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层次、走廊和品种

市场化利率很专业,很难懂,似乎离我们很远。

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几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几乎每天从电视上听到央行发布7天操作逆回购信息。

今天,我们要读懂它,掌握它、运用它。

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化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由政府直接决定调节。

进入市场经济后,政府不能在直接决定银行利率。必须建立市场化利率。

经过近30年来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

央行行长的权威表述:

对我国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央行行长易纲是这样表述的: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三个传导层次

我国利率体系和调控框架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

央行政策利率

央行直接操作:

1,每日开展逆回购业务----7天逆回购利率。(传导和形成市场7天回购利率)

2、每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MLF利率。(传导和形成贷款基础利率和国债收益率)

央行不直接决定市场的基准利率,而是通过7天回购和MLF,将意图和信息传递给基准利率市场。

二、市场基准利率(三个利率组成):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1、R007即七天回购利率,是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参与证券交易的机构投资者)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其回购标的为债券。7天回购利率是当前最具有市场均衡意义的利率。-----传导到货币市场利率。

2、LPR利率,意为贷款基础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考虑抵押、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要素,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加减点确定。目前,对社会公布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贷款基础利率主要是针对贷款市场,其利率的大小,一般由商业银行所决定。-----传导和生成信贷市场利率。

3、国债收益率,国债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债券这一有价证券所得收益占投资总金额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计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是呈反比。因为市场利率上升,则债券潜在购买者就要求与市场利率相一致的到期收益率,那么就需债券价格下降,即到期收益率向市场利率看齐。-----》传导和生成债券市场利率。

三、市场利率:

1、货币市场利率:

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国债现货利率、外汇比价等。

2、信贷市场利率。

包括银行存贷款利率。

3、债券市场利率

这三个层次的运转轨迹是:央行直接运用7天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两个工具,每天、每月对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各类银行和国债交易市场进行投放和回购,传导和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市场基准利率靠市场调节手段,分别传导和影响货币市场率、信贷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

一个利率走廊

利率走廊是怎么回事?

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亦即利率通道,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设定和变动自己的存贷款利率(利率差为走廊宽度),实现对同业拆借利率的调节和控制。利率走廊是近十年来国外实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新方法,

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目前利率水平为2.2%。央行通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使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等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并向其他市场利率传导。同时,通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为下限的利率走廊的辅助,将短期利率的波动限制在合理范围。其中,SLF是央行按需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资金的工具,由于金融机构可按SLF利率从央行获得资金,就不必以高于SLF利率的价格从市场融入资金,因此SLF利率可视为利率走廊的上限。目前7天期SLF利率为3.2%,也就是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加100个基点。近期,人民银行推动SLF电子化操作方式改革,有序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增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超额准备金利率是央行对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付息的利率,由于金融机构总是可以将剩余资金放入超额准备金账户,并获得超额准备金利率,就不会有机构愿意以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价格向市场融出资金,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可视为利率走廊的下限。目前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35%。

六大利率品种

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利率品种包括:

1、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市场交易对手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目前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购回的行为。央行进行正回购操作为回收流动性,正回购到期则为投放流动性。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由一级交易商购回的行为。央行进行逆回购操作为投放流动性,逆回购到期则为回收流动性。

2、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共同构成了央行政策利率体系。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建立MLF常态化操作机制,每月月中开展一次MLF操作,通过以相对固定的时间和频率开展操作,提高操作的透明度、规则性和可预期性,向市场连续释放中期政策利率信号,引导中期市场利率。

3、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经过两年来的持续演进,LPR已代替贷款基准利率,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改革后,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打破,LPR及时反映了市场利率略有下降的趋势性变化,有效发挥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引导贷款实际利率有所下行,并且形成了“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

4、存款准备金利率:2020年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降至0.35%,与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一致,统一了居民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水平,比较公平。同时,降低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收益,提高了其闲置资金的机会成本,有利于促使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其用好自身资金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

5、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包括隔夜到1年期的8个期限品种,形成了完整的期限结构,可为不同期限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益参考。目前Shibor已被应用于货币市场及债券、衍生品等市场各个层次的金融产品定价。

6、存款基准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当前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易纲认为,当前我国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以此为基础既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浮,可以说处于“黄金水平”,符合跨周期设计的需要。2021年6月利率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自律约定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改为加点确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存款利率竞争秩序,优化存款利率期限结构,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环境。将来如有下浮需要,市场主体也可自主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中央银行   利率   走廊   中国人民银行   体系   准备金   央行   国债   流动性   金融机构   基准利率   贷款   层次   品种   操作   我国   银行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