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2021年的9月4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等多家工业协会联合举办了“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本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主题等多个行业话题开展研讨。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追求全球低碳的背景下,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汽车产业即将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绿色化发展靠拢。据了解,本届论坛聚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同时侧面反映出我国对全球环境贡献出的努力和彰显我国走向新能源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截至2021年7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595吨,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但近年来,我国不断寻找新模式的发展,可以说目前实现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条件。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作为汽车大国之一,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可以说思路基本是很清晰的。首先扶持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开展低碳技术的发展与资金投入,让更多企业能在新能源领域中占一席。二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动,研发更多的产品投入到市场,逐步减少对原油的依赖,以低碳绿色出行作为前提,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

三是控制重化工产业的碳排放,在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下,由此可见因为加快产业链的供应,工业碳排放问题转移成为关键,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和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产生碳工业污染,只有结合上下链,才是真正实现零排放。四是推动产品出口化,目前我国和欧盟的差距还较大,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并在碳减排倒逼下和政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新的挑战有利于破“贸易壁垒”,双碳的目标也容易实现。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整体看来,虽然双碳的目标很明确,但是在整个产业链和生产多个环节上要上下游联动,强化企业的减排能力建设和管理,推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才能真正意义的绿色出行。


抓紧“双碳”政策下带来的机遇

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之一,目前我国现有的汽车保有量为2.92亿辆,根据预估,在2050年的汽车保有量高达5.5亿辆,很有可能是世界第一的位置。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好转,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汽车作为生活需要品,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因此,回归到汽车行业状况来看,虽然目前以燃油车的保有量比新能源汽车要大,但在推进绿色制造方面,全力地打造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和鼓励更多传统车企转型,在全新模式的发展下,车企们的新机遇来了。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例如小鹏、理想、蔚来、岚图等多个自主品牌。根据销售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47.8万台,同比增长2倍,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会逐渐代替传统汽车,未来市场局面一定是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主,达到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前景

缸哥认为,未来的十年必定是新能源汽车爆发期。近五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完善,充电设施的普及,建立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布局,促使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一个新的成绩,和燃油车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同时在我国的战略部署来看,一轮新的汽车革命即将改变。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随着各国以及各个品牌禁售燃油车的敲定,我国首先在海南省提出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售燃油汽车,并在《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表示将在2050实现燃油车完全退出市场的计划。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禁售电动车,再不是单纯地喊喊口号这么简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从以上种种迹象看来,禁售燃油车计划使得多家车企已经开始着手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发展进行改变,在全球车企和国家的努力下,推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将新能源汽车推高成为社会主流的趋势,燃油车的时代或许终将成为历史神话。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再次强调“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总结

缸哥认为,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实现碳排放达峰,再加上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不断加码,行业长期发展前景是非常明确的。可以看出,不少车企都加强了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市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认可,未来新能源汽车一定是未来汽车的替代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新能源   中国   汽车   中国汽车   产业链   燃油   目前我国   工业协会   大国   汽车行业   目标   未来   我国   更多   市场   科技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