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卫星号:BOO聊通信


这周末,我关注的N多通信类的订阅号都不约而同的推送了一条相同的新闻:平时互掐的热火朝天的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携手成立了一个叫开放无线网络测试与集成中心(OTIC)的研发中心。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按理说三大运营商就算是搞研发,也应该是各干各的,毕竟自己掌握点核心技术才能在中国鸡飞狗跳的电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嘛,那这次为啥三家联合起来一起搞技术研发?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研发中心想研发的产品,不是为了搞对方,而是为了搞乙方,也就是三家运营商的乙方:华为中兴爱立信们。


这是为啥呢?


因为这个名字极其拗口的鬼中心,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研发与测试一种被叫做O-RAN的通信设备。


要想明白啥是O-RAN,首先就得明白啥是RAN。RAN,是Radio Access Network,也就是无线接入网的简称。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简单来说,RAN就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地面以上的设备也就是基站(BBU)、RRU、天线所组成的无线接入网络(如果不懂这些是啥,参考【专业向】聊聊5G的基站系统)。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如下图就是一个简单4G网络的组网架构,其中的E-UTRAN就是4G无线网的英文缩写,EPC就是4G核心网的缩写,而图片里面一个个eNB就是4G基站,对于4G网络来说,RAN就是E-UTRAN的部分(你看看结尾都是一样的)。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所以说RAN设备,基本就是指基站,因为毕竟无线网络中基站是最最最重要的。


而O-RAN的O,是Open的意思,这里解释为“开放的”,当然不是你很开放的开放,这里的开放是封闭的反义词,就是说,运营商想做一个完全开放平台的基站,革了传统电信设备商的命。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小伙子,听说你想抢我市场??)


电信运营商为啥要这么做呢?


一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啊!!设备商们研发制造基站设备,其中很多接口是私有的,就是说你用了我的基站,就得用我的RRU,用不了别家的。


同时,你用了我的基站,我卖你的仅仅是基站的基础功能,如果想用升级功能,就得加license(就是一个升级包的意思),一个license对应一个功能,你可以理解为卖给运营商的基站就相当于游戏里的只穿裤衩的免费角色,想穿铠甲?交钱!想换武器?交钱!想换发型?交钱!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二是流量现在这么尼玛便宜,国务院还天天盯着运营商提速降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三大运营商基本就是一个惨。中国移动前三季共营收5667亿元,同比下降0.2%,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大降13.9%。中国电信营收2828.26亿元,同比下降0.8%,净利润183.89亿元,同比下降3.4%。中国联通营收1985.32亿元,同比下降0.7%,净利润98.23亿元,同比上升11.9%。


面对未来5G大笔的投资,咋整呢?节省开支呗。运营商的主要开支就是建设网络的成本,曾有证券公司预计,中国5G基站数量将是4G的1.3倍,5G投资规模有望达1.2万亿元,其中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分别占比45%、22%。因此如果能把网络建设成本中的最大头基站建设成本降下来,就美滋滋了。


于是乎,O-RAN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诞生了。


首先是在2018年,中国移动联合ATT、Docomo等世界其他几家运营商大佬联合成立了O-RAN联盟。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联盟成立之初,目标就非常明确:要搞设备商


当然没那么直接辣。是要联合像高通、英特尔等芯片企业,联想、浪潮这样的IT企业,共同开发以接口开放化、软件开源化、硬件白盒化、网络智能化为目标的O-RAN,也就是开放式的基站设备。


简单来说,就是想在通用的x86架构的硬件设备上,使用通用的接口,通过软件来定义功能,来实现原先华为们制造的专用的基站设备的功能。


这样有啥好处呢?


一是盘子大了,大家都可以造基站了成本自然下降;二是既然软件可以实现功能,也不用设备厂家卖license了;三是接口通用了,那么也就是说RRU也可以不受设备厂家限制了,同样是市场进一步放开,价格降低;四是通用的x86硬件,肯定相比专用的硬件更适合结合人工智能等实现智慧运营。


反正就是又便宜,又好用


比如中兴已经和英特尔合作开发出了一款O-RAN基站,如下图,是不是就是一个服务器的亚子。

三大运营商携手研发的O-RAN,是个什么RAN?


然而,O-RAN的缺点也很多,比如不使用专用设备的话可靠性就会降低,毕竟BBU的芯片都是专门为了电信级应用开发的。


比如在通用设备上实现复杂的5G通信协议,那么基站处理速度可能就会降低。


另外O-RAN开发需要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撑,真正商用普及尚需时间。


所以说,未来第一阶段,O-RAN设备可能更多是做一些小型化产品,比如用于室内或者街道覆盖的小基站、室分站,毕竟这些产品不需要覆盖大片区域基站的那种夸张的Massive MIMO天线,因此相应的对基站的处理速度要求也就低了很多。


不过未来O-RAN是不是能真正取代传统基站设备呢?我也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运营商   中国联通   华为   中国电信   基站   净利润   中国   接口   也就是   成本   简单   功能   硬件   设备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