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你会定期做眼部检查吗?

作者 | 冯婉瑜

来源 | 野马财经

三高,早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疾病。

作为慢性疾病,由于三高呈现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人人对三高避之唯恐不及。对三高的足够重视下,却往往会忽视了三高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鹰瞳科技”),便是一家针对此种病变,可提供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

10月26日-29日,鹰瞳科技正式公开招股,并计划在11月5日于港交所主板上市。这也就意味着,这家将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成功结合的公司即将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将成为“医疗AI第一股”。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官网

“医疗AI第一股”产品管线丰富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随著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2020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人数为3730万,高血压更是不逞多让,中国13%的高血压患者患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2020年中国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人数达到4220万人,且由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为无症状,中国仍有约90%的病例未确诊,筛查率低于10%。

而包括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成为6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死因。

幸运的是,这一类的慢性病,会在视网膜上留下明显的线索,也是该类疾病的突破口之一。而利用视网膜提前筛查和诊断该类慢性病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必不可少。

鹰瞳科技做的,便是这个工作,“通过使用视网膜成像技术检测该等线索,医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早、更成功地治疗潜在疾病。”鹰瞳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

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器械公司。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正是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也是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辅助诊断产品。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招股书》

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技术是生命,也是根基。为了保持优势,鹰瞳科技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鹰瞳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4120万元、4230万元及2400万元,分别占同期研发开支、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总额的60.3%、49.2%及33%。

除了1.0产品,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目前还有2.0及3.0产品正在研发中,其中2.0产品增加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适应症,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可覆盖多种获批适应症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SaMD;3.0产品则增加了病理性近视和视网膜脱离的适应症。

除三款核心产品外,鹰瞳科技还包括青光眼检测SaMD、白内障检测SaMD等一系列产品,和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即为用户提供健康评估,检测潜在风险;为了将辅助诊断的SaMD产品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兼容,鹰瞳科技还开发了独有的硬件设备,成功实现软硬件一体化。

想要在一个领域做到专业,除了拥有业内领先的设备还不够,足够全面的数据和案例也十分重要,“我们数据库包含真实世界用户视网膜影像和相对应的约370万张多模态数据,由资深医学专家标注及按疾病和病变处理。我们的数据库广泛涵盖了年龄、性别、人口统计学、疾病、商业渠道及医疗器械模型,进而为我们奠定基础,有助我们持续开发及优化深度学习算法以精确识别慢性病相关症状,以及持续开发。”鹰瞳科技表示。

上半年营收超去年全年,同类厂商中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

因为能够准确高效地诊断出某些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帮助医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医疗机构对筛查及诊断眼科疾病的需求正大幅增长。

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也是其2021年上半年营收大涨的主要助力。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pexels图库

《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947.7万元,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651.1万元上涨了659.9%,仅今年上半年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我们的Airdoc-AIFUNDUS (1.0)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开始产生收入。”

究竟专不专业,还要看专业人士愿不愿意用。《招股书》显示,Airdoc-AIFUNDUS (1.0),始终与全国顶尖医院的医疗科室保持紧密合作,包括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等。

随着对慢性病的越发重视,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行业也将迎来爆炸性增长,预计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3亿元增至2030年的923亿元。

面对这千亿级市场,不少互联网大厂也加入赛道,包括IBM、谷歌、百度和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公司。例如腾讯开发的腾讯觅影AI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百度的AI眼底相机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及青光眼;但目前均未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

“上述互联网公司有用户量,优势是其原有的客户数量可建立在其运行场景之上。但是其劣势也很明显,上述公司本来无任何行业基础,跨界经营对于专业性要求高的医疗行业其实很难做到专业。”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表示。

而作为国内目前同类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厂商,鹰瞳科技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据《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目前已经历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搜狗、平安、中信资本等知名投资方,最新一轮于2021年5月刚刚完成由礼来亚洲基金、清池资本和OrbiMed等全球顶级生物医药资本共同投资的D轮融资。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招股书》

医疗AI一条龙服务

事实上,鹰瞳科技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止于此,从体检到医院到视光中心再到保险,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鹰瞳科技可谓开启了医疗AI一条龙服务。

首先,与体检中心合作。对患者进行一次快速视网膜影像拍照,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自2018年起,鹰瞳科技便与国内连锁体检中心爱康国宾合作。截至2021年10月18日,已在超过140家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推行了鹰瞳科技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官网

其次,向医院销售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只有大约4.48万名眼科医生,他们需要面对日益增加的患者。

而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可通过加强辅助诊断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来提供无创、准确、快速、有效且可扩展的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效率。“自获得批准以来,我们专注于在学科带头人和医生之中提高品牌声誉和知名度,我们相信这使我们能够迅速扩大在医院的渗透率。”鹰瞳科技表示。

然后是视光中心。视力受损目前已成为一项不分年龄、不分阶级、不分人群的问题,鹰瞳科技与国内验光连锁企业星创视界合作,通过提供对客户视网膜环境的全面分析,识别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的风险因素。截至2021年10月18日,其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已覆盖超950家视光中心和超一百万人次,预计2021年将覆盖1200家门店。

最后是保险公司。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购买合适的保险已成为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选择。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升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针对保险申请人和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如何提供一份拥有健康管理意见的个性化保险产品至关重要。

立足千亿慢性病市场,鹰瞳科技上半年大涨659.9%冲刺医疗AI第一股

来源:官网

“我们与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保险和新华保险等领先的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迄今为止,我们已为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随著我们提升硬件器械的销售额并渗透到更多分支机构,预计我们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鹰瞳科技表示。

除此之外,鹰瞳科技还与社区诊所、药房等机构开展合作。同时还计划开发一款慢性病管理平台,进一步帮助个人用户实时监测、发现、诊断及管理慢性病。

在此之前你可知道,小小的一双眼睛,不仅是你看世界的方法,也是探究你身体内部状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你的视力和身体还好吗?有没有做过AI视网膜筛查呢?是否会定期做眼部检查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慢性病   科技   医疗   视网膜   高血压   人工智能   中国   上半年   糖尿病   解决方案   疾病   来源   医院   健康   市场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