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我要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北京时间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经董事会批准后将董事长职位交棒给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


黄峥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他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辞任董事长后,黄峥个人名下股票将继续锁定3年不出售。


他将结合个人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并着眼于拼多多未来的长远发展,“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解释这一重要决定时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催生、锻炼了新一代的管理者。


“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在黄峥眼中,拼多多已从3年前“刚上小学的小孩”迅速成长为“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此外,黄峥还提到,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


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受此消息影响,拼多多盘前一路下挫,最大跌幅超6%。


而早在去年7月,黄峥辞任拼多多CEO时,华尔街的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就已经对这一决定表示难以理解。


花旗分析师曾称,对黄峥的卸任感到惊讶,但其理由是可以理解的,过渡也应该是平稳的。



01

依然拥有绝对话语权


先后辞任CEO、董事长,放弃超级投票权,黄峥几乎完全从拼多多中抽身而退。


但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仍有29.4%,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黄峥仍然对拼多多有着隐性影响力和决定权。


黄峥可能是当今中国年轻企业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了。


多数创始人会在功成名就之后再退位,与黄峥同时代的王兴、张一鸣虽同样低调;


但仍然是奋战在公司一线的灵魂人物,对公司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而黄峥却在拼多多上市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出了退出拼多多的选择。


拼多多领导层的交接之所以能如此顺利、黄峥之所以能将拼多多放心地交给接班人,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其稳定的高管团队——


他们主要都是黄峥创业时期的合伙人,属于拼多多的元老级创始团队。


例如接棒的陈磊,与黄峥相识至少18年,曾经与黄峥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生同学。


2007年,陈磊博士毕业后,回国就职于欧酷网担任研发架构工程师,而欧酷网正是黄峥回国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2016年,陈磊进入拼多多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现在的拼多多,就像是一个在成长中不断迭代、自我完善的机体,没有了黄峥的一线指导,拼多多也可以独立完成有序运转了。



02

未来专注生命科学


有意思是,黄峥这一急流勇退的选择与段永平极其相似。


2001年,曾一手缔造起小霸王、步步高的段永平,同样在40岁选择隐退江湖。


他兑现对妻子的承诺远走美国,与家人们一起生活,平常做做投资和慈善,打打高尔夫,只希望过得更平凡一点。


而段永平在黄铮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留学美国的黄峥与移居美国的段永平成为了朋友。


2006年,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并邀26岁的黄峥一同前往,黄峥感受到了股神巨大的人格魅力,那顿饭改变了他人生的格局。


巧合的是,段永平也曾在离开的时候跟OPPO创始人陈明永等一众兄弟说:


“放手去干,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


如今,黄峥也将拼多多交给了陈磊,让他放手去搏。


至于辞职后的去向,黄铮表示,他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比如,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探索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潜在的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标准化提升等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分析:


“拼多多过去几年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靠规模和商业模式的驱动,相对简单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增长驱动因素。


但未来不管是电商还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甚至实体经济的竞争都会更加激烈。


这也意味着拼多多的驱动方式需要更精细化、更底层的核心因素去驱动,黄峥也是为拼多多增长的新科技动力寻找答案。


选择“生命科学”如此抽象而宏大的领域,非常符合黄峥的人设。


早在2020年的致股东信中,黄峥就几乎没有再讨论分析拼多多,而是洋洋洒洒讲述着疫情带给自己的思考。


信中提及了爱因斯坦的E=MC²、热力学定律,还有他本人对世界、人类、时间、概率、不确定性的抽象思考。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对这些宏大命题的兴趣与讨论,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理性之下透露着一丝感性的真实黄峥。


多年前的一个采访中,主持人就曾问过黄峥,如果没有创办拼多多,你会去干什么?


“可能是科学家。”黄峥回答道。



03

年活跃用户超阿里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同一时间,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长146%至265.477亿元,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9亿元。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成交额(GMV)为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拼多多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45亿元,全年归属净亏损为29.65亿元,均较上一年同期大幅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年报指出: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同比增长35%,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2020年第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199亿,单季新增7650万。


在关键的用户指标上,仅仅用了六年时间,从巨头夹缝中冒出的拼多多已经超越阿里巴巴、京东,成长到如今的体量。


其实早在春节期间,凭借“春节不打烊”以及红包促销活动,拼多多日活跃用户数(DAU)曾短暂地超越过手机淘宝,尽管当时只持续了两天。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手机淘宝DAU稳定在3.19亿,拼多多则约在2.74亿。


但在2月12日,尽管取消了春晚红包合作,但拼多多还是成功超越了手淘DAU,拼多多为2.59亿,手淘为2.37亿。


拼多多未来将与阿里、京东等电商集中在存量用户间的争夺上,将更加激烈。但那个时候,已无黄峥督战。


以下为黄峥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


今年的股东信提前了一点,是为了及时和大家同步一个消息。


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董事们批准了我辞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请求,陈磊将从即日起接任董事长,并继续担任CEO一职。


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我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我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同时我个人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去年7月1日我卸任了CEO,原本计划在一年整的时候和陈磊完成董事长职位的交接。


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


一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


这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如果还能结合我自身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新的业务开始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


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也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那么,后面的拼多多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未必能决定,但却可以快乐地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想象。


首先,拼多多会是一家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的社会的企业。


我们践行的“普惠、人为先、更开放”的新电商理念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鲜明地为行业和公众知晓。


它面向最广大的人群,一点一滴的作出改进,努力为消费者,为社会创造价值,不论它是显著的还是不容易被看见的。


也因为此,它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它所面临的各种藩篱也会慢慢被打破,即使有时候会需要一点时间,甚至可能会有波折。


但是“普惠,人为先,更开放”应该是个方向,它将在这个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活力。


其次,拼多多会是一家富予想象,不断迭代创新的企业。


Costco+Disney的愿景将会更具象、更生动地展现在面前。


虽然当前还只是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


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多实惠叠加上多乐趣后带来的性质性的微妙的不同,感受到这背后的化学反应产生的1+1>2的巨大力量。


过去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更加相信,这个愿景是丰富、有趣、值得憧憬、可以追求的。


第三,拼多多会努力成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的公众机构。


2018年上市时的股东信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在。


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社会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


并且因循着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那个时候拼多多还像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孩,而今虽然只过了3年,拼多多却已像是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看着他的快速变化和成长,一旁的我既欣喜又焦虑。


但无论是紧张兴奋,还是惶恐,它总会有他自己成长的道路,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退了后我做什么呢?

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拼多多是农产品起家的,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


通过提升流通领域效率,去中间补两头来让农民和消费者获益。


但流通效率的提升毕竟不能从质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性质性的大幅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那一步步往纵深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比方说,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


我们是否有可能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可标准化的提升?


如果以后有一种西红柿,每一颗都含有最适合我们身体的VC等微量元素,那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比较透彻的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通过植物蛋白来合成生产出肉的替代品;


那这种新的素鸡2.0是否有可能成为更健康、更绿色的稳定供给?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到蛋白质结构及在人体内的性状的研究;


我们是否有可能沿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分子机器的道路,进一步研究出蛋白质机器人,可以进入到人的脑部血管进行疏通,避免中风?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说想成为科学家。


而今一晃已过不惑之年了,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也许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后浪   董事长   年后   投票权   名下   生命科学   创始人   农产品   股东   科学家   董事   石头   路上   职位   领域   未来   用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