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小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上次喝维维豆奶,是在什么时候?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大多数人应该会在脑海里思索一番...


然后惊讶的发现,自己似乎很久没喝过了。


说不定还会有人疑惑:


维维豆奶是什么?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说来感慨。


这个曾经的中国豆奶大王,在我们的儿时记忆里分明占据着不小的分量。


那时候偶尔喝上一杯维维豆奶,在父母眼里都是对大脑的“升级改造”。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但这么多年过去,咱们没有变得更聪明,维维豆奶倒是被大众遗忘了。


作为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的代表企业,维维豆奶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很有探讨意义。


......因为它不是被时代抛弃,而是被自己作死的。



多年来一直有人说维维豆奶是伴随90后成长起来的品牌。


事实的确如此。


在1990年末、第一届90后出生那年,中国第一部市内大型连续剧《渴望》走向荧幕。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正是这部大陆第一个公开放映的电视连续剧火爆大江南北,才吸引了徐州豆奶粉厂长崔桂亮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拿出10万元家底,买断《渴望》的特约播映权。


在那个娱乐尚显匮乏的年代,电视广告的洗脑程度非常疯狂。


那两年“维维豆奶,快乐开怀”的广告词,简直可以和后来“送礼就送脑白金”的洗脑程度媲美。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这个电视广告,给了崔桂亮超5000倍的回报。


1994年,维维豆奶销售额突破5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豆奶粉生产商。


这是个什么概念?


你们可以想象自己小时候的物价,犹记得2000年之后,小编上学时一天的零花钱才2元,五毛钱就可以买一堆小零食。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就算是在物价飙涨的现在,很多企业也达不到维维豆奶当初的销售额。


由此可见维维豆奶那时候有多牛。


然而这还不是它最牛的时候。


在维维豆奶销售额突破5亿那年,崔桂亮带着一包豆奶粉,去了央视梅地亚会议中心竞标,并拿下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亿元标王。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是的,你们没看错。


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亿元标王,根本就不是后来红极一时的秦池,而是维维豆奶。


因为这个央视广告,维维豆奶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0%。


2000年,维维豆奶顺利登陆A股,市值66亿元。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知道那时候维维豆奶多有钱吗?


它每年上缴的税款,都占据徐州市铜山区总体税收的一半,若维维豆奶不交税,铜山区政府甚至没办法维持正常开支。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那几年,人们提起维维豆奶都会说,这是中国最畅销的商品之一、连续十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销量第一。


乃名副其实的中国豆奶大王。


可就是这样一个豆奶巨头,在之后的时间里却日渐式微。



关于维维,有这么一个笑话:


“你们谁还记得维维豆奶吗?”

“啥?维维不是卖酒的?”

“放屁,维维是卖茶的,我一直喝它家的茶叶!”

“卧槽?维维不是干房地产的吗?”

......


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维维豆奶的营收猛然下跌30%,把当时的管理者们吓了一跳。


所以维维高层一直认为只卖豆奶业务太单一,容易翻车。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于是维维刚上市,公司就大刀阔斧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之路。


维维首先瞄准的是牛奶。


毕竟豆奶和牛奶,听上去差不多,做起来应该很靠谱。


为了做牛奶业务,维维投资2亿成立乳业公司、建立养牛场和奶牛场。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但是问题来了,当时内蒙古的好奶源基本都在伊利和蒙牛旗下,所以维维的养牛场只能建在西北地区。


在这里小编就简单说说。


我们的可食用牛奶分为常温奶和巴氏奶,常温奶保质期长但需要很高的运输成本;巴氏奶保质期短,大多只能卖给当地消费者。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而维维牛奶的大本营在西北地区,当时不仅物流不发达,且距离国内主要的牛奶消费群体很远(东部沿海)。


本身就费钱,等到伊利和蒙牛一发力,维维牛奶就差点把底裤都给亏没了,只能无奈宣布以后的重点还是放在豆奶领域。


可话虽如此,维维却还是蠢蠢欲动想干点别的。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2006年,维维宣布进军酒业。


当即投入1.16亿控股双沟酒业,三年后因为地方政府想发展双沟酒业,于是维维便以3.98亿的价格把股份卖了出去。


或许因为此事,维维信心爆棚。


转手就花5.9亿收购了枝江酒业,又出资3.6亿收购了贵州醇酒。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发现没?维维花起钱来那是一点儿也不心疼啊。


可维维一个卖豆奶的,压根儿就没有卖酒的经验,恰逢白酒行业正消费升级,人家都在卖酱香型高度白酒,只有维维坚持自我主打低度浓香型。


不仅如此,维维还用自己卖豆奶的渠道去卖白酒。


试想一下,豆奶的受众和白酒的受众能不一样吗?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结果尴了个大尬,明明挺好的两家酒业,愣是被维维玩儿得每年都要亏损不下5000万。


如果到这时维维能认清自己好好卖豆奶,倒也还好。


可它非得作。


连食品行业的牛奶和白酒都卖不好,还跑去挖煤、做药、玩金融...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维维想象的很美好。


曾有维维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非常自信:“维维发展工业就三大主营业务:豆奶粉、酒还有煤。战略更大,那肯定效益会更好啊!”


可惜现实很骨感。


维维每次大手笔投入换来的除了亏损还是亏损。


好家伙,多大的家底也禁不住这么耗啊。



有句话说得好,领头羊身后总跟着一群狼。


维维在成为中国豆奶大王之后,其实身边一直群狼环伺。


1990年成为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的南方黑芝麻糊、1998年诞生的黑牛食品、1992年创立的唯怡豆奶、1997年登陆A股的承德露露......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这些企业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抢夺维维口中的肉。


可维维没有在意这些,反而跑去折腾什么多元化。


结果步子迈得太大不仅扯到了蛋,还伤到了自己的根本。


2015年,维维豆奶粉销量81401吨,同比降1.06%,市场份额从70%降至33%。


虽然维维还能在市场里说上话,但市场格局早就变了。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2016年,维维终于意识到自己盲目扩张战略不可取,转而回归主业专注发展维维豆奶。


那些年里,维维相继推出液态豆奶、罐装豆奶...还请来了国民女神高圆圆担任品牌代言人。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但是很可惜,在维维放飞自我的十几年里,它身后的那群狼早已默默崛起,把本属于它的市场瓜分殆尽。


而维维也并没有真的专注豆奶,眼瞅着自己的主业一落千丈,又想出了“大农业、大粮食、大食品”战略,希望聚焦在大农业领域。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中国有句俗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了这么多事之后,维维原本只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说多风光,至少也算老牌巨头。


可就在今年5月6日,维维股份自曝股东曾违规占用9.44亿元资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


之后维维发布回复公告,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当时的财务总监宋晓梅身上。然后说自己已经更换了部分高管和董事。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但那又怎样?


维维经营了几十年的品牌声誉已经下跌。


植物蛋白饮料本身就是复制性极强的行业,因此对于维维这种容易被替代的产品来说,品牌声誉就是品牌营收的基础。


如今的维维,又有何能力在厮杀中夺回自己的地位?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结语


其实品牌想要做大做强,走多元化之路没有错。


维维当初走上这条路时,也得到了很多支持的声音。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可对于品牌而言,品牌多元化要立足行业生态链,一定要在专注本品牌的基础上再行配置资源。


也就是说维维要在专注豆奶的基础上再玩其他副业。


万万不可顾此失彼,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其实维维现在还有重新出发的可能,端看维维愿不愿意。


维维豆奶:情况不妙


不管怎么说,维维豆奶也算曾经的国民品牌,你们希望它冲破桎梏,再次夺回中国豆奶大王的名号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豆奶   标王   铜山   西北地区   中央电视台   家底   不妙   白酒   销售额   中国   大王   酒业   专注   牛奶   情况   品牌   豆奶粉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