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复盘”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说:

在这些年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长中,「复盘」是最令我受益的工具之一。

在奔忙行走的日日夜夜,从不回头观望自己和同行人的职场人,有可能连前方道路是否正确这最基本的方向感都会丧失。

这篇文章就来深度思考“复盘”,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01复盘的认知

“复盘”是围棋棋术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叫法,指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摆盘推演巩固练习。

到了后来,“复盘”依次不断用在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中,可以简单理解为:

“复”指对过去的复习,“盘”指盘点,“复盘”合起来就是:对过去进行复习盘点,明确下一步的计划走向。

大多数复盘方式都按照三步走策略,即对过去的复盘、对现在的复盘和对未来的规划,这种方式基本上人人都懂,相信你也有尝试过,但,改变的效果并不大。

为什么改变的效果不大?

比如你的是一名厨师,你在复盘宫保鸡丁的做法。

复盘过去,你总是把鸡肉丁炒得太老太过火;

复盘现在,每次呈现出来的口感不一,有时候肉太老,有时候还差点火候;

而你对未来的的改进方法是在火候上下功夫。

但下次再掌勺的时候,你该犯的错误也还是会犯,为什么?

只因这一过程太顺其自然,导致你太容易放过自己。人在给自己安慰找说辞的时候,都会首先放过自己,然后发毒誓下次一定要改进。

恶性循环之所以能延续,很多时候是你太容易进入【自动闭合】模式。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还拿宫保鸡丁来说,你复盘得出改进的方法是在火候上多下功夫,这时你的已知思维得到确认,随后会进入【自动闭合】模式,封闭探索思维。

我们大脑极其渴望确定性,但确定性又会减弱追求欲望。

一旦你确定得到某样东西,你就会减弱对它的渴望和追求。

很多时候我们丢弃了本能的探索,选择接受事物的表象。

不愿意去做深度的复盘,永远停留在孩童时代“给糖吃”的极简思维。

02瓶颈期的复盘方法论

职业的天花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职业天花板是指:在你的工作岗位中,你的能力和职位达到一定级别后,上升的空间就会很小,即使你再有能耐,也无法顶破这面墙。

生物学中有一个跳蚤效应。

生物学家往玻璃杯里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地就跳了出来,他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跳蚤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

最后这只跳蚤变得聪明了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跳蚤再也跳不出来了。

道理很简单,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它,目标感的适应会让你从容的放弃更高的追求。

很多人遇到瓶颈期的心理反应大都会抗拒它,之后去适应它。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这也是很多人都走不出的圈子,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个地方后能干嘛、裸辞之后能干嘛?

前两天听到公司HR对求职者的谈话,开头第一句先来“自我介绍”,而多数求职者都说自己在前任公司干了七八年,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干了七八年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我分析了几点。

1.公司的制度好、管理好、福利好、上下级关系好。

2.公司的福利不好,但工资高。

3.工资不高,但各种福利都有,月休天数多。

4.公司正处于上升期,发展空间大、学到的知识多。

......

这些分析都偏向于好的,能让你做的久的原因,但,还有一种你很难察觉的“局”,叫“死循环局”,这种局只会让你一次次的重复它的步骤,无需用你思考。

比如,你一天上传10个视频,这一过程包括:剪辑→保存→上传视频。这个过程不太费脑,过程也轻松,但就是费时。

费时能让你忘掉过程的重复性,你只知道,只要每天按时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就不会被骂,就不用加班,就不用扣工资,就能有工资拿。

然后,死循环的局就慢慢开始了。

你很少能感知这种局,因为在你的意识里你只是在努力的上班,大脑会自动过滤掉这种「死循环的局」,从而让你更用心的去做事。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李叫兽的文章《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有一个提问: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有人说主要靠经验,有人说靠天赋,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

经验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如同你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10年,重重复复练习了十年,历练到的只是工作经验和完成速度,但你离真正的专家还很远,因为你跳不出「死循环的局」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种“局”,有些局你很容易看得清,有些局你很难看得清。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到我下一步要讲「破局思维」了。

是的,没错。

职业的天花板、瓶颈期、死循环的局、这些都需要你用破局思维去破解它,帮你走出困境。

如何提升你的「破局思维」?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1)颠覆认知

颠覆=刷新,刷新=接受

认知=认识&知道

颠覆认知=接受、认识、知道(的过程)。

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你的人生的高低。

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否则你很难成长。

2)对任何事物保持敏锐的察觉

在平时的社交聊天中,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些赚大钱的人都是高人一等的聪明人,其实,你跟他们的差距就在于“敏锐的察觉”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很多小区都摆放有快递自取柜,操作简单,快递员把你的快递放入自取柜后,系统会发送一条短信给你,上面有自取柜的地址、柜子编号、取件码。

你只需来到自取柜前,按照短信上给出的信息完成这一操作,就可以取走你的快递了,这种「不过脑」操作让很多人喜欢。

很普通的一个快递柜却透露出一条商业法则:

麻烦=痛苦=机会

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当下人们的麻烦和痛苦。

所以,对任何事物都应该保持敏锐的察觉。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3)广角度学习

碎片化知识的时代里,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可以用尖角效应解释细节效应,可以用羊群效应解释从众心理;但,你所学的每一样知识都不是完整版

你需要像狩猎般广角度搜索和定位猎物,把你学到的碎片化知识重新拆解组合,形成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

多学习行业外的知识,不限定于本行业中,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被不同领域用不同的现象、效应解释。

所以,你现在所学的每一样知识,在将来都能助你。

4)走出舒适区

大家喜欢舒适区,因为舒适区里没有任何生物对自己造成攻击。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名为“预期竞争”的动态模式,指的是在你做出一个预期(例如;无忧无虑、享受时光、悠闲自得等)时,另外一个与这个预期冲突的隐形预期就会悄然发生。

也就是说,你现在躺在舒适区里享受时光、悠闲自得,这就意味着会有另外一种隐形预期出现,也就是恐惧。

湖畔大学梁宁说过一句话:痛苦即恐惧。

把你的恐惧放大,自然就会知道待在舒适区是危险的。

03复盘方法论

那么,提升「破局思维」后,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复盘”进行练习?下面我会从三个维度进行讲解。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1)避免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避免自动完成=不自动闭合

我们都喜欢舒服的状态,恰巧“自动完成”就是一种舒服的状态,它会让我们逃避痛苦和麻烦,导致每次都在「自动完成」。

重新审视事情的重要程度,避免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2)深度思考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哪怕只进行十分钟的深度思考也能显著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我常用的方法是:

总结经验→深入思考→做出选择→采取行动→反馈加持(循环)。

3)持续获取反馈

复盘之后在于得到外界的反馈,反馈的目的在于调整自己的做事风格和做事进度。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反馈中成长,并非基本功的扎实,基本功的练就也是通过他人的反馈调整自身的因素。

你复盘工作的方式,暴露了你1年后的工资


总结一下:

深度复盘能帮你跳出瓶颈期,提升你的破局思维,颠覆你的认知。

“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复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方法论   火候   瓶颈   认知   跳蚤   效应   深度   舒适   年后   思维   反馈   工资   过程   模式   方式   专家   知识   工作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