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此前很长一段的时间里,皮卡一直被纳入货车这个体系来管理,导致许多皮卡车主在用车过程中有些困扰。如今国家标准《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发布,并将于2022年5月1日开始执行。这项国标的发布也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皮卡”的标准,将明确定义该车型。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一、皮卡作为货车监管,使用不便

在相关标准未出台前,皮卡在我国一直被列入货车这一大类来管理,于是就衍生出了一些问题。例如15年的强制报废,如今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品牌的皮卡车在技术上已经和普通的乘用车是在同级的水平了,在耐用度方面更是远超15年这条水平线。但是由于此前未制定相应的标准,导致车主们需遵循15年强制报废这一条约。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不仅和货车一样有15年强制报废这一条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也要遵循货车的行驶法则,这就给一些大马力的皮卡车的车主们带来一定的苦恼了,例如福特F150猛禽虽然拥有3.5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在高速上你依然不能以乘用车以12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高速路上。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以公认的皮卡大国美国来说,它们对皮卡的用途是十分多样化的,既可以兼顾工作又可以充当周末度假的工具车。而在国内不同,许多城市出台了限行的政策,而更有城市还出台了皮卡车要加盖的规定,这就导致皮卡在我们国内使用的场景就变得更有限了。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二、相关标准的出台会打击某些车

关于《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这部标准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明确了皮卡车型和微型轻卡的区别。这些微型卡车套着皮卡的外壳却用着货车的底盘,干着超载的粗活在路上穿梭。不仅给驾驶者带来安全隐患,更是给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埋下了定时炸弹。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而《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已经完全向M1类乘用车靠拢,即座位数不得超过9个,考虑到皮卡车有载货的需求,只是在排放、噪音以及油耗等细节处有区别。但也明确指出货箱顶部长度应不超过整车长度的35%且不大于1850mm,皮卡货箱应只有后栏板为可开闭状态。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而《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打击的正是一些灰色地带的车型,那些以微卡地盘为基础,采用半承载式结构将发动机由中置改成前置来申报皮卡的资质。此外还保留了超大货箱、平底和三开重载设计的车将成为历史。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三、政策明朗将对“真”皮卡友好

随着相关技术文件的执行,无论从哪方面对真皮卡车型都是更加友好的,而那些灰色地带的皮卡也将回到它应处的位置。而政府也会在政策上鼓励皮卡这类宜家宜商的车型,既保证了群众用车的便利,又杜绝了某些车型超载留下的安全隐患。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而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仍有许多地方的家庭需要皮卡来提供生产力,而在国内很多国产品牌也在真皮卡车型上有着不错的品质,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国产品牌造出来的皮卡会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也会吸引更多未考虑皮卡车的客户。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政策不仅对国内大部分有把皮卡当生产力的家庭友好,对部分高端的玩家也是一个好的导向。随着自驾游和穿越旅行在国内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一台高端豪华的皮卡搭配拖挂房车远途出行,随着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这类皮卡的用户也不用再担心之前报废、年检、限速和限行等等忧虑。

新规出台解封皮卡!“真”皮卡的春天来了,“假”皮卡要发愁了?

写在最后的话:

皮卡在国内虽然没有像SUV那么的火爆,但它的每一次出现都肩负着不同的意义,它承载的不仅是简单的通勤而是社会经济生产的一部分。《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就像一面照妖镜,把那些在灰色地带打擦边球赚了快钱就把消费者抛在身后的厂家沉重打击。把那些应对政策的车做个了断,让真正的皮卡享受政策红利给群众带来真切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货箱   解封   货车   多用途   国产品牌   车型   友好   灰色   路上   春天   条件   地带   政策   家庭   标准   国内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