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刚从欧洲回来。今年是我连续第三年看慕尼黑high end展,不过预先打个招呼,连续3年看下来,产生一定疲劳感了,特别是一些房间每年都是几乎一成不变的搭配和系统,没有什么新东西出来,根本没必要每年都拍一遍、说一遍。所以今年我的报道会比较简要。

和国内音响展普遍呈现的“耳机随身发烧玩具越来越多”不同,慕尼黑展虽然也保持着一定比例的耳机随身发烧,但规模并没有扩大,就是这些地盘。特别是国内一些小圈子里玩得很hi的高级定制入耳耳塞——一副小耳塞做到一万多两万多甚至一根耳塞升级线卖一万多的——在慕尼黑展上看到的极少,也许在欧洲这个小圈子更小,或者和传统high end圈重合得很少。慕尼黑展还是喇叭系统为王、头戴耳机系统为辅助的地方,天价耳塞在这里市场极小。

韩国AK的播放器,今年我跑进一层展馆第一个踱到的地方就是这里,于是仔细听了听其新出的旗舰SP1000播放器和另外一个新品KANN。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是SP1000的背面,和公布的一些参数。不过实话实说,我觉得SP1000的制作工艺不如我想象的、或者说这个价位所应该有的那么“好”。仔细看它侧面的金属拉丝,我觉得不怎么高级。声音?现场都是直推AK和拜亚合作的低阻版T1耳机,听不出太多名堂。要评估这些随身机器的声音,还是需要静室里用自己的音乐仔细聆听才行。当然,粗听下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问题。基本素质肯定是过关的。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是现场的KANN播放器。这个播放器最近国内市场可以说倾注了很大力气在推广,现场听了下,也算不错,但,在音响展这种吵闹的地方,我也没法仔细判断。举例来说,我也说不出SP1000比它好在哪里。。。播放的音乐都是不同的。

不过我还是再说一句个人感觉——AK和拜亚合作的这些耳机,虽然搞成了低阻,但其实并不好推,KANN、SP1000直推,低频的饱满度和力度还是一般般。其实AK产品的造型和拜亚耳机也并不算协调。也许拜亚只是AK所能找到的最理想商业合作伙伴吧。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Fostex出品的硕大胆机耳放HP-V8我之前没有见过,这次也仔细听了听。里面的电子管都打了Fostex标。有意思的是背后仅仅一对RCA输入端。对于这么个售价一万欧元的耳放来说恐怕不妥啊。另外一个很烦恼的事情是我的手机信号对他形成严重干扰。只要手机接近他30厘米内,耳机就传来明显干扰。不过又有用家告诉我他的机子不存在这个干扰问题。这个存疑吧,也许是现场的其他什么东西造成的干扰。

声音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好的,饱满雄厚有力。不过这个“码子”真的属于耳放里超大了。比我手头的意大利Angstrom耳放还要大了(主要是高)。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德国湖人的展台有了几个Lake People系列的新品,包括RS02耳放、RS08耳放。在Ultrasone极致耳机的展台可以听到湖人耳放和极致耳机的搭配。效果很好,干净清晰的德国声。注意下RS08耳放是带四芯平衡口的。我猜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中价位四芯平衡耳放。(特别因为原来的中价位全平衡设计V181耳放停产了。)

RS02耳放我估计和湖人的限量款G109A耳放是差不多的设计。外观尺寸和定位非常酷似。也是3千价位一个踏实的德国风格晶体管耳放。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一堆垒起来的Lake People产品里,除了耳放、纯解码,还有ADC、数字处理器。我对其中的数字处理器挺有兴趣的,打算安排安润订一个玩玩。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英国老牌Cyrus,去年记得是搭配马田Miles 5喇叭,今年换为英国一个低调老牌子NEAT的喇叭。业内朋友后来去参观了Cyrus厂,发回的照片显示这些机器都是英格兰妹子手工做的,挺有意思。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现场还有耳机系统:用一台ONE合并放大器(带耳机口)驱动歌德耳机给烧友试听,我听了下效果挺不错。我自己虽然有ONE,但还没有听过这个搭配呢。ONE这个机器有两点与众不同:第一是带了蓝牙输入,方便搭配手机欣赏音乐,我问了下在场的厂家设计师,他说ONE是纯模拟的放大器,蓝牙模块带有自身的DAC,他觉得效果还不错,第二,ONE采用了Cyrus独家设计的D类混合式放大器,而不是传统的AB类,然而Cyrus的混合式D类放大,声音非常像传统AB类,和其他厂家音色偏清冷、偏薄的D类模块完全不同。包括Lyric一体机、ONE放大器,都采用了这种独家设计的“英国声D类模块”。利用开关电路做出这样声音的D类放大器,我蛮佩服Cyrus的。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耳机方面,这次慕尼黑展上,最重要的是听到了两个关注度很高的新品:Grado PS2000E新旗舰耳机、Stax T8000耳放。两个我都花了不少时间仔细聆听。

下面是T8000耳放,同时插着009耳机、007II耳机,但我听的时候偷偷拔下了一副耳机,保持只听一副耳机。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T8000搭配009耳机,现场听来声音确实很不错,但是现场的音源藏在不知什么地方,拖了几米的RCA信号线到T8000,所以我没弄清楚到底听的是什么音源。音源水平不明、听的唱片也不熟悉,就没法定量判断了。我只能说,听到的仍是一种清爽、线条感好、现代派的声音,不是那种古典式胆机。另外,两副耳机一对比差别太大了,007II在T8000上面和009耳机差距很大,可以说听了009就把007II甩一边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Grado最新的旗舰PS2000e。仍未正式上市但也快了,安润作为国内代理已经订货。现场搭配意大利Pathos Aurium耳放听了听感觉很不错,虽然现场音源不清楚难以详细判断,但我感觉比PS1000明显好听,主要是声音在PSK传统拿手的刚劲有力之中带了更多的柔意。听上去真是一副刚柔并济的耳机。又有刚性的素质,又有柔性的味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颜色上,PS2000E带了一种犹如乌金似的沉暗色调,蛮有腔调的。希望能尽快拿到实物样机以便进一步欣赏和判断。初步看,毫无疑问这会是一副顶级素质的美系旗舰级耳机。和另外一副代表性美系风格顶级耳机AB1266比,不像1266那么尽性地热情和强横,而有明显更多的柔性成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是展会现场Abyss摊位的系统,用一台Woo Audio WA33 Elite Edition推一副新品1266Phi耳机。冲击力非常强横的美式声音,但我觉得不是很耐久听。特别是听一段电吉他录音时,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了。这种冲击力特别强、风格感强烈的声音,有些人会很喜欢,但也有人会难以接受。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Abyss新出了一副金属材质很有意思的耳机叫Diana。女性的名字,但是造型和金属质感 。。。还有黑白色的颜色。。。这是健壮美国妹子吧。现场搭配了金菊花播放器(Abyss耳机的目前代理就是金菊花厂家的人士),直推音压足够,但是低频确实有点偏少。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Diana在佩戴上也延续了Abyss耳机的强硬感,整个造型轮廓是硬调子的,加上金属材料的运用,整体是个女汉纸的感觉。和东方人设计的便携耳机完全彻底是两个路子。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我和德国高端器材架Thixar的老板有过一面之缘。于是聊了聊,他说德国FE架子又玩完了,本身几年前FE已经破产过一次,后来换了老板再出江湖但现在又再度破产了。滑稽的是中国市场仿冒的FE架子仍流行着,以另类的形式延续着FE设计的生命 。。。现在德国的器材架子主要就是Creaktiv和Thixar了。相比之下Thixar更贵。真的非常贵 ... 但做工确实挺漂亮的,搬了搬,肥肠重 。。。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开盘带的主要推广者之一Horch House的展位。全部用耳机提供聆听。声音仍非常好,没有压力的流畅的模拟声,而且无黑胶的针噪和噼啪声。只可惜350欧一张的价格有点受不了。Horch House的德国老板据说肥肠有钱,根本不是靠这个赚钱,而是真心喜欢,致力于开盘带的复兴大业。可惜的是他家计划中复刻生产的开盘播放机没有看到,大概没有如约开始生产吧。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和国内音响展一样慕尼黑展上有一些卖唱片的,但都是贵价发烧碟,如XRCD24、SACD、发烧重制碟、复刻180克黑胶。如Esoteric碟要五十多欧,XRCD24四十欧左右,普通Denon日版CD也要25欧,真不便宜。但便宜的还是有,如Naim展位每年都卖Naim CD,单价不超十欧,可惜录制的音乐类型多数无感,我只拿了张四重奏。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帮朋友带了几张单层SACD。是最贵但音效最好的单层结构SACD-SHM,只能用SACD机播放,非常见的双层结构的Hybrid SACD(CD机能播放其CD数据层)。朋友有Esoteric K01X,当然就应该享受这种最高品质的数字碟片媒介了。除了贵之外,品种也不多,特别是Jazz几乎没有,只有古典和摇滚。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每年慕尼黑展照例有不少新品做全球首发。这个来自Estelon的无线顶级喇叭系统Lynx就在此首发,我正好赶上。Lynx支持Wi-Fi、蓝牙、DLNA无线接入,iPad在手轻松操控播放,音质和设计都是一流,当然价格不菲……这对漂亮的喇叭甚至和旗舰Extreme一样上半部分可升降高度(用ipad控制),适应不同的房间尺寸。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注意这是一对蛮高大的喇叭哦。可惜就是太贵了,土豪推荐考虑。技术上非常先进,数字直入、转DSD、内置HQPlayer数字处理软件、D类放大直接驱动喇叭单元。上面露出来的是一高两中,下面藏着一个10英寸低音单元,不管是钻石高音还是铍高音,都是延伸非常优秀的,配合10寸低音,可以说频宽保证是非常充分的。加上一流的数字处理引擎,对于可以直连手机、平板的喇叭系统而言,这应该到顶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贵无天理的Zellaton绰号“宰了痛”,今年搭配了日本YS的放大器。最“便宜”的小书架Legacy改版后更时尚感了。每年都来慕尼黑听听宰了痛,虽然买不起。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什么是high end?从外观设计到声音,都那么有腔调和品格。宰了痛绝对算一代表。

这对Vivid的大黄花瓶G1Spirit太跳了吧。前端CH都是好东西,搭出来声音很好。但灰色的CH似乎都在衬托出黄花瓶。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个是Vivid Audio自己的房间,里面搭配是Vivid Audio新旗舰G1Spirit白色版搭配Trinnov的放大器。声音略直白但素质优异。天花板上斜吊的两个Vivid蛋蛋也蛮好玩的。注意背后墙上的室内声学处理模块。慕尼黑展大多数喇叭展间都利用成品室内声学处理模块进行了处理优化。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卡玛的新喇叭。这个形状和去年Elac的新旗舰略微相似啊。声音很好,放大器是卡玛自家产品。

我注意了一下,当用黑胶作为音源播放时,听到的声音没有任何杂音。这和国内音响展上一用黑胶就声音不干净(大多数情况)形成了对比。为什么人家的黑胶就搞得那么干净和好声呢?我觉得慕尼黑展上很多厂家真是非常注意细节、非常专业的。国内没有那么注意细节、没有那么专业。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瑞典Marten喇叭的房间。音源方面Aurender数播、黑胶、南瓜的开盘都有。放大器仍是玻璃罩外壳的Engstrom,和去年一样。不过这次声音觉得不是特别理想,即便是用了MSB在解码。实话实说这个新的陶瓷单元每次看到总觉得不舒服。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瑞士南瓜的房间。这对大红色的Wilson喇叭真的挺性感。不过我始终不觉得南瓜搭配Wilson有多好。

这个红色的Wilson Audio和那对黄色的Vivid Audio一样,非常抓眼。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MSB房间这个搭配是新的:德国Tidal喇叭搭配MSB确实没听过。前端数字源是Aurender(这次展会上用Aurender的展房真不少)。我觉得效果不错,属于颜值和声音俱佳的,当然就是价钱问题了…… MSB和Tidal俩都是身价昂贵的主 ......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日本Luxman的房间,全套力士前端搭配来自捷克布拉格的木头味很浓的Xavian喇叭(国内代理翻译为“诗韵”)。声音出乎意料很好,细致和温暖兼具。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Luxman在模拟方面的水平还是很高的,纯甲类机、胆机、CD碟机、解码器、耳放、前级、黑胶,都仍有很好的制品,只是流媒体播放器这块阙如。

声韵Auralic这次慕尼黑也将发布新一代旗舰数播Aries G2和旗舰解码Vega G2。我先睹为快了!注意两机的连接通过独家协议的HDMI线(不同于PS Audio的IIS over HDMI协议),优于传统的数字传输界面。Vega二代居然还带了耳机口。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个TuneAudio的大号角喇叭够惊人。Elysium胆功放也很威猛。注意音源是熟悉的罗马尼亚Rockna数播和解码。整套系统能量感很强,体现号角的优势。

这里还看到了罗马尼亚Audiobyte即将推出的1比特解码Hydra Vox:号称真正1比特结构、支持到DSD1024!注意它机内无变压器,依靠独立的电源Hydra ZAP供电。肯定有人会问了,这个ZAP和现在的ZPM电源是什么关系?问了一下罗马尼亚Nicolai,回答是Hydra ZAP是更高级的电源,可以给 Hydra Vox解码供电,也可以给Hydra数字界面供电,而ZPM是一个简化版电源,只能给Hydra界面供电。

Hydra Vox这个解码预计价位将在2万余元,值得关注。Nicolai甚至把它和贵出很多的Rockna解码相比,说测试参数方面Hydra Vox会比R2R结构的Rockna更优。当然这不意味着声音更好听,都懂的。无论如何在2万价位,支持到DSD1024、电源分体的Hydra Vox解码很值得关注。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可惜在现场Hydra Vox解码只是静态,没有开声。大系统里的音源是Rockna的数播NET和解码DAC一套西装。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德国喇叭花Avantguard的巨大号角,声音能量感非常惊人,无坚不摧的德国坦克。橙色的喇叭也挺性感的。橙色一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颜色。特别惊人的是后来现场来了一位打击乐器的艺人,在现场表演电子打击乐,信号直接馈入这对橙色号角播放,全频惊人的动态和音压播放出来毫无失真,让在场的几十位嘉宾无不钦服。稍微差一点的喇叭系统,这么一搞100%喇叭被毁。我就坐在第三排聆听,感受到的现场音压觉得已经接近“痛域”了,非常吓人而且伤耳。但这对喇叭花号角喇叭居然能不失真地播放出这样的声压级,真的是“德国坦克”碾压级的技术优势。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日本TAD房间里这对不大的书架喇叭非常惊艳,在超一百平方米的空间发出温暖细致而能量充沛的声音。注意每个喇叭有20公斤重,箱体侧面以钢板加强!低频下到30赫兹,铍高音延伸到6万赫兹,然而中间仍很饱满有密度,并未出现中间拉稀。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房间里黑乎乎的,仔细看看这对貌不惊人但素质很高的小喇叭。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Dynaudio为庆祝成立40周年推出了特别版的纪念型号,名为The Special Forty,两个单元均为全新设计。不过和30周年的Sapphire纪念型号相比,这个毫无特点、保守传统的设计,显得Design方面太无新意了吧。声音是不错,但Design水平要失望一下。两种木皮,我都不喜欢。图3就是经典的30周年Sapphire。

这个喇叭的单元尺寸、箱体尺寸和一万多块人民币的丹拿焦点160非常相似,频宽高低都更好一点,从数据看差别不是很大。从各方面看Forty都比较浆糊,没法和之前的纪念版型号相比。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这里是两个我熟悉的产品有了搭档:图一是加拿大Simaudio的Moon 230HAD解码耳放的新伴侣,竖着个天线是一款流媒体播放器;图二是意大利北极星的CD机Blue Diamond的伴侣,一台合并放大器。这种同门设计的伴侣器材都有着协调的外形和档次,而且能一个遥控器搞定操作。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意大利北极星Blue Diamond西装。以前似乎没见过北极星的放大器产品。

记得论坛上有人说过CEC破产关闭了?显然没有,这里展示着他家的CD转盘和解码。甚至它还弄了一对喇叭!门口在诚征代理,当然是一些小国家没有代理,看来CEC非但没有倒闭还在希望扩张市场呢。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AVM前端+Gauder Akustik喇叭,这又是一套每年出席的德国坦克系统。喇叭叫Berlina RC8,6万多欧元一对。厚重有力,端庄严谨的德国声,和普遍偏向轻灵优雅的法系器材构成对比。两个牌子的外观设计都坚持一贯的保守主义。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记得我前两次慕尼黑展报道时提过MBL的大系统前座位有限,非常难抢到皇帝位。这次抢到了。两套系统都听了。两者当然都非常棒。图2的系统已经足够听一辈子了,图1的旗舰系统更多了一种“皇者之气”。总的来说这是建筑在无敌德国坦克般素质基础上的具有独家美感的声音。确实是征服人心的顶级Hi-End。 对于那些“只剩钱”的富豪来说,不必花心思研究什么hi-end学问了,直接买全套MBL就可以一步享受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连续第三年听Kawero!的喇叭了,还是日本Kondo驱动。做工和声音都美,只恨太贵,样子也略嫌奇葩。如果喇叭的造型看上去更舒服些,我觉得是完全可以列入高级推荐榜的。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在欧洲音响圈里,无论是慕尼黑展会的展房还是高级音响店的听音室,专业的室内声学处理玩具都是非常常见的。看看这些专业厂家的制品,是否可以借鉴参考下呢?图2和图4木板缝之间是黑色海绵。图1完全是海绵制品。图3是木制品。

不过说句实话,这些欧洲设计制造的成品房间处理模块,直接引入国内是不可能成功的,分分秒秒就被抄袭模仿了。这些东西的材料就是优质海绵、木材、聚酯材料等,只要抄袭其尺寸和设计,是很容易模仿成功的。真的把这些东西进口到国内,体积重量一算,运费都很贵,也没什么意思。希望国内的专业厂家能借鉴和推广吧。对于喇叭系统来说,房间音效实在是太重要了。国内发烧友在这块确实是落后很多——无论是意识上,还是市场能提供的产品方案上。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台湾Telos的GNR有源接地机我虽然用过还卖过不少但也是第一次看到清晰的内部。图二图三是即将上市的新品“量子电处理器”,六路独立的电处理和输出,看上去很有意思;价格不菲,预计和GNR差不多。等有货了也有兴趣玩玩看。Telos这个厂家在这些领域还是很有新意和心得的。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现在功放厂家都喜欢搭Wilson喇叭显示自己能力。加拿大老牌Simaudio也来搞了。音源前后级都是Simaudio的Moon,把喇叭推得虎虎生风,动态十足,低频非常“美式”,可以说肌肉乱鼓。注意放在地上的单声道后级放大器888是最新推出的旗舰产品,输出功率8欧下每声道888瓦,4欧时输出1776瓦(其实Wilson Audio的喇叭不需要这么大功率数字啦)。这个型号名字很像是特别为中国发烧友而推出的呢。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Simaudio这个厂家的产品分为高级的Moon品牌和入门级的Neo品牌,除了不做喇叭之外,CD机、解码器、数播、前后级、合并机、耳放、全功能一体机、Power Supply,算是非常齐全,属于electronics大牌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马田芦根静电喇叭的房间。搭配Emm的CD机和Aurender A10数播作为音源,功放是Pass INT250合并机。这种喇叭造型别致中高频也很有特色,但整体上声音有点奇怪:飘逸透明风格的中高频+结实迅猛的动圈低频,总觉风格不是一个整体。厂家已经特别调教了动圈低音,使之具有基本能跟得上静电中高频的速度感,但是这个风格实在是没法进一步协调了——动圈单元猛、有力,静电单元轻盈飘逸,如何去“融合”,也许根本就无解。我觉得这个的融合,比起耳塞里面圈铁耳塞的融合,更要难上很多,甚至根本上就不可能解决好。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英国PMC喇叭房间。今年用Cor合并机驱动一对fact.12小落地。边上的大喇叭是MB2 XBD,售价48000欧元。不过老实说连续三年我都不大喜欢PMC房间的声音。HiFi素质突出但乐感上不大好听,音色也不算美。也可能,慕尼黑展上太多的美声美色,把朴素的PMC衬托得“只剩下素质”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PMC喇叭的设计也是非常传统的直线条。外观和做工质朴。

这对英国Wilson Benesch新出的Resolution喇叭很有意思,注意其下面两个低音单元是反向安装的。虽然声音很不错,但看着别扭哇。这次在两个房间能听到这对喇叭——WIlson Benesch自己的房间搭配了CH,另外就是希腊名牌Ypsilon的房间里。

Wilson Benesch之前在经典书架喇叭Discovery里采用了一个低音单元朝上放置的做法,那个我觉得还能接受,而这个Resolution喇叭的逆向单元放置就更奇葩一些了。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两套搭配下的Resolution喇叭。各有千秋吧。希腊Ypsilon和瑞士CH都是很棒的前端。不过我的实际感觉是这对Resolution还没有达到真正顶级的水准。对这个价位和定位的喇叭来说,瘦长的体型、逆向安装的喇叭单元,都存在局限性。

Franco Serblin老头过世几年了,还在继续卖他留下的牌子和设计。老头的头像年年挂。我等着看这个“无形遗产”到哪年才消耗完毕。实话说,声音一般。

2017年德国慕尼黑Hi-End展图文报道

最后打个招呼,这次展会我只看了两天,所以未深入到每个房间,报道未算完整,请大家参考其他烧友和媒体的报道补全。现在每年5月份的慕尼黑展变成很多圈内人士借机欧洲旅游的机会,我也是,带着家人一起去的,明年应该还会去,看完展会顺便再兜一个欧洲国家。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慕尼黑   德国   音源   耳塞   放大器   喇叭   耳机   单元   房间   声音   厂家   两个   现场   图文   国内   数码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