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熬夜和早起

你晚上一般几点睡?

留心观察身边,你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1.有些人,一到晚上11点、12点,就困得不行,上床5分钟内就能睡着。

第二天7点起床,神清气爽,毫无难度;

2.一些人,过了12点,反而精神奕奕,思维转得都比白天快些。

别说睡觉了,闭上眼睛几秒钟,都感觉是一种折磨。

其实,心理学对这一点早已有定论。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性,叫做「生理时钟」,

它决定了我们在一天的不同阶段内,精力状态的波动起伏。

而生理时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睡眠偏好。

来谈谈,熬夜和早起

根据研究结果,至少存在三种偏好类型:

1)晨型人,又称「云雀」(lark),倾向于早睡早起;

2)夜型人,又称「猫头鹰」(owl),倾向于晚睡晚起;

3)正常人,又称「蜂鸟」(hummingbird),没有特别的倾向。

一般来说,晨型人习惯在11点前入睡,夜型人通常是1-2点,而正常人没有特别的倾向,可早也可晚。

根据 MEQ 的调查结果:

晨型人最活跃的阶段是上午,从中午开始就一路下跌;

而夜型人恰恰相反,从中午开始状态渐佳,到晚上达到最佳水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重因素:演化和基因。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中,都有专门的基因,负责调控它的活跃和新陈代谢节奏。

表达到整体上,就是整个个体精力和思维的活跃水平。

这是有一定随机性的。因此,在人群中,有些人的活跃峰值在上午,有些人在下午,有些人在晚上,不一而足。

来谈谈,熬夜和早起

每天睡眠少于6个小时的人,正在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

快速调整的方法:

1)调整心态:不要对「早起」「熬夜」有压力,压力本身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后果。

2)睡够时间:无论几点睡觉,最重要的是保持睡眠时间足够,这比早起重要得多。

3)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生理节律,明确自己一天中状态最佳的时候,把重要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段处理。

愿每个「夜型人」和「晨型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早起   心理学家   正常人   时钟   基因   倾向   生理   睡眠   节奏   精力   活跃   中午   思维   晚上   状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