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选择:一路选择,一路坚持

今天在读者上看到一句对怀旧的解释:不是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确实,年轻时代的一切,都是记忆中的美好。

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是短暂的。小学毕业,以全乡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家乡的百年老校——邳城中学(那时代要考,还有同学考不上而没法上学,或者上了偏僻的乡村联中)。三年后的中考,以应届生的身份跟一群复读生竞争,竟然顺利通过了预选,通过了中考,考取了中专。当时的成绩够报农校,班主任说:农校不转户口,你还是上运河师范吧。那个年代,城镇户口就是跳出龙门的标志,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选择农校的,现在都至少是副科级干部,而我从此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一晃三十多年,今已不惑。

当年小学同学考初中的第一名,中考没发挥好,中专没考上,重点高中落榜了,高中上了一所普通中学,后上大专,如今是县城强力部门的大局的科长。第二名女生早熟,开始早恋,中考也无缘中专和重点高中,现在是地市级保险中支公司的老总。时光碾转,斗转星移,很多当时成绩不好而只有上普通高中的,现在有的是资产千亿的国企老总,有的是法学专家、大学教授,有的是身家几百万的私营企业家。而我们一帮当时创造辉煌的中师生,如今仍然是乡村教师。

这是当年同学的情况。

而我家里,姐弟四个,两个姐姐。大姐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那个时候大姐的辍学,既有厌学情绪的原因,更有家里急缺劳动力的原因。四姐弟都在上学,母亲在学校做民办教师,家里农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身上。在干活出工赚公分的时代,一个人出工一家人生活,家里的状况很紧张。记得小时侯一到过年都得到生产队去借粮食,确实有点吃不消。大姐过早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也让我们其余姐弟仨更安心学习。

而我们其余的姐弟三个都很争气,都考上了中专。那个时候中专几乎等同于现在的考大学,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国家包分配工作,从此一跃跨出农门。那个时代的工人还是很吃香的,待遇也不错,所以二姐报考的纺校,分配到县纺织厂,小弟考取的建材校,分配到外地的水泥厂,早就在时代的大潮中下岗自谋生路了。

人生不能得来,选择不能后悔。但是看来,很多时候还是应了那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有句话说的好:人生就是选择,一路选择,一路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农校   重担   姐弟   大姐   有的是   户口   中考   中专   城镇   乡村   老总   分配   家里   同学   人生   时代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