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武侠泰斗金庸曾说过:“高阳是一流的历史小说家。”

高阳的历史小说,在不背离历史的基础上,“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创造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其作品《明朝的皇帝》对明朝的历次重大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挖掘与再现,并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演义。

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高阳是讲故事的高手,能够从容驾御,忠实于历史原貌,考证渲染相得益彰,以每一位皇帝为中心,皇权制度、帝王心术 、王臣才子的权谋与沉浮,徐徐展开畅快淋漓;后妃太监、王臣百吏、民情事态,娓娓道来细腻工整。

说它是通俗历史读物,却有诸多考证和引文;说它是学术著作,但却读来通俗有趣,没有那种艰涩难读的味道。

更难能可贵的是,高阳不仅有史才与史学,而且有史识。书中不但有其对历史精彩讲述,又于字里行间呈现作者对于明史和每位皇帝的评断,每每恰到好处,却又让人余味无穷。

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高阳(1926—1992),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本名许晏骈,出身于浙江钱塘望族,世代书香。一生著作约九十部,其中《李娃》《慈禧全传》《胡雪岩》标志着他登上了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他擅长史实考据,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历史发现;其作品畅销几十年,精彩绝伦、雅俗共赏。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此言不虚。

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明朝的皇帝》节选

1

独特的封建制度

历代开国之主,多子首推明太祖朱元璋。太祖早年孤寒,亲属仅一侄一甥,起事以后,多抚养子,计有二十余人;力战经营,光复汉土,颇得其力。而太祖的亲子,亦有二十六人之多,夭折的只有两个;此在历代宫闱中,是个很优异的记录,主要是因为马皇后贤德过人,妃嫔宫人被宠有子的,无不厚待,视庶子如己出,所以多能抚养成人。

明太祖的儿子,一律取木旁单名,长子标、次子樉、三子棡,四子棣。朱棣在弟兄中最杰出,他有一半朝鲜血统,生母是元朝的宫人,为太祖所纳,以后被封为碽妃。此是终明之世的一大秘密,甚至主修《明史》的万斯同都可能不知道;为傅斯年先生所考证明白。以后将会谈到,暂且搁下。

《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翼,指出明太祖行事多仿汉高。这话虽不错,但明太祖并非亦步亦趋,事事以汉高为法。汉高身后的伦常骨肉之变,尤须避免。马皇后不是吕后,“人彘”之惨、诸吕之祸是绝不会有的,但“吴楚七国之乱”则不能保其必无,因此,明太祖参酌汉、晋及元朝的成例,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封建制度。

这套制度的精神,在于亲王能为帝室的屏藩,而不致谋反作乱,所以藩王只有虚荣,并无实权,但亦有例外,而就在这例外之中,把太祖的整个理想打破了。

明太祖的理想,跟秦始皇的打算有点相像,都是希望万世一系,永垂无疆。他有计划地训练一个贤德爱民的皇帝;而这位未来的贤君需要强藩保护,所以在洪武三年,封皇二子为秦王,镇关中;皇三子为晋王,镇河东;皇四子为燕王,镇燕京。这三个地方,不但为自古成王称霸的形胜之地,而且也是国防的第一线。

那时的燕王朱棣才十一岁。成年以后,太祖聘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立为燕王妃。燕王相貌奇伟,智勇有大略,深得太祖的重视。

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2

明太祖初立皇储

洪武十三年,燕王二十一岁,自南京“就国”燕京,当时亦称为北平。过了两年,马皇后崩逝,已就藩的秦、晋、燕、周、楚等五王,都入京奔丧。燕王在京遇到一个人,是个和尚;这个人改变了燕王的一生及明朝的历史。

这个和尚姓姚,以后赐名广孝。姚广孝是苏州人,父亲行医。十三岁时,姚广孝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却又拜一个名叫席应真的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当马皇后崩后,太祖选拔高僧分侍诸王,以便归藩之后,为马皇后做佛事荐福。道衍在与选之列,跟燕王一见投契,他说:“大王如果用我,我送一顶‘白帽’与大王戴。”王字加白成“皇”;燕王领会得其中的意思,便请以道衍随侍,偕回北平。

燕王在这时便有了争夺皇位的“雄心”,而太祖却正在“制造”皇帝。早在洪武初年,他就对太子标展开了有计划的教育,先选国子监的高才生为太子伴读,读书的地点名为“大本堂”,《明史》卷一百十五记:

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帝师时赐宴赋诗,商榷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欢甚;自作《时雪赋》赐东宫官。

这样,到了洪武十年,太子已经二十三岁,学业已成,太祖进一步命他见习政事。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唯仁不失于疏暴;唯明不惑于邪佞;唯勤不溺于安逸;唯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唯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在见习政务之暇,太子依然还要读书,儒臣常常进讲圣经贤传。可能由于这样“恶补”的缘故,太子的身体在年轻时便很孱弱。

金庸盛赞的历史小说家,写出的一部明朝风云录,十六帝个个奇葩

一部风云激荡的明代大历史,

明朝十六帝个个奇葩,

洪武至崇祯气象万千。

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高阳力作!

人物史实烂熟于心

明朝的皇帝历史小说家高阳力作 ¥68 购买


正史逸事信手拈来,

笔到意到,酣畅淋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明朝   小说家   北平   燕京   本堂   伴读   贤德   燕王   明史   历史   太祖   奇葩   太子   皇后   风云录   皇帝   制度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