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韩国四十年前的“7.30教育改革”


一.韩国“7.30教育改革”始末

1.韩国的教育发展形势:

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先是经历了日据殖民地时期,日本对当时朝鲜半岛民众实行愚民政策,朝鲜半岛分裂后,韩国在美军的帮助下站稳脚跟,在1945.9~1948.8三年期间,美国帮助韩国建立了现代化教育的框架。

进入60年代,韩国开始了经济转轨变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此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越来越多。为此,韩国坚持“教育先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更加重视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初等义务教育,以此保证大规模经济开发,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964年韩国基本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1968年又对初中义务教育制度和大学入学预备考试制度(高中生需要参加预备考试才能入读大学)等入学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初中义务教育制度改革中,将初中入学考试取消,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时初中入学的考试竞争压力,被当时的人吹捧为“7月15解放小子”的改革措施。

70年代初,韩国经济增长更加迅猛,为适应经济开发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需要,韩国政府制定了义务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2—1976年)。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充实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这一措施使得初中生的人数激增,而高中入学考试安排又给中学生造成繁重的学习负担。因此从1974年开始,以首尔为代表的部分大城市开始废除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升学压力不大,但为了能考取知名大学,学生们每周要上34小时的课程,有95%的学生会在周末及寒暑假到社会上办的辅导班去补习。

韩国政府此时为了缩小地区间高中水平的差距,在1974年实行了“高中平准化”制度,首先,首尔和釜山的高中不进行自考,通过国家出题和管理的"联合考试"选拔合格者,然后根据学区进行计算机抽签,分配给各高中,这也是学区概念诞生的原因之一。

2. “7.30教育改革政策”提出前韩国的政治形势:

1979年12月12日韩国发生军事叛乱,新军部势力掌握政权,韩国第11任总统全斗焕开始掌握实权。

时间到了1980年5月18日,此时全南大学学生在光州举行了反对新军部的政变措施、逮捕金大中的示威活动。示威愈演愈烈,新军部投入戒严军和空降特战旅进行镇压,导致事态扩散,引发了“5·18光州民主化运动”。运动后期出现了流血冲突,戒严军枪杀了一些学生和市民,导致政治民主化呼声高涨。

此时全斗焕为了安抚掌握政权而变得冷淡得民心,为了转移国民的政治欲望,实施了所谓的"3S(Sex,Screen,Sports)"政策。该政策旨在将国民的注意力转向色情,体育和娱乐使公众对重要的社会问题漠不关心,从而维持政权。

3.“7.30教育改革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980年7月30号全斗焕政府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其内容如下:

1.禁止课外辅导

2.废除大学入学选拔考试(通过预备考试的学生还需要参加大学自己的招生考试)

3.根据高中成绩及预备考试成绩选拔大学新生。

4.扩大大学入学定员及实施毕业定员制(毕业定员制后来被废除)。

5.减少高中教育课程。

该政策在当时被民众们接受,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焦虑。该政策实行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接受私人教育时被揭发,家长将受到剥夺公务任命权和税务检查、现任教师将被罢免教职。

该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为了呼应当时民众们的舆论要求,第二是全斗焕政府的私心,因为政变导致社会舆论空前紧张,5.18光州民主化运动后,民众对政府更加忌惮,为了挽救民心,全斗焕政府在90天内仓促出台了该项政策。

4.结果

表面:

2000年,在韩国宪法法院关于禁止课外辅导的违宪判决中,使韩国政府丧失了禁止私人教育的法律依据,从而无法阻止课外教育的增加,也宣布该项政策以失败结尾。

实际:

该政策在实施之初就基本宣告了失败,因为当时不能很好查处私下的一对一补习,结果私教盛行,最终导致韩国名校学生中,出身于富裕家庭的人数持续上升,并没有实质解决学习考试压力,没有较好的促进教育公平。

5.失败的真正原因

1.七十年代,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使得”高学历,高工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人们追求高学历化的倾向严重。

2.九十年代,韩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下滑,虽然工作岗位的绝对数量还在增加,但无法匹配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导致大专生与普通本科生的工资,以及工作福利差别并不明显,而名校与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们仍旧享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快的晋升速度,于是人们的一流大学与名校倾向越来越严重。

3.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在2000年的数据调查中,人们发现与直接生产相关的工作岗位,劳动力不足率非常高,特别是根据熟练程度划分,不熟练的工人和一般熟练的工人不足率最高甚至超过了20%,即使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生产和经济增长急剧下降情况下,熟练技能者的不足率也只有微小的下降,而高薪的金融业,第三产业的一些服务业却非常饱和。



参考文章:

1. 刘新玲.韩国的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J].教育与经济,1998(4).

2. 任翠英.韩国义务教育改革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26-30)

3. 王海丰.“平准化教育”和“英才教育”之争——韩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2013

4. .李义奎,李南哲。大学毕业生雇佣现状分析,2000(原文为韩文)

5. 金光亿、金大一、徐二钟、李昌龙.考试制度的变化:谁进入首尔大学?(原文为韩文)

6. 韩国教育史.维基百科

7. 全斗焕.维基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光州   韩国   教育改革   朝鲜半岛   军部   义务教育   民众   初中   措施   高中   政策   考试   经济   学生   大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