV,补贴后售价已经接近28万,相同配置的燃油版唐,指导价只有16.58万,这就给消费者一种10万块买电池的既视感。

为了弥补消费者内心的缺失,每家车企在宣传的时候都喜欢把开电动车省的油钱加进去,以此彰显电动车的优势。但是消费者也不傻,这种做法怎么看都有一种“装鸵鸟”的既视感。

而在ID.4上,大众的产品定价逻辑变了,以一汽-大众的ID.4 CORZZ为例,550km续航的首发限量版,补贴后的预售价表示也不会超过25万,无限逼近了自家同尺寸燃油车的售价。

这就可以让潜在的消费者在油车和电车之间实现无缝的迁移,只需考虑的是动力总成如何选择,而非售价。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在2020年的纯电动市场,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高举高打,从智能、网联、服务等其他维度获取了高溢价,并成功将品牌打了上去。

而由于电动车不赚钱,传统的自主、合资品牌习惯了油改电凑活卖,靠着补贴、绿牌、网约车这“三神器”,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可如果你习惯了卖不动就去找网约车公司,那么当潮水褪去以后,C端零售市场消费者凭什么要去买你家的“工业垃圾”。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大众ID.4的出现,不是为了往上去跟特斯拉、蔚来抢夺市场,而是要把过去需要买电动车,但是只能去买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那些潜在消费者拉过来。

85kWh的电量、550km的NEDC续航、2765mm轴距、顶配不超过25万的售价,即便没有大众品牌的加持,这个续航、这个尺寸也已经是同级别车型里面极其能打的存在,那如果加上大众品牌之后,将会是对传统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油改电车型的降维打击。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在行业内,也许我们接触了太多的新造车品牌,会给我们产生电动车消费者已经不那么在乎品牌的错觉,但是在中国广大的市场里面。对于更广范围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同样价位的比亚迪和大众放在你面前,除了“精神股东”的迪粉外,究竟会选谁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情。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而在消费者选择的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传统合资品牌发家之本——质量控制体系。这一点在我参观了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之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冲压、激光焊接这些大众的传统技能我们就不赘述太多了,更为关键的是在用料和质量检测体系层面。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ID.4 CORZZ是一款全球车型,整车大范围的热成型钢板,通过合理的吸能设计、焊接工艺以及自动化的组装技术,最终让这台车的碰撞安全性有了足够保障。

目前从工程师的口中能够了解到,一汽-大众的ID.4 CORZZ,是能够满足C-NCAP 2021标准(2021标准升级后几乎与E-NCAP保持一致),同时还能满足C-IASI中保研的GOOD标准。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从整个电池包层面,ID.4的试验要求要比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多了60多项,包括e-MAST振动、带温度冲击的浸水、热扩散、外部火烧、低温短路、长序列试验等等项目。

在最新的国标要求中,要求当电池包里单个电芯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而ID.4 CORZZ的电池包可以做到10分钟。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至于很多项其他标准,在这里也就不展开再说了,核心的一点就是,大家认大众这个牌子,不只是这个LOGO比较高级,还有这个品牌背后的生产工艺标准、安全检验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水平,而这些都是大众相较于自主品牌的优势所在。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ID.4 CORZZ曜夜首发版补贴后预售价不超过25万,正好就是Model 3标准续航版的起售价。这个时候,很多人也会吐槽,这个价格肯定是选择Model 3啊。

但是实际上我们来看一下两款车的定位,一款是定位中级,实际空间只有个紧凑级水平高性能、高科技感的轿车。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另一款是定位中型,实际空间也几乎达到中型SUV水平的SUV,与其说二者是互为对手,倒不如说是通过互补填补了市场空缺。

买3系标轴的用户,也和买探岳的用户不是一拨人,这样似乎也就更好理解了。

在限牌城市的有孩家庭里面,显然ID.4会更符合他们的用车需求。而如果是追求时尚的单身年轻人,想必Model 3才会是他们归宿吧。

要性能、要科技去买特斯拉,要空间实用性买ID.4,不差钱地去买蔚来或者继续等Model Y。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又是一个灵魂拷问。

每一次引进大众的车型,一汽这边偏向于忠于全球车型,而上汽这边则更喜欢自由发挥。

先从生产来看,一汽-大众ID.4 CORZZ是之前生产高尔夫7、A3的佛山MQB一期工厂改造而来,工厂是老的,但是生产班组的工人相对来说素质算比较高的。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上汽大众的ID.4X是安亭全新打造的MEB工厂,理论上来说会比一汽-大众更为先进,但是生产的班组是最早安亭1厂生产斯柯达的那波人,两边各有优劣势吧。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而在安全层面,如果大家对碰撞安全这方面比较关心,建议还是选择原版全球车型更为稳妥,毕竟之前中保研帕萨特的事件还是对很多消费者心有余悸。

但是如果你对性价比有更高的追求,相信上汽大众的ID.4X在后续会有更高的降价空间,斗胆预测在最终的成交价方面TA会比一汽-大众的ID.4 CORZZ更便宜。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大众ID.4,TA的对手到底是谁?

在所有合资品牌之中,大众集团应该是在电动化转型上最为坚决,也是走得最快的车企,在明年两款ID.4上市之时,正处于一个同级没有对手,被迫降维打击的状态。

而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又处于一个五菱、特斯拉两头称霸的状态,中间最薄弱的地段,需要大众这样强有力的企业破局,如果能够破局成功,大众能够获得的红利,也将是无比巨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大众   特斯拉   佛山   电动车   燃油   层面   车型   售价   对手   自主   电池   工厂   消费者   传统   标准   品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