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因为泄露5000万用户信息,最近全球最大社交平台Facebook深陷危机。受此影响, 3月19日Facebook的股价暴跌7%,创下近四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短短两天市值蒸发超过400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网易的总市值,而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个人身价也缩水了60亿美元。

随着数据丑闻持续发酵,Facebook的市值低于5000亿美元被阿里巴巴反超。而更大的危机是,Facebook可能面临2万亿美元的罚款。那么扎克伯格到底能不能成功渡劫呢?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Facebook由扎克伯格在2004年创办,被中国网民亲切称为“脸书”。2017年7月,Facebook的全球月活用户突破20亿大关,是微信的两倍。所储存的用户数据规模之大,无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交媒体。

早在2012年,Facebook就因为分享和公开用户数据遭到指控,因此就侵犯用户隐私问题签订协议,承诺在收集和分享用户数据时事先征求用户明确同意。但是Facebook利用用户数据赚钱的同时,却没有做好安全把关。此次泄露的用户数据规模高达5000万,接近Facebook美国活跃用户的三分之一,达到美国选民人数的四分之一,造成全球范围的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产生巨大恐慌。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利用大数据操纵民众决策,彻底挑动了全球用户的脆弱神经。泄密事件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是剑桥大学心理学的研究员亚历山大·科根。2013年他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在脸书上创建了一个应用,通过趣味心理测试获得了Facebook的27万用户,并且接入了他们的Facebook好友信息流。通过分析这27万用户的性别、住址、社交网络等测试信息,科根窃取了超过5000万份个人用户数据,并且在违反信息管理条例的情况下,私自提交给了一家叫做战略传播实验室的公司。旗下数据分析公司英国剑桥正是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用户模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英国剑桥公司被特朗普竞选团队雇佣,对目标受众精准推送广告,从而影响了选举结果。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最近英国剑桥公司前员工克里斯多夫·怀利揭露,Facebook从始至终都知道这件事情。直到媒体曝光,Facebook才封杀了战略传播实验室和英国剑桥公司。Facebook立即发表声明称,早在2015年就要求剑桥公司删除这些数据,剑桥公司谎称已经删除,事实上却非法保存了下来。然而这无疑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危机公关,一方面是Facebook存在隐瞒事实的行为,另一方面给媒体提供了更多花边新闻。虽然剑桥公司CEO被停职调查,却否认存在不当行为。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也否认使用过该公司的数据,最终各执一词成了罗生门,让不明真相的民众更加愤怒。

在长达五天的时间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更是不见踪影,不巧的是扎克伯格持续抛售股份,累计套现大约10亿美元,导致外界质疑Facebook和扎克伯格都在逃避责任。

3月22日,扎克伯格发表长文回应表示认错,并且表示Facebook 有义务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果没有做到,就不配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列出了三条将要实行的挽救措施。包括调查所有能够获取Facebook用户数据的APP,对存在“可疑行为”的APP进行审查,同时设置工具告知用户哪些APP能获得他们的数据,并允许用户取消数据许可。另外,限制开发者获取数据的权限,阻止其他种类的数据滥用。不过由于扎克伯格本人没有露面,这一长文被媒体解读为扎克伯格认错但拒绝道歉,根本没有诚意。

形势紧迫之下,极少接受电视采访的扎克伯格决定通过CNN缓解危机。不过,扎克伯格仍然只是重复此前长文的内容,并不承认平台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在他看来,这是多种力量的合力导致的,具体责任无法认定。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很难让用户心服口服的买单,也无法真正安抚用户情绪而重建信任。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事态愈发严峻,3月25日,扎克伯格继续在6份英国报纸和3份美国报纸上为Facebook用户信息被泄露和利用一事道歉。道歉页面占据报纸广告页面整版,采用简单的白纸黑字,附有扎克伯格的签名和Facebook的蓝色标志。继先前的声明和访谈后,此次登在报纸上的道歉比先前更加明确。信中有较大字体明确写着,“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配提供服务” 。并且信中还再次重申Facebook已经禁止让第三方APP“获取过多信息”,同时开始“限制APP在用户登录时的信息获取。”看得出来扎克伯格正在尽力挽救危机,而用户的信任何时再次建立,肯定需要时间。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Facebook 接受审查。如果调查认定Facebook违反了侵犯用户隐私的协定,每泄露一个用户的信息,就要罚款4万美元。按照5000万规模计算,Facebook将可能被罚款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 Facebook当前市值的4倍。有观点认为, Facebook恐怕在劫难逃,甚至因此一蹶不振。

扎克伯格在9家报纸道歉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非死不可”?

不过Facebook不会真的非死不可。其实,美国此前就有过大规模信息泄露危机的先例。2017年9月,美国三大征信巨头之一艾奎法克斯遭到黑客攻击,导致1亿4300万客户信息泄露,六周之后才公开道歉,信任危机有过之而不及,导致艾奎法克斯市值蒸发30%,就连华尔街都认为这家公司无力回天,但是国会并没有对其处罚,最终演变成黑天鹅事件不了了之,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如今媒体放大的情绪蒙蔽了事件背后的决定因素。虽然Facebook泄露事件的影响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但是Facebook并没有主动兜售用户隐私,所以罪名更偏向于监管不力,而不是违反用户隐私协议,最终遭受天价罚款的概率并不高,只会造成短期内的股价震荡和用户流失。同时,Facebook作为美国互联网一大经济体,涉及的投资机构和赖以生存的第三方公司数目众多,一旦Facebook倒下,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塔罗牌效应。为此很多华尔街投资人士公开救市,认为股市对Facebook的数据泄露丑闻反应过度,最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用户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最有价值的资产,Facebook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确实对整个互联网敲响了警钟。扎克伯格能够出面应对,这也说明 Facebook已经找到了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我们分析过iPhone X 的电池炸裂危机的话题,关注“真像大白”,像是好像的像,在本期节目的推送底部就能看到。

你还可以点击订阅视频,第一时间收看最新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华尔街   剑桥   英国   美国   市值   报纸   隐私   危机   规模   事件   美元   媒体   数据   用户   数码   公司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