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他力挽狂澜,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将中国引到了正确的路子上。如果说毛泽东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那么邓小平就是让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人。正因为有这两位卓越的领导人,才有了如今强大的中国。

邓小平头脑灵活,善于创新,喜欢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在面对外来记者访问时依旧如此,若外国记者不是故意抹黑,那么邓小平就以诚相待,认真回答记者的问题。在邓小平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时,中国记者是拥有特权的,比如优先提问,摄影,发表等。所以之前的采访对于邓小平来说毫无难度。

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到访北京,她此次采访的人物是邓小平。法拉奇采访过很多政要,她提出的问题尖锐,深刻,所以她的名声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在这次采访中,法拉奇明确提出要独家报道,这就意味着采访过程中只有邓小平和法拉奇两人,回答的难度相比以往增加了不少。

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邓小平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会面


采访一开始,邓小平和法拉奇简单寒暄之后,便进入了正题。法拉奇上来就问关于毛泽东的问题,她说这次从饭店到人民大会堂,却只看见一幅毛主席相片,她于是发问:“以后你们还会在天安门保留毛主席像吗?”

邓小平斩钉截铁的说:“永远要保留下去。”他对法拉奇说毛主席功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才是过。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这点毋庸置疑。邓小平关于毛泽东的看法一直如此,他将这一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两个人的交流你来我往,气氛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法拉奇的问题比之前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尖锐许多,但是邓小平非常乐意让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采访完毕之后,邓小平提出还可以再谈一次,法拉奇非常高兴。

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的采访


第二次谈话的主要话题还是围绕毛泽东,后来法拉奇就将问题逐渐引到邓小平身上。她试着对邓小平提问道:“我有一句话,希望您听了不要生气,这不是我说的,西方有人说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邓小平听到这种问题,并没有生气。他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可以激发他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邓小平回答道:“在西方,他们怎么称呼我都可以,但赫鲁晓夫和我很熟,我个人同他打了十年的交道,我是比较了解他的。把我比作和赫鲁晓夫是愚蠢的。”之后,邓小平将赫鲁晓夫的种种做法和立场与自己作了比较,确实赫鲁晓夫不能和邓小平划等号。但是邓小平依旧没有说服法拉奇,这可能是西方人思维的偏执吧。

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邓小平晚年生活照


在访问结束时,她向邓小平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邓先生,您能力这么强,为何总当二把手呢?”邓小平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意思,但还是回答了她:“对我的工作并无影响。”之后他对法拉奇说,自己准备打破领导班子终身制,让这些老干部退居二线,扶持一些年轻人走到政治舞台中心。

外媒记者刁难邓小平,问他为何总是二把手,邓小平只回答了九个字

邓小平晚年生活照


采访结束后,法拉奇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送给了邓小平。后来她根据录音,发现邓小平总是喜欢说西川方言“这个这个这个”,她向邓小平的翻译施燕华请教,施燕华说这并不代表什么含义,相当于英语中的well。后来法拉奇将这些口语加在了她的采访记录中,说这可以说明邓小平的性格特点。

后来,这篇报道首发在《华盛顿邮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邓小平以其坦诚的回答,正直的立场,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让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形象有了重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赫鲁晓夫   华盛顿邮报   法拉   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   记者   意大利   生活照   新中国   晚年   中国   尖锐   把手   难度   采访   喜欢   科技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