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这个问题我相信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但是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我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展示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一些小地方不严谨,但是确实非常简单易懂: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我们最常用的跑分软件之一,CINEBENCH 系列,如果去看跑分的细节,就会发现不论是 R15 还是最新的 R20 都提供了两个 CPU 分数:

· 上边的 CPU 代表全部的核心和线程

· 下边的 CPU ( Single Core) 则是一个核心的性能

再下边还有一个倍数,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倍数基本就等于你的核心数。

这话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小儿科,但是很大一部分人确实都不知道,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偏小白,所以我们把话说得再简单一点:

如果我们把 1 个核心比作 1 个人干活,那么 6 个核心就等于 6 个人干活,那么在单个核心的性能一致(每一个人干活的能力一样)的前提下,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等于核心的多少(有几个人)。

而我们现在来看 intel 和 AMD 最新的所谓「低压」处理器,它们的单核性能,相对于所谓的「标压」处理器,几乎是一样的,比如 i5-8250U 就跟 i5-8300H 没什么区别,i7-10510U 就跟 i7-9750H 没什么区别。

所以它们的 CPU 性能,就是比谁核心多,谁就强。

而早几年为什么大家都追求「标压」呢,还是因为 8 代酷睿之前的 U 系列处理器都只有双核啊,那怎么可能打得过 4 核心的 H 处理器呢。

这样就结束了吗?并没有,理论性能是有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散热:

在举一个例子,我们之前说过,一个核心 = 一个大汉,它们的工作效率除了每一个人自身能力之外,还要跟工作环境有关,比如说 1 个小房间有 1 个空调,平时也就两个大汉一起干活,刚好能满足每一个大汉半个空调的散热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我写评测也都不提功耗,因为那时候双核 U 处理器用默认的 15W TDP 确实就完全足够了,你再给它弄一个 30W 散热,最后性能也没提升多少,是真的「徒增功耗」。

如果房间大小不变,也还是一个空调,我们硬塞进去四个大汉,那么总效率一定会提升,不过每一大汉的单人效率就会因为太热太挤了反倒下降。

所以散热至关重要,现在 U 结尾处理器都有 4 核 6 核了,天花板就从 15W 暴增到了 30W 甚至 45W, 尽管它们在 15W 的时候也比以前要强,但哪个消费者不想要白来的高性能呢。

只要散热好,就能保证每一个大汉(每一个核心)的能力充分发挥,那么总的性能也就可以等于:单个大汉的能力(单核性能) X 大汉人数(核心数),所以可以跑一个分看看,只要你的总性能没有超过单核性能的 X 倍(X 等于核心数),那么就代表你机器的散热满足不了性能的需求。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为什么你的轻薄本可能会比同样核心数游戏本性能低呢?也就是因为游戏本都有夸张的散热,可以搞定 6 个大汉(6 个核心)同时工作所需要的散热需求,但是不要气馁,有两个原因会让一部分轻薄本也能拥有很接近厚重游戏本的 CPU 性能:

· 第一,有的产品散热确实不错,因为不需要背着一个独立显卡的缘故,一些轻薄本比如小新 Pro 13, 就可以搞定 35W 的稳定 CPU 散热,所以单纯看 CPU 性能的话,它就有和游戏本一战的能力。

· 第二, 功耗提升带来的性能提升并不是线性的,看下边这张图我们就会发现,当功耗提升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性能提升就会越来越小。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我们也就能根据它,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边际效应快速衰减之前,达到最高的「性能/功耗」,所以一个轻薄本只需要有游戏本 75% 的散热,,就能达到接近甚至超过 90% 的性能。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结合上边我的测试结果,也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今年我一直推荐 i7-10710U 这个 6 核心的大牙膏的原因,在同样的一个机器上,拥有相同的散热水平,但是 i7-10710U 因为 6 核心的缘故,就算散热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性能,也会比同机型 i7-10510U 这样的 4 核心要强。

比如 i7-10710U 的小新 Pro 13 就能稳定 35W, 甚至会由于十代酷睿的很多新特性,比 i7-8750H 在 35W 的时候强得多。

同理,Y9000x 这样没有独立显卡的产品,总的散热能力肯定不如带独显的,但是 Y9000x 可以把散热都用到 CPU 上,所以 CPU 性能就是不会弱于其他游戏本,而且还更轻薄。


AMD 也是同理,不过 AMD 比较惨,目前 R5 3550H 也只有 4 核心,R5 3500U 也有 4 个核心,而且它们的单核性能差距真的不大,所以。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3500U 就是能跑到这个结果。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科普 | 低压CPU真能像有人说的一样达到标压那样的高性能吗?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 R5 3500U 能跑到 35W, 那么就可以跟上边搭载 R5 3550H 的小新 Pro AMD 拥有一样的性能。

AMD 就这样,难道还能怪我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倍数   功耗   大汉   轻薄   低压   处理器   确实   核心   性能   需求   空调   原因   能力   代表   发现   数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