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本质和做父母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启发教育及非教育工作者看待儿童成长的书。

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我们优先考虑孩子们的幸福,认真地对待年轻人,始终能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

当我们自问属于这个地球意味着什么时,我们也必须严肃地问自己属于我们的孩子又意味着什么。

精彩书摘:

信念、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理想以及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变性、多元性,变得支离破碎,充满矛盾和冲突。正是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使今天年轻人生活成为一种偶发性的经历。偶发性的生活是一种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生活。它随机遇而变,受突发事件和无法预见的环境左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青一代常常必须对早期的压力和不成熟的期望作出反应,这种压力和期望来自成人,他们希望孩子们过快地成长,而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不切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或者说正是由于这种偶发性,年轻人的生活才充满了刺激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习俗和更具流动性的人际关系的新时代里,维持从前的那种家庭凝聚力已变得十分困难。新型的教育学必须面对时代变化的挑战,同时时刻准备捍卫,或者以新的形式来重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框架。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寻常,并表现出意向性、敏感性和存在的情感方式。

教育学意向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加强儿童的任何积极意向和品质。

儿童的生活就是与困难生活在一起,活着就会有困难,事实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在努力地对孩子的问题和困难保持着敏感性。

信任激发了信任!信任的希望激发了孩子,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充满自信。信任的希望是我们的自信,不管我们的自信可能会受到多少次失望的检验,我们始终相信孩子会向我们展示TA将如何生活。

只有在父母能够自我反思地将自己希望孩子成功的动机和计划,与成人所固有的关于在孩子走向自我责任和成熟方面什么对孩子有利的感觉区分开来之后,形成性理解才变得具有教育学意义。

与孩子足够亲近,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同时,又要与孩子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了解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教学的本质和做父母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偶发性   意向性   多元性   敏感性   深层次   教育学   价值观   意向   本质   成人   自信   困难   年轻人   父母   压力   自我   儿童   孩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