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系列番外篇:得罪人哪有不撕逼的?

得罪人系列番外篇:得罪人哪有不撕逼的?

得罪人系列番外篇:得罪人哪有不撕逼的?


大家好,我是老李。


今天我继续来得罪人。


前天老李的文章《得罪人系列第二弹: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怎么办?》果不其然被集体围攻了,各种保险平台,经济公司的人都有,本来想着不回复这些人的,因为他们的说辞无非是那些老掉牙的话术,但想想既然是得罪人,怎么能少了撕逼环节呢?所以今天就先把这逼给撕完了。


得罪人系列番外篇:得罪人哪有不撕逼的?


这位兄弟好像还是某个保险平台的创始人,说的话还是挺有典型代表的。说实话这一堆话一发出来我就没有想回答的欲望,因为这说的根本就不是“人话”,而且说的内容都是别人告诉他的话,这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盲目相信“专业”,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别人告诉你的是别人理解的东西,你可以尊重这些内容,但必须要自我辩证。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一个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也就是老李之前说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法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去看同一个问题,然后又由于没有思辨的能力,也就偷懒全盘接受,这一点很可能会造成信息上的误解,这种情况即使在专业人士之中也时常发生


举个例子,一位优秀的律师,其专业能力是对法律文案的解读以及运用能力,但是对这个法律文案撰写的初衷,以及高层对这个法律文案今后是否修改以及目的,很可能是无法理解的,这就是站在不同高度考虑同一件事的差异,显然我不能说律师解读法律文案不专业,但是在其他方面他确实可能就是不专业的。


那么回到这位朋友所说的话,显然他说的都是别人告诉他的东西,他确实内化了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出来,但是真的理解了么?真的直击问题的核心了么?


我们都知道探讨一个问题,如果要反击一个论点,低级的做法是另起一个观点来攻击对方的观点是错的,高级的做法是在更高的角度去反驳这个观点是错的,显然这段回复就是另起了一个观点,但根本就是在逃避问题的核心,。


老李我一直在强调的是什么?第一个核心是对大众来说一定要抓大放小,第二个核心是保险公司要以长远发展为目的去经营,这样才是对企业和客户负责任。


至于我在《得罪人系列第一弹:重疾险真的有所谓的性价比吗?》中所说的保险成本的问题,当然如这位兄弟所说没那么简单,可这是个科普文章,不是行业内部交流文章,只要基本的逻辑是通顺的就行,底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探讨一家保险企业到底是在为企业长期运行和保障客户利益做考虑,还是只是为了用互联网模式烧钱引流,来搏一把赚个快钱的方式运营,这个才是问题的核心!


你和我瞎掰扯一大堆细枝末节上的东西,就像是老李要在自家门口经营一家清仓大甩卖的家具店,你却突然来和我探讨这个门店的租金成本以及运输费用的控制一样可笑。


我们再用这位兄弟说的论据来反驳他的论点,先来说死差,也就是预计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值不同所导致的利润差别。


对于一家用烧钱引流的模式来经营的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又便宜,甚至在光卖保险单子这个点上是愿意亏本运营的,那么势必会吸引很多人来买,因为要么就是便宜,要么就是条款特别好,条款特别好就说明容易理赔,既然更容易理赔,在没有精算师的前提之下,我是无法理解公司如何还能将死亡率控制在预期死亡率之下的,这一点的成本控制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卖的便宜的话,那么就要核保非常的严格,才能控制好死差,也就是说难以投保成功,如果是这么做的话,确实可以控制死差,可是不是又和引流的初衷相违背了?如果引流做不到位,还要亏本卖,如何长久经营?这种自我矛盾的经营模式,我觉得没有一个傻子公司会这么做。


第二个,说公司的投资能力也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我们都知道高风险不代表有高收益,但高收益一定是有高风险的,投资能力谁又能保证呢?你这一边亏着钱在卖保单,那边把卖保单拿来的钱都拿去投资,还要博取高收益,而且是要常年保持高收益,这可真是富贵险中求啊。


监管放开险资投资类别以及增大比例,抛开资本市场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更多的是因为看到了按照目前的方式,保险公司是没办法兑现目前保单长期需要承诺的利润,这一点和鼓励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同一个道理


监管是怕大家经营的利润不够,到时候还不出钱,好家伙你们这些公司倒好,不仅不担心还不出的问题,还要带着亏本运营的模式,想要用投资的方式来把这利润给赚到,老李我一个字:服!


第三,保费低是因为销售成本低。这还是被教育出来的话术,根本没有好好思考过,问题核心是什么?我再来强调一次,是这个家公司愿不愿意长期稳定的运营,以及为客户提供保障,建议这位兄弟好好细读这一句话十遍。


这个保费高低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在于是否能覆盖成本,是否能给予公司长久稳定运营,同时也能提供客户保障所需要的盈利


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所谓的保费低怕不是赌资低吧。


而且保险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是金融服务行业,首先是金融,其次是服务,金融是它的内在属性,服务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些公司把服务业按销售的逻辑去运营,当然是有理解上的偏差


这还是老李之前说的那句话:第一重要的还是人,去找到那个能帮你理清未来规划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去挑一个好的公司,最后可能才是产品。


谁能帮你理清未来规划,谁就是那个给你提供服务的人,虽然不是说这些公司的保险从业人员不会提供这样的服务,但是从这些公司高层的经营理念来看,显然只是把他们的员工当成了一个简单的销售而已。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行业的悲哀,也难怪保险从业人员到现在还是被大众认为就是一个销售而已。


至于再保险和保险保障基金这些,我在昨天的文章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就不在这里浪费口舌了。


而最后拿出了银保监会来做最后底牌的这套论调,我只能说真的很傻很天真了。


越大的机构出手控制越不会激进,而是调整,是因为很多事情是没办法有长远遇见的,只能先做一小步的调整再去看结果如何,等待做进一步的调整,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迎来更适合未来的走向的政策,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别指望银保监会能做到什么关键性的事先预防政策,不是不想而是很难,就好比02年X安保险推出的超高利率的年金险,结果发现根本不能兑付,这个保险也是当时保监会审核通过的,最后如何处理?要么选择同意退保,要么单方面这份合同无效。再比如著名的07年X邦导致的国内重疾险改革,出事之前保监会也是没做什么事吧。


说到底银保监会是一个审核机构,内部的审核人员只能抓个大方向,但很难照顾到很多的细节,对于公司的监督更多的来自于保险公司的偿付率以及财报等,对于市场的调整更多的来自于金融大环境下的展望


前阵子银保监会还要求各大保险公司自己给自己上好保险,以防暴雷,释放的信号就是你们这些大保险公司真出事了,国家爸爸不会管你们了,你们自己管好自己。会出这样的政策,说明市场已经出现问题,需要调整以防进一步发生大问题,大公司都是有可能暴雷,你小公司何来的自信?具体分析之前的文章《保险巨头只能自生自灭了?监管放新大招了!》有详解,感兴趣可以移步。


其实看到这里熟悉老李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老李反复在强调什么问题,没错!就是风险!烧钱引流,妄图高速成长,这就是互联网的模式,老李之前也探讨过,互联网很好,轻便快捷,但是金融的底层就是风险控制,这两个东西就是相性不合的,所以不能一起组合,国家也早就明令禁止提互联网金融了。


如今大部分新兴的保险公司和保险平台的创始人,基本都是80,90后为主,这一代人基本都经历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不是在互联网公司里工作过,就是见证过互联网能够带来巨额财富的人,所以他们的思维固然是倾向于认为互联网模式能解决一切,但历时十年的尝试已经证明,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是P2P,就是各种暴雷。


老李我从来没有对哪一家保险公司或保险平台有偏见,也没有对保险代理人或是保险经纪人有偏见,所有的逻辑依据都依托于是否行正规合理,来帮大家从更高层、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一个行业的问题,也希望大家都能走一个正规的道路。


最后借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以非正义来谋求正义,终将归结于不义。


我是卖保险的老李



得罪人系列番外篇:得罪人哪有不撕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得罪人   这一点   保单   死亡率   保费   文案   保险公司   收益   利润   核心   能力   模式   金融   系列   文章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