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原创 包比 一夜美学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品牌的年轻化可以自主进行,许多接近失传的传统工艺则需要年轻的设计师们奋力拉一把,帮助其回归大众的视野。台湾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常善于挖掘当地有什么,今天我们依然从台湾设计里找灵感,看看以玻璃、竹子等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如何被现代设计诠释,蜕变出延续的生命。


01

用玻璃重新创造光

真真镶嵌玻璃研究所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第一盏玻璃镶嵌工艺的台灯诞生于 19 世纪末期,在巴黎博览会上曾引起轰动,又因繁复的手工艺而渐渐淹没在时间里。真真镶嵌玻璃研究所(真真)的主理人张博杰,因为一次创作有关光与玻璃的装置艺术而向镶嵌玻璃技术的老师傅学习了这门手工艺。2018 年,真真镶嵌玻璃研究所就诞生了。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张博杰对光影十分迷恋,“光对我来说非常疗愈,是出自直觉的那种着迷,没有原因”,灯具也因此成为真真最主要的手工艺作品。镶嵌玻璃大多作为灯罩存在,所有的切割打磨都是手工完成。不过在灯罩的造型上,我们很容易看到现代化的线条造型。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真真还会不定期地上线一些用镶嵌玻璃工艺制作的首饰,其中或许会用到一些旧材料,都是张博杰满世界收集来的,散发着时间的味道。这些首饰看起来并不顺应潮流,但仍然时髦。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每年与一位艺术家跨界合作也是真真对于镶嵌玻璃的新创造,今年与声音艺术家许雁婷合作,镶嵌玻璃变成一块“黑胶唱片”,也是平坦的灯罩。许雁婷收录玻璃切割打磨焊接的各种制成声响,编曲做成专辑《Relight +MUSIC》,“是光 同时也成为光音”。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s://www.zhenzhenlab.com/





02

竹子编成“筑子”

筑子工作室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作为竹编品牌“筑子”的主理人,筑钧起先是对竹编工艺好奇,她希望能靠手工给生活一点新鲜感,因为接触,最后爱上竹编,还让品牌诞生,“竹”和“筑”也有些音韵上的缘分。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在“筑子”的看法里,“竹材的处理是减法,将一管管竹材分裂成厚薄合适的竹篾;编织则是加法,运用传统的智慧与对生活的想像”。竹编通常是很有条理的,一加一减,最后编织出器皿理想的模样。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与传统竹器相比,筑子在整体形态上做了更多减法,让简约的风格更适宜现代家居。编法与构造上也有新意,同样的造型若以金属材质打造就是隐藏的未来感,但以当地竹材编织则有了人文之风,随意中带着生活的温度。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名为“小岛纪行”的扩香系列就是竹编在现代生活里的新诠释,将竹条卷出各种慵懒的姿态,搭配各种精油,还原自然界最原始的生命力量,以造型和味觉带人走入森林深处。


在接受采访时,筑钧这样解释扩香系列:“竹编依然被戴着传统标签,但竹其实是非常生活化的材料,我想让它走入日常,所以试着去改变产品的应用性。像扩香枝除了实用也能有装饰性,那个转化就是设计师和工艺师在做的事。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s://www.chuzicraft.com/





03

在部落里住下来吧

Kamaro'an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轮伞草是生长在花莲港口部落的植物,和水稻一起在水田里吹着海风生长。2013 年,从城市回到部落的 Tipus Hafay(林易蓉)与擅长工业设计的张云帆、刘立祥一起,和部落里精于工艺的舒米・如妮合作,让轮伞草摆脱了“草席”这唯一的宿命。


部落里的族人都渐渐参与到传统工艺的新生中来,Tipus Hafay 给品牌取名为“Kamaro'an”,这在阿美族语里的意思就是“住下来吧”。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轮伞草过去都用来制作散热的草席,方方正正一块,但把它编成圆形,再稍一旋转,就成为波浪形的灯罩,以植物演绎海洋的形态。Kamaro'an 并没有给天然材料添加流行符号,他们希望“这种简单设计能长住在每个使用的日常里”。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和轮伞草系列并行的编织系列则汲取的是部落的编织手法,尽管材料与港口部落关联不大,包袋的造型、细节处的藤编装饰都依然有着强烈的部落风格。它们的灵感来自部落族人习以为常的手工家居,是顺着部落生长出来的工艺和创作。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编织三角包被 MoMA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选入展售,从 2018 年到现在都是 MoMA 设计商店的“包袋类最佳销售产品”。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在 Kamaro'an 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家乡的一切,一年一年揉捏成型现在的我们。对 Kamaro'an 来说,所有的手工艺作品也都是家乡的杰作。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s://kamaroan-tw.com/





04

犹如龙在云雾间奔腾

物外设计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想要创作出“犹如龙在云雾间奔腾”的特殊纹理并不容易,需要以高纯度的银为素材,运用烧箔技法,配合硫化物与纯银的性质,精准控制颜色变化,才能形塑出罕见的云龙箔。物外设计与在京都传承了百年的西阵织箔屋“楽芸工房”合作,将云龙箔用于笔具上。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此次进行创作的职人是“楽芸工房”的第三代传承人村田纮平。用于钢笔的云龙箔一部分来自村田纮平的祖父在 70 年前进行创作,留存至今,另一部分则是村田纮平根据祖传技法的复刻。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云龙箔的复刻,也是一段漫长历程。制箔、烧箔、贴箔,要从蚕丝一丝丝、一层层搓出纹路,才能风干、烧制。环境、温度都会对制作过程产生影响,最后的每一片云龙箔自然都是随机的、独一无二的,也会经历失败的风险,风险背面则是工艺的绝美。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s://www.ystudiostyle.com.tw/





05

竹子的随机可能会让你吃苦

范承宗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早期用竹子的时候,我还是很死板的工业设计师脑,我想让竹子配个金属件,就会去针对竹子做个金属件,然而每一根竹子都是随机生长的,想弄成统一规格真的很痛苦,后来才顿悟竹子本来就不精准,如果你硬要让它变成规格材,它就让你吃苦。”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在摸索竹艺的过程中,艺术家范承宗不仅更了解竹子,也获得哲理。他开始以竹子为原材料,结合手工艺技法,创作出各种大型艺术装置。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在布袋海景公园,竹、木、绳编织在一起,组成大型的“龙宫”,多种海洋生物的特征杂糅在一起组成这个形象。到了夜晚,灯光如呼吸般闪烁,作品更加神秘。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另一个大型作品“筑巢计划”则是跟邵族灵鸟“绣眼画眉”的鸟巢借来的灵感,用木构和绳编技艺诠释绣眼画眉筑巢的结构与层次。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范承宗在去年还吸引了爱马仕邀请他进行创作,他把台湾常见的海上的月影用异型竹编结在一起,制作成缓缓升起的雕塑,每一根竹条都靠手工烤制成现在的形状。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www.chengtsung.com/





06

老字号会一直新鲜

陳彫刻處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陳彫刻處是台中市的老字号木雕店,走过了九十载的木雕工艺没有消逝,陳彫刻處不仅在 2011 年就推出了新的木器品牌 COMMA 来销售年轻化的木器生活小物,也尝试着通过木雕为很多新鲜的品牌注入老灵魂。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让雕刻重新回到生活”是陳彫刻處转型年轻化的诉求,为了这个目标,许多充满童趣的家居用品和餐具被制作出来,木雕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为实体店铺雕刻木匾额也是陳彫刻處的“招牌产品”之一,但老店越来越少,这项工艺渐渐无人问津。为了传承木招牌的温度,陳彫刻處开始与设计师进行讨论合作,在保持传统雕刻技艺的同时,结合现代设计形态、不同的跨界材料,打破木招牌的刻板印象,富有设计感的牌匾不断被运用到商店、咖啡店、美术馆等地方。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https://chenswood.waca.tw/en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 郑中杰《竹之华》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 林精哲《黫山水器》



去年,在传统工艺保存得较好的台东地区,首届台东工艺奖进行征集并展览,也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工艺匠人,他们用传承已久的材料,结合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带来老手艺的全新想象。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 佘心婷《岛屿》

70年前的云龙箔化身钢笔新外衣,6组失落的工艺穿越时光

▲ 钟杰安《蔺之架》



用树皮脱管技术做成灯具,以蔺草制成衣架,这些制作起来并不容易的手工艺作品都将人类对自然的感激和尊敬融进了每一个制作步骤里,它们耗费时间和精力缓慢地孕育着,老手艺的生命也因此绵长。







你会为“老手艺+新设计”买单吗?



* 除品牌官网外,其他参考资料来自:

https://onelittleday.com.tw/9916/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云龙   包袋   台东   竹材   工艺   灯罩   手工艺   木雕   竹子   钢笔   外衣   化身   年前   造型   时光   玻璃   材料   部落   品牌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