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多音乐爱好者在面对如云烟一般的古典音乐曲目和唱片都会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因此自己整理了这个系列的文章,给广大音乐爱好者按系列推荐各二十张唱片方便音乐爱好者入门。主要以古典音乐为主,后面也会有电影音乐系列,并对音乐和唱片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美妙的音乐,得到美的享受!创作不易,希望大家支持!

音乐是拿来听的,再多的解说也替代不了听。古典音乐有一句名言叫”让解说消失“,意思就是其实大部分古典音乐你只需要知道些背景知识就可以了,解说音乐本身其实没有必要而且往往会误导听众。所以本人的解说一向不正经更不正规,随意而为。

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是门通向心灵的艺术,一旦入了门,欣赏它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如果不喜欢某个类型某个人,或者觉得不好听,也不要勉强自己。每个人都会有感动自己的那类,但同时也存在不喜欢的那种类型,很正常的(比如我就不喜欢莫扎特的交响曲和大部分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完全不需要为此烦恼!

这个清单都是自己根据自己手里的电子版本的音乐曲目选择的。序号也已经按文章介绍的顺序整理好,你可以边看介绍边欣赏。希望大家都能支持网上正版音乐,比如ROON,有一个会员一片广阔的天地就打开了。

曲目及唱片清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会根据具体清理的情况作些调整):首先是发烧天碟二十张,交响乐二十张、钢琴协奏曲二十张、小提琴协奏曲二十张、钢琴及小提琴独奏曲(含奏鸣曲)二十张。然后是标题音乐二十张、室内乐二十张、歌剧二十张、其它协奏曲及标题音乐二十张、选听交响曲二十张,精选二十张。未来还计划出一个电影音乐精选一百张。每部作品和唱片我都尽量简单的作一点介绍,希望有助于欣赏和理解。

由于资料基本都来源于自己的记忆,难免有误,敬请理解!如有疑问,请以网上权威的介绍为准。

标题音乐是古典音乐入门的好选择,但很遗憾我们在做古典音乐推广时,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到高大上的交响和协奏曲上去了,甚至连歌剧这种晦涩难懂的东西都拔高到要普及的程度。但对随便一个人都能听懂的标题音乐却嗤之以鼻,真是咄咄怪事。

十一、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

跟战斗民族硬刚,除了成吉思汗外,就没有人成功过。拿破仑也不行,1812年率军50万入侵俄罗斯,连莫斯科都拿下来了,结果后面还是灰溜溜地回来了,基本算是全军覆灭,后面就再没当初的谁不服灭谁的辉煌了。

后面的希魔不服, 然后组建了超过三百万人的大军入侵,结果还是没讨好。虽然离胜利似乎只差了一点点,但就那一点点怎么也搞不掂,最后反而灭了国。

老柴当年写的这首1812序曲反映战斗民族伟大胜利的小曲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战歌,但他要知道国内的烧友前面部分都不听,只听最后一分多钟的炮响,估计棺材板根本盖不住。

1812序曲一般有两个版本,带合唱的和不带合唱的,个人更喜欢带合唱的版本。不过,对很多烧友而言,区别应该是带炮响和不带炮响的,嘿嘿

这张唱片中还有老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贝柳斯的几首交响诗。不过,我一直对西贝柳斯不太感冒。希望下一阶段再仔细了解他吧。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二、柴可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曲

当年老柴在意大利旅居时,正好赶上意大利狂欢节。然后老柴就写出了这首色彩华丽、曲风流畅、充满激情的随想曲。这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标题音乐之一!不过自己最喜欢的是费城版的,嗯,磁带。很多年后,有网友送了自己一张同版的CD,听完之后我差砸了CD,这差距也太大了吧。磁带上的高频之华丽,细节之丰富,音乐层次质感之好,让人身临其境。但CD上,声场是平面的,细节少了不少,音乐细节和质感差了不止一条街,高频丢了一多半,根本没法听!

卡爷我觉得也是史上被高估的指挥之一,算起来他是门门行,但大多数曲目排起来都不是最牛的那一个,虽然都不差(下面这几张例外)。而当年他的唱片那个风行啊,但现在来听,效果真不错特别出色的,虽然都不差。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三、理查.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用音乐去描写晦涩难懂的哲学诗,这个事听起来就非常的疯狂,但理查.施特劳斯就真的这么干了。为尼采的哲学史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谱写了同名的音诗,并且对应了书上某些的章节。

我曾经在大学时借了这本书想读一读,结果发现,我还是听音乐吧。因为,那玩意真不是人读的!

理查.施特劳斯为他写的第一段”日出“那是非常的形象而知名了,但其实后面的数段也完全不晦涩,同样的也让人听得进去。这首乐曲自己大学时听过不下百遍,甚至可以在脑里想出来很长一段。当然,现在的烧友们估计都只去听第一段去了,但其实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查拉最出名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莱纳的RCA版,是立体声刚出来的1955年录制的,现在听来除了噪声大点外,没有其它的问题。另一个又是卡爷的版本,噪声更小,演译更好。所以这里就推荐卡爷的版本了。

卡爷算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权威,这个跟他早期的经历可能也有关。当年,希魔是极其喜欢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所以让他做了帝国文化部的重要官员。但是理查.施特劳斯不太卖他的账,我行我素,很快就辞了职,躲到一边玩他自己的去了(理查.施特劳斯跟犹太人关系亲密,自己儿媳就是犹太人)。希魔只好去捧富特文格勒去了,富氏也不太认纳粹的账(跟元首握手后还拿手帕擦手,简直是找残的节奏)。当年卡爷还是个小年轻,主动积极地喊“选我,选我!”,不过没人鸟他(幸好,不然卡爷惨了)。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四、理查.施特劳斯 英雄的生涯

理查.施特劳斯对音诗这个题材的贡献不小,除了前面这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外,还有英雄的生涯、蒂尔的恶作剧、唐璜、阿尔憋死山交响曲、唐吉柯德和死与净化、变形等,他甚至还写了首家庭交响曲。如果把什么七层面纱之舞也算进去,那就更多了。

浪漫主义发展到后期后,受瓦格纳的影响,各种半音阶的应用,以及尼采哲学的影响,音乐的表现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似乎已经不受任何限制了。理查.施特劳斯也用它创作出了一系列的音诗。英雄的生涯里,他也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描绘出了各种形象。说得白一点,其实是鼓吹他自己和他崇拜的偶像(尼采)的。

古典音乐也慢慢地不那么好听了。也正如此,理查.施特劳斯转而成为了保守派,写出了《玫瑰骑士》等偏向保守风格的作品。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五、死与净化、变形

要死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不知道的话,就来听听理查.施特劳斯这首死与净化吧。虽然仅仅只花了七天,虽然这家伙写的时候才不到30岁,但他还是自已凭感觉用玄妙的音乐语言写出了这首音诗。反正,听过一遍,估计你也就不想听第二遍了。临死这滋味,还真不好受。听完之后,就更不死了。

变形这首是老年作曲家为了纪念二战给德国带来的破坏写的,据称是为慕尼黑歌剧院被炸后的感慨。听着也和死与净化有几分类似,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六、敲击卡门

永远的卡门,哪怕经过了上百年,比才的音乐依然如此鲜活迷人。所以才有如此多的改编:卡门幻想曲、敲击卡门层出不穷。

榭德林改编这首敲击卡门,听着比歌剧选段还舒服,就是有点费器材。我曾在音乐厅用自己的NS17音箱放它,虽然也很过瘾。但听完之后不由感慨,要是等咱后面的双8寸三分频箱子再听,那就更爽了。

敲击卡门又是TAS榜上常客,一张是HP出的那张模拟录音天碟,不过很惨,我没有找到SACD。另一张就是DG为俄罗斯国家管弦乐队录制的这张数码录音,也就是下面这张,不过抓轨的,没找到。24-96的正规版本。两张都是巨大的动态,低频好得要命,放的时候会忍不住用最大音量听,很容易烧器材的,嘿嘿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七、圣桑 动物狂欢节&彼得与狼

这两部号称史上最通俗的古典音乐作品,尤其是加上解说之后。不过,对我来说它们还是很难懂,因为,俺英文听力实在很烂!而且,我也懒得去听懂它要表现什么这些,我只要好听、舒服、爽就行。

虽然说听了这么多年的古典音乐,俺的乐理知识那是一点没进步。很多古典音乐培训教材那样讲节奏、和声、弦律这些知识原来自己也懂,什么五线谱这些也能看懂。但后面发现这些东西懂了反而是个坏事,很多时候自己的精力完全花到了这个上,而忘记音乐的本身了。这样说可能有些人不理解,拿摄影举例,自从自己学了摄影之后,看照片从来都是看见“构图好不好,曝光过没过,色彩还原对不对,白平衡是不是对的,用的什么相机和镜头”诸如此类的事。很专业是吧,但看完照片,人家拍的是啥自己都没注意到!别人明明要你看“我不美啊”,“你看我表情是不是很到位啦”,甚至是“你想不想我啊”这些。然后自己快到35岁了还单身,真是活该!

听音乐也这样,会乐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听音乐内容本身,能被音乐感动,过瘾!

圣桑这首动特狂欢节其实里面不止有动物,还有些非生物如化石这些,他甚至给他的瞧不惯的人也写了音乐(当然不能这么叫),然后那些人虽然听出来了,但也没得法。自己喜欢听里面的12段“化石”,还有大象也还可以,就是天鹅觉得一般。

找了半天,结果只找到了这个带解说的报纸版,其它版本居然都没有找到。神奇了,这个不是冷门曲目啊,我足足5个T的音乐文件呢(原来近8个删剩的)。这部作曲的版本挺多的,不过推荐是下面这张: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八、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霍尔斯特以太阳系中几大行星为主题写了一首色彩惊人的组曲,由于配乐相当华丽,也是TAS上的常客。不过,他除了这部作品外似乎就找不到第二首流传下来了,这也是古典音乐的一个特点,很多作曲家往往只有一两首能广为流传,其余作品就少有人知了。这也是欣赏古典音乐的一个无奈,终其一生,我们能听到的作品也只是古典音乐的一少部分而已。太多的作曲家精心写的作品往往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很少能被人欣赏到,在信息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很多作品录音也非常少见。

这首曲子之所以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作曲家John Williams为电影星球大战配乐时的灵感来源也与它相关。我本来想推荐祖宾.梅塔指挥的那个有星球大战组曲的版本的,但那个版本的行星组曲没有这个二嫂的SACD好,而且那个星球大战组曲选得不好,很多好听的片段没有选进来。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十九、德彪西 牧神午后

德彪西开创了印象派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个《牧神午后》出来,当年听到的人又疯了,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不过,很惨的是,印象派画是一个很大的学派,但印象派音乐除了德彪西、拉威尔外,最多再加个雷斯皮基啥的,就没了。

整部曲一句话:牧神潘午睡时看见了一群仙女,忍不住做起了春梦,然后……当年没卫生纸,墙角就多了一摊东西,哈哈

安塞美这个录音噪音有点大,但录音的演奏还是相当棒的。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二十、德彪西 大海

眼瞅着标题音乐的名额就快完了,结果清了一下,还有很多还没有列出来,这可如何是好。看来得再整个二十张了,把舞台剧、芭蕾舞剧、歌剧序曲也列进去,完全可以再做一个系列了。

古典音乐发展到印象派,各种半音阶音列及和弦的应用,描述性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德彪西的音乐里,我听到了色彩各异的音阶和弦组成的音乐,虽然稍显怪异,但还能让人接受。再后面的音乐,就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审美了。

德彪西的音乐,形象性似乎并不强,更像是景物给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也是印象派的特色)。牧神午后如此,大海亦如此。

杰长老推荐唱片—标题音乐曲目及唱片二十张(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标题音乐   施特劳斯   曲目   尼采   卡门   唱片   印象派   组曲   交响曲   歌剧   长老   古典音乐   当年   版本   作品   数码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