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10月30日到11月1日自己带着自然声NS16、NS17音箱,A50功放、DAC-1解码以及Holo Audio的梅解码,以及自己新定制的前级和单声道300瓦功放参加了2020年成都国际音响展。

嗯,顺便还借了隔壁重庆老友线皇的电源线和数码平衡线,以及雷尔斯展房的喇叭线(品牌未知,应该是自制),在此表示感谢!

在此聊聊参加感受,希望大家喜欢!欢迎讨论不欢迎喷和给立场,谢谢!先上美女一张供欣赏!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最大的感慨就是:展会的幺蛾子真多啊!一点没搞好就给你脸色看,无源系统各方面实在太敏感了。房间、摆位、电源、线材、音源等等,任何一方面出问题,声音就大打折扣。一场展会逛下来,搞好的房间也就那么几家罢了(当然很多是系统真的不行)。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音响展,上一次是上海HAVE展,自己房间的幺蛾子就一直没搞定,虽然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系统始终没有达到最佳水平。

成都展也一样,展会头一天调了一天,高频毛刺感始终消不掉(上海展也是这个问题)。后面吉来黑胶老板来听了听,重新帮忙校正了摆位,声场总算没有问题了。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初步摆好的房间

后面那个光板是床头板,难看不说,光面反射声音造成声场差。最后没法用宣传的海报挡着,才算是在视觉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通过调整摆位减少其影响,声场还是相当出色的(结果最后一天又出幺蛾子,后面说)。

不过,展会第一天花了一天没解决毛刺感的问题。正式展了一天,好几位听众都说”高频有点刺“,自己却只能苦笑。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最终房间摆位

展会的房间隔音很差,自己运气又不好,相当不幸。隔壁是一家影院,那声音之大,低频之夸张,经常震动通过墙壁传过来(酒店的墙,我一放鼓乐,都会跟着抖的);另外一边是一家卖线的,叫”重庆老友线皇“,价格我都不敢问,一看就是天价货。用柏林之声全套推阿卡佩拉,效果相当出色(我认为他那间房间效果可以轻轻松松进本次展会前五),效果好就敢放大声,什么爽就放什么,从天方夜谈到加勒比海盗的交响版,声音开满来整。然后我就吃了亏,不得不加大音量还常常关上房门来给大家展示,因此错过了很多参观者。不过就算这样,自己房间人常常人满为患。忙得不落地。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中午的时候,有人试碟时把CD弄到CD机里去了。然后逼得我不得不用电脑做音源。神奇的是,毛刺感瞬间消失,声音安定得不行。我去!但电脑有电脑的问题,声音很硬,层次动态解析都不理想。

头天快结束的时候,隔壁卖线的老兄过来串门,听到我报怨后,推荐我试试他的线。死马当活马医,于是借了他的电源线,他接在我认为最不重要的CD转盘上。然后,我见证了玄学的力量,声音安定程度大幅度上升,毛刺感几乎全没了。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惊喜之下,又换上了他的AES数据线(我认为最不重要的线材之二),然后放了一曲tutti的第一段,低频下潜和力度大幅度上升。低频的气势和力度,是NS17完全放开的感受,声场也变得极其开阔。唯一欠缺的是高频细腻度,还有中频的温润(原因后面说)。

这……这……,又一次学习到了。自己并不是线材无用论者,但却一直是电源线和数据线无用论者。结果给打脸了!

这么说吧,换线之前的NS17,和换之后感觉就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了。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体会过,是不敢相信的!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顺便也大致介绍一下器材和周边。这次展会自己借用了一台丽磁的胆机,29800的LM-219 Plus,功率24瓦单端,推力强大、声音细腻。但对比后,感觉还是石机更适合NS17音箱。这次自己用的功放是套自己定制的前后级功放,都是非常经典的电路优化而来的。前级已经改了二版了,后级是对单声道的300瓦8欧的后级,改了一版。整体推力强劲,速度快,解析好。除了细腻度仍有提升空间外,感觉相当满意。准备下来再校一版声,再提高一些音色,改进一些外观,就可以推出来了。配套自己的NS17,算是价廉物美的组合,20000出头就能搞一套。推力足,速度快,音色也相当漂亮。如果预算足够的话,自己可能也会给它准备一台高端的hi-end级的前级,声音会更细腻。

解码用的是Holo audio的梅,感觉自己的配套系统始终发挥不了梅的实力,主要是因为自己用的是CD转盘播CD。如果换成SACD或数播播SACD,应该还会好很多。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这套前后级拿来推很多大落地也不在话下了,甚至是像ATC SCM11、19、40这些号称需要大推力的箱子,也都不在话下了。

第二天,爽了一天,效果相当出色。大家的评价也普遍很高,觉得很理想。然后我就开大音量放大鼓--李小沛老师的录音《鼓动心弦》,鼓点干净,下潜好有力度,收得非常的干净。放Tutti,声势惊人。听过的人都觉得这不是6.5寸音箱该有的低频表现!放天方夜谈第四乐章,也非常舒服。

整个展会房间,敢开满音量放这几张盘的,没有几家了,哈哈(隔壁老兄也放了这几张,他们也是放大音量,不过那套系统是天价)。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第三天,又到隔壁借了根电源线,接到解码上,这回:没有感觉出来什么效果。看来这玩意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到关键的地方(关键的地方居然是转盘,我去!)。

旁边的哥们认为现在的瓶瓶颈应该是喇叭线,换上后应该可以解决人声和高频的问题(我现在用的是声技的MCB)。于是乎,在自己没事转圈转到六楼时,找雷尔斯刘老大借了一对喇叭线试。结果这家伙借一送一,还附借了一根电源线让我换在前级上试试。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然后我就上楼换上了,结果人声确实好像润了,但低频感觉不对劲了。于是走到旁边换回原来的电源线,站在旁边听了一曲,感觉好了。然后就拿着电源线去还给刘老大去了,顺便到楼下逛了一圈。花了一个来小时的样子。

回来后,也没太多仔细听,在旁边看自己拍的照片。结果一个观众说”声场不好“,没多注意。后面过了不久,又来一个人又说”声场怎么乱糟糟“的,才觉得奇怪。没理由啊,自己刚才不久听,声场还非常棒的啊。赶紧坐下来仔细听了两曲,我去!声场真是乱七八糟,而且高音也非常怪。马上检查高频调节开关去(两三天里,已经多次发现观众有人会去自己拔开关了),然后发现:开关位置没问题,喇叭线接得有问题,一边相位接反了!!

这都不是一般的惨啊 怪不得接上后觉得低频不对劲,错怪人家的电源线了。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赶紧换了过来。然后,我就听到了NS17这么久来最好的声音(除了音乐会那次)。低频强劲有力,速度快;中低频非常浓郁,人声厚实富有磁性;高频流畅、解析良好。相当的爽。后面放大无,放Tutti,放舒伯特小提琴二重奏,都爽得不行。拿出手机,录了一首《鼓动心弦》。上传给大家听一听(在成都音响展上可以拉满音量放这几首不担心音效的,我觉得不超过五家吧,嘿嘿):

视频加载中...

可惜,放完两首,基本上就到结束时间了。

其它可写的。这次成都展带了两对NS16和两对NS17,还有两台A50功放和一台DAC-1的解码。两对NS16都被其它地方来的展商借走了,吉来用NS16加A50来展示他家的入门黑胶系统。价格不贵,声音相当不错。黑胶系统就是好听,尤其是人声和弦乐这些,哪怕搭配的是NS16和A50这个组合,也受到很多人的好评。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最后的总结:

第二次参加展会,系统终于基本上到位了,能调出自己满意的音效了。总结一下这次展会的经验教训吧。

一、线材真的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酒店这种用电环境很差的情况下,电源线变成了关键的一环。而自己一向不太重视的数据线,对声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感觉如果不重视线材,系统再好也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与好声无缘了;

二、摆位很重要。一开始怎么都没调好,结果最后把箱子拉到离墙2米,垂直摆位,效果出来了(音箱中间后面床头板光面,墙也是光面的关系很大);

三、定制的前后级功放仍然有相当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在高频细腻度上。最后自己的系统就差高频细腻度上有所欠缺了。希望再升级一版的前后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就可以上市了;

四、还是黑胶好。展会上听到的声音细腻的系统,几乎全部都是黑胶机。下一次西安展上,自己联合了吉来黑胶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为细腻迷人的声音。

最后,再上张美女照片结束本次展会总结。感谢支持!

音响展都是幺蛾子—参加2020年成都音响展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蛾子   声场   毛刺   推力   年成   低频   电源线   功放   人声   线材   音量   细腻   音响   房间   声音   效果   感觉   数码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