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_数据分析_信号_心理学_生物学等重要术语: ROC

在信号检测理论中,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或者叫ROC曲线)是坐标图式的分析工具,用于 (1) 选择最佳的信号侦测模型、舍弃次佳的模型。 (2) 在同一模型中设定最佳阈值。

在做决策时,ROC分析能不受成本/效益的影响,给出客观中立的建议。

ROC曲线首先是由二战中的电子工程师和雷达工程师发明的,用来侦测战场上的敌军载具(飞机、船舰),也就是信号检测理论。之后很快就被引入了心理学来进行信号的知觉检测。数十年来,ROC分析被用于医学、无线电、生物学、犯罪心理学领域中,而且最近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术语

基本概念

分类模型(又称分类器,或诊断)将实例映射到特定类。ROC分析的是二元分类模型,也就是输出结果只有两种类别的模型,例如:(阳性/阴性) (有病/没病) (垃圾邮件/非垃圾邮件) (敌军/非敌军)。

当讯号侦测(或变量测量)的结果是连续值时,类与类的边界必须用阈值来界定。举例来说,用血压值来检测一个人是否有高血压,测出的血压值是连续的实数(从0~200都有可能),以收缩压140/舒张压90为阈值,阈值以上便诊断为有高血压,阈值未满者诊断为无高血压。二元分类模型的个案预测有四种结局:

真阳性(TP):诊断为有,实际上也有高血压。

伪阳性(FP):诊断为有,实际却没有高血压。

真阴性(TN):诊断为没有,实际上也没有高血压。

伪阴性(FN):诊断为没有,实际却有高血压。

这四种结局可以画成2 × 2的混淆矩阵

人工智能_数据分析_信号_心理学_生物学等重要术语: ROC

图片.png

ROC空间

ROC空间将伪阳性率(FPR)定义为 X 轴,真阳性率(TPR)定义为 Y 轴。

给定二元分类模型和它的阈值,就能从所有样本的(阳性/阴性)真实值和预测值计算出(X=FPR, Y=TPR) 座标点。

从 (0, 0) 到 (1,1) 的对角线将ROC空间划分为左上/右下两个区域,在这条线的以上的点代表了一个好的分类结果(胜过随机分类),而在这条线以下的点代表了差的分类结果(劣于随机分类)。

完美的预测是在左上角的点,在ROC空间座标 (0,1)点,X=0 代表着没有伪阳性,Y=1 代表着没有伪阴性(所有的阳性都是真阳性);也就是说,不管分类器输出结果是阳性或阴性,都是100%正确。一个随机的预测会得到位于从 (0, 0) 到 (1, 1) 对角线(也叫无识别率线)上的一个点;最直观的随机预测的例子就是抛硬币。

让我们来看在实际有100个阳性和100个阴性的案例时,四种预测方法(可能是四种分类器,或是同一分类器的四种阈值设定)的结果差异:

人工智能_数据分析_信号_心理学_生物学等重要术语: ROC

图片.png

将这4种结果画在ROC空间里:

点与随机猜测线的距离,是预测力的指标:离左上角越近的点预测(诊断)准确率越高。离右下角越近的点,预测越不准。

在A、B、C三者当中,最好的结果是A方法。

B方法的结果位于随机猜测线(对角线)上,在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B的准确度(ACC,定义见前面表格)是50%。

C虽然预测准确度最差,甚至劣于随机分类,也就是低于0.5(低于对角线)。然而,当将C以 (0.5, 0.5) 为中点作一个镜像后,C'的结果甚至要比A还要好。这个作镜像的方法,简单说,不管C(或任何ROC点低于对角线的情况)预测了什么,就做相反的结论。

ROC曲线

上述ROC空间里的单点,是给定分类模型且给定阈值后得出的。但同一个二元分类模型的阈值可能设定为高或低,每种阈值的设定会得出不同的FPR和TPR。

将同一模型每个阈值的(FPR, TPR)座标都画在ROC空间里,就成为特定模型的ROC曲线。

例如右图,人体的血液蛋白浓度是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数,病人的分布是红色,平均值为A g/dL,健康人的分布是蓝色,平均值是C g/dL。健康检查会测量血液样本中的某种蛋白质浓度,达到某个值(阈值,threshold)以上诊断为有疾病征兆。研究者可以调整阈值的高低(将左上图的B垂直线往左或右移动),便会得出不同的伪阳性率与真阳性率,总之即得出不同的预测准确率。

  1. 由于每个不同的分类器(诊断工具、侦测工具)有各自的测量标准和测量值的单位(标示为:“健康人-病人分布图”的横轴),所以不同分类器的“健康人-病人分布图”都长得不一样。
  2. 比较不同分类器时,ROC曲线的实际形状,便视两个实际分布的重叠范围而定,没有规律可循。
  3. 但在同一个分类器之内,阈值的不同设定对ROC曲线的影响,仍有一些规律可循:

当阈值设定为最高时,亦即所有样本都被预测为阴性,没有样本被预测为阳性,此时在伪阳性率 FPR = FP / ( FP + TN ) 算式中的 FP = 0,所以 FPR = 0%。同时在真阳性率(TPR)算式中, TPR = TP / ( TP + FN ) 算式中的 TP = 0,所以 TPR = 0%

→ 当阈值设定为最高时,必得出ROC座标系左下角的点 (0, 0)。

当阈值设定为最低时,亦即所有样本都被预测为阳性,没有样本被预测为阴性,此时在伪阳性率FPR = FP / ( FP + TN ) 算式中的 TN = 0,所以 FPR = 100%。同时在真阳性率 TPR = TP / ( TP + FN ) 算式中的 FN = 0,所以 TPR=100%

→ 当阈值设定为最低时,必得出ROC座标系右上角的点 (1, 1)。

因为TP、FP、TN、FN都是累积次数,TN和FN随着阈值调低而减少(或持平),TP和FP随着阈值调低而增加(或持平),所以FPR和TPR皆必随着阈值调低而增加(或持平)。

→ 随着阈值调低,ROC点 往右上(或右/或上)移动,或不动;但绝不会往左下(或左/或下)移动。

人工智能_数据分析_信号_心理学_生物学等重要术语: ROC

图片.png

曲线下面积(AUC)

例示三种AUC值(曲线下面积)

在比较不同的分类模型时,可以将每个模型的ROC曲线都画出来,比较曲线下面积做为模型优劣的指标。

意义

ROC曲线下方的面积(英语: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OC (AUC ROC)),其意义是:

因为是在1x1的方格里求面积,AUC必在0~1之间。

假设阈值以上是阳性,以下是阴性;

若随机抽取一个阳性样本和一个阴性样本,分类器正确判断阳性样本的值高于阴性样本之机率。

简单说:AUC值越大的分类器,正确率越高。

从AUC判断分类器(预测模型)优劣的标准:

AUC = 1,是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存在至少一个阈值能得出完美预测。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0.5 < AUC < 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AUC = 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AUC < 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总是反预测而行,就优于随机猜测。

计算

AUC的计算有两种方式,都是以逼近法求近似值。

梯形法

梯形法(英语:trapezoid method):简单地将每个相邻的点以直线连接,计算连线下方的总面积。因为每一线段下方都是一个梯形,所以叫梯形法。

优点:简单,所以常用。

缺点:倾向于低估AUC。

ROC AUCH法

潜在问题

AUC of ROC是机器学习的社群最常使用来比较不同模型优劣的方法 。然而近来这个做法开始受到质疑,因为有些机器学习的研究指出,AUC的噪声太多,并且很常求不出可信又有效的AUC值(此时便不能保证AUC传达本节开头所述之意义),使得AUC在模型比较时产生的问题比解释的问题更多。

人工智能_数据分析_信号_心理学_生物学等重要术语: ROC

图片.png

分析软件

所有常用于统计分析的软件(例:SPSS、SAS、SYSTAT、S-Plus、ROCKIT、RscorePlus)都有依据不同阈值自动计算真阳性和伪阳性比率、并依此绘制ROC曲线的功能。

离散分类器(英语:discrete,或称“间断分类器”),如决策树,产生的是离散的数值或者一个二元标签。应用到实例中,这样的分类器最后只会在ROC空间产生单一的点。而一些其他的分类器,如朴素贝叶斯分类器,逻辑回归或者人工神经网络,产生的是实例属于某一类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方法,一个阈值就决定了ROC空间中点的位置。举例来说,如果可能值低于或者等于0.8这个阈值就将其认为是阳性的类,而其他的值被认为是阴性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画每一个阈值的ROC点来生成一个生成一条曲线。MedCalc是较好的ROC曲线分析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算式   阈值   座标   对角线   梯形   准确度   阴性   高血压   阳性   人工智能   生物学   样本   术语   心理学   曲线   模型   信号   面积   方法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