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源于生活,真的吗?问鲁迅

文学源于生活,真的吗?问鲁迅

有人说文学源于生活,有人说文学源于想象。其实文学就像一条河的源头一样,往往不止一个。就像那些公认一个源头的河流,中间又总不免混入了多少沿途的大雨小雨,如果它途径某座山,又有山溪、山泉水混入。

但无论如何,生活都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不管你是浪漫主义作家,还是现实主义作家。

比如鲁迅——正如问学需取法乎上,找案例也取法乎上吧。

鲁迅有很多名头,很多赞誉。鲁迅的文学之水,也有很多源头。但我认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个很善于描写世态炎凉的作家——这么说境界太低了,这样的人也配看鲁迅?别急,境界是低了点,也小了点,但也许更接近真实。

反正,我怎么都感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只是表达了一个老年得子、看透人情冷暖的的人,对自己独子的爱。至于说,千夫指什么一切反动派,孺子牛是要做劳动人民的牛,这个我完全没有看出来。这个是题外话,接着说鲁迅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有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少年时候形成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写在基因里的——不错,“写在基因里”,就像一个“早”字,刻在课桌上。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这几十个字所说的经历,是鲁迅的重要文学源头之一。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这样的人远不止鲁迅一个,但成为作家的只有鲁迅。这也是另一个话题了,兹不展开。

鲁迅跟他性格耿介的的朋友范爱农先生是非常投合的。

看【范爱农】最后一段。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一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鲁迅为文,岂有闲笔?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结尾,竟给了“瓜分幼女‘准助学基金’的族人”,是要为世人的真面目画像吗?那大约是一定的。

深悟世态炎凉的人,对他人的一点亲切态度和友好帮助会铭刻肺腑,念念不忘。比如鲁迅对于藤野先生。

看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这真是一篇好文章,那个年代的人的文字,就像前清正经读书人的毛笔字,都错不了。

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现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没有孩子?

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藤野先生真是醇厚君子。

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藤野先生信笔写出的一句,竟像一幅毕加索画的鲁迅肖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鲁迅   山溪   仙台   世态炎凉   幼女   文学   困顿   恩情   日本   族人   源头   亲切   感激   作家   中国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