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到底要不要后期?100多年前的摄影师这样做后期

今天探讨一个话题,摄影作品到底要不要后期?

很多人认为摄影作品不应该后期,因为那样不真实,还有人觉得前期拍的不够好人才需要后期!

其实有一点我一直都很好奇,这种观点或者想法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在书籍上看到过有人说过这种观点。那我们先不讨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因为摄影涵盖的种类太多了,比如新闻摄影类的就明确不能后期处理,有些比赛也明确规定照片不能后期。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种有明确规定性质的摄影门类。

那我们接下来看一张照片。

摄影作品到底要不要后期?100多年前的摄影师这样做后期

一看就很有年代感是不是,这个时候你会想,这张照片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那我们来交代一下这张照片的时代背景,这是摄影师卡米尔·西尔维1858年拍摄的作品,

名字叫《河上风景》。那个时候使用的还是火棉胶湿版法负片,这种方法对蓝光极其敏感,也就是说一个摄影师在拍摄风景照的时候,如果地面曝光恰到好处,那么天空便会出现曝光过度,呈现出一片单调的白色。那么卡米尔·西尔维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那就是分别拍摄云层和地面两张负片,然后再合成,是不是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曝光合成一样。但是因为出现了明显的重叠和衔接痕迹,他便把右边的负片重新处理了一下,产生出一片水平的白云,把衔接处遮掩掉,这一步就相当于剪裁,不过他还不满足,在印象时,他又把底部边缘“烧掉”,用不透明材料挡住中间部分,让边缘部分多感光,好显得暗一些,使观看者的目光集中在图片的中间部分,这一步和加暗角如出一辙。

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图片就像是现代摄影师用电脑软件处理过一样。我如果不说可能你不会想到,现在看上去一张如此普通的照片在当时却需要这么复杂的处理。

如果从1839年宣告摄影术发明算起,那么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距离摄影术的发明不过19年的时间,这就说明摄影一开始就伴随着后期处理,摄影家们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从来都不在意是否后期。更别忘了那可是1858年,连胶片时代都没到呢?至于胶片时代的摄影大师那个不是后期高手,安塞尔·亚当斯更是说:拍摄是谱曲,后期是演奏。更别说生活在数码时代的我们了,不做后期只能说明你的审美没有跟上,导致你都不知道怎么才能使自己的照片更出彩。

至于有人说只有前期拍的不好的人才后期,那我想告诉你,后期是为了让作品更好,而并不是前期不够好!

好了,我希望以后在我的评论区不再出现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亚当斯   火棉胶   摄影师   后期   负片   胶片   地面   边缘   观点   风景   时间   照片   时代   作品   人才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