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考生在答题时要整体遵循“一点题,二析题,三回扣”的答题策略。一点题:材料中的这位老师,遵循了违背了……(理念),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全面发展。二析题:理论点(教育德育原则或方法)+解释(视情况而定)+结合材料(不要照搬材料,要简单概括)。三回扣:对整体分析进行总结,回扣材料。(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题分析

材料:上学期初,我们班转来个学生叫王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不认真,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还常常旷课。我对王伟定期家访。在家访时了解到,早在王伟读小学的时候,父母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便常给他零花钱去玩电子游戏,以至于形成了网瘾。鉴于此,我建议王伟的父母多抽些时间来与他交流、沟通,并控制好他的零花钱,尽可能地限制他玩网络游戏。同时,我发动了全班同学利用各种报刊、网络收集资料,并召开了一次题为“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什么”的主题班会。通过激烈辩论,最终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弊远远大于利,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王伟在班会课后感中写道:“通过主题班会,我才真正意识到经常旷课上网是多么愚蠢。过去我对学习一直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我就常常逃课去上网了….针对王伟的情况,我语重心长地与他谈心,并为他采取了一项措施:他每坚持一天不上网,就会有一位同学给他写上一句祝福或鼓励的话。我们班共有50个同学,有四十九颗火热的心愿意帮助他。我希望他不要辜负同学们的期望,王伟爽快地说:“没问题。”此外,为了培养王伟对班集体的责任心,我与班委协商,让他担任学校清洁区卫生评分员,他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同时,同学们充分发掘王伟的特长,在每次出黑板报时,就把画报头和插图的任务交给他。班干部们也非常热心,主动担任王伟各科学习的辅导员,常常辅导他做作业。一学期过去了,他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思想也有了很大进步。

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我”贯彻了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长善救失原则。

(1)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材料中,“我”定期对王伟家访,给其父母提建议,家校联合,体现了这一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我"针对王伟网瘾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班会、群体鼓励、担任评分员等,帮助王伟摆脱网瘾,体现了这一原则。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该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材料中"我"发动全班同学收集资料,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辩论,号召全班同学帮助鼓励,使得王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并下决心进行转变,体现了这一原则。

(4)长善救失原则。该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材料中"我"为了培养王伟的责任心,让其担任卫生评分员,让班级同学帮助他,充分发掘他的特长,把画报头和插图的任务交给他,让同学辅导作业,通过这些方式,他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思想也有了很大进步,体现了这一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材料   连贯性   因材施教   家访   作业   零花钱   班会   回扣   德育   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   评分   集体   原则   同学   能力   技巧   网络游戏   知识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