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世界名著《百年孤独》最经典的15句话,莫言研究了半辈子叹言自愧弗如!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1984年,当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书店看到盗版《百年孤独》时,他说,"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活着》的作者余华说:"马尔克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拜没有别的了。"

中国当代作家苏童说: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

高晓松说,马尔克斯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没有哪部外国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独》影响中国一整代作家。于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我依偎在床头,看完了这本《百年孤独》,终于在书中找到了抵抗孤独的办法。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马孔多在下雨。”

“别傻了,赫里内勒多,八月份下雨很正常。”

这段对孤独的刻画堪称神来之笔,传神之处就在于相似的场景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轻描淡写地开头,实际上已经孤独至极,希望引起关心,却被同样轻描淡写地回复。更可怕的是想倾诉的人能感受到这样言简意赅地回复背后暗含的冷漠。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从王小波的“今早我与一个百分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到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能将开局就写得如此精巧神奇的作家实在难以寻觅。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做到了。在这样平实的叙述中,包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沧桑感和孤独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我好独孤,我为什么一直自己一个人”,“我多渴望生活看看我”

其实生命从来没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时不时地出来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这是一本没有爱情却非常浪漫的书。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参加斗争也好,做手工活也好,读书翻译也好……这里面包括了一切可以抵抗孤独的办法。

在尔克斯看来,生命又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庞大的轮回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们自始至终都无法和这个世界产生任何联系,每个人都是一无所有地到来又一无所有地离开,这一世制造过的辉煌其实都从未真正属于自己。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百年孤独》是这样,这个世界也是这样,每天面对着喧哗的城市与拥挤的人群,在繁华之后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在现代的都市中,楼房,钞票,电脑,音响,游戏,绿地,构成了我们所有的生活。舒服,安逸,然而幸福并不等于舒服。我们都在追求一种艺术的美,一种真正没有污浊的美,却迷失了自己。——这便是现代人的孤独。

当一切都成为泡影,竟然只有孤独永恒。

莫言研究了半生而发出自愧弗如叹言的《百年孤独》究竟有何魅力?


在读完这本书你会感受到: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过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环境,唯有孤独永恒,反而拥有祥和平静。

有人问一位登山者为何要攀登珠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它在那里。”别的山峰不存在吗?在他的眼里确实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爱书者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

让我们打开《百年孤独》吧,因为它在那里。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 ¥4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自愧弗如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王府井   诺贝尔   鲁迅   都会   枣树   这个世界   轻描淡写   半生   舒服   孤独   作家   魅力   办法   生命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