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3种死法 (必死、作死、冤死)(前沿)

2019年被国内投资界称为创业企业“死亡年”,有很多大家熟知的企业走向终结。2020年,意外爆发的新冠疫情又让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站在2020的年末,总结那些失败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企业更好地开启2021,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中欧近期举行的“合Talk”第二季系列直播活动中,中欧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中欧创投营联席课程主任苏锡嘉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大家探讨了企业的三类“死法”,对于创业者颇具警醒作用。


祝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在2021生机勃发,再上层楼。



任正非曾对别人说,自己每天都充满危机感,担心会失败。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对任何一家企业,失败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企业创立5年后还依然存活的比例不高于5%。创业成功通常有一定偶然性,而失败往往是大概率事件。


举例而言,2019年被投资界称为创业企业的“死亡年”。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至少有300多家创业企业宣告失败:已经做到150亿元估值的小黄狗申请破产;团贷网、爱屋吉屋、全峰快递、熊猫直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宣告倒下;一些业内有较大知名度的企业如韦博英语、锤子手机也未能幸免。


这些企业的失败让人扼腕,也让人忍不住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最终失败?我经过案例分析和总结,最终将企业的“死法”归结为三种:必死、作死和冤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中欧   熊猫   偶然性   企业   危机感   高于   会计学   锤子   不无道理   耳熟能详   英语   疫情   创业者   可能性   担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