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被骗,商家资质难保障,外卖乱象何时了


骑手被骗,商家资质难保障,外卖乱象何时了

如果说前些天“千元订单配送费5元”为乌龙事件,那此次外卖小哥跑腿因代买红酒被诈骗则或多或少反映出平台存在一些漏洞或缺陷。

近日,江苏一外卖小哥通过平台接单帮消费者代购红酒,在先行垫付货款后被收件人诈骗造成损失。此后美团虽垫付损失,案件也完美解决。但不禁让我们思考美团平台和外卖行业存在的顽疾现象。

上周,美团公布年度财报,而其高营收却和平台自身问题频发形成鲜明对比。

网友表示“自己本只想通过美团平台购买一些菜品,却在平台隐晦引导下开通美团旗下的网贷业务“美团月付”功能。“除此之外,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业务使用者均表示遭遇过类似现象。

美团月付,本质上是一种授信付款服务。网友表示,自己在不经意中被平台引导开通网贷业务,而这类借贷产品又极易影响个人征信,故对此表示担忧。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吃相太难看”。

骑手被骗,商家资质难保障,外卖乱象何时了

现如今基本各互联网软件都在诱导贷款,如果说开通网贷业务尚存在诱导行为或消费者观察不仔细等客观原因,那后续的“大数据杀熟”事件,则彻底把用户当作嗷嗷待“割”的韭菜。

2020年年底,自媒体“漂移神父”表示在自己充值美团外卖会员后,本想利用平台给予会员外卖红包节约用餐成本,却发现一家常点店铺配送费从平时的2元变为6元,是原来3倍。此番场景,令人错愕,使其一度以为自己遇到bug。

于是他又用另一台未开会员的手机试图订餐,发现“配送费2元”后,他意识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百略网也使用多台设备在美团外卖平台某店铺下单,经测试,不同手机用户、是否是外卖会员,均会导致配送价格不同,且高频使用者价格更高。

根据在黑猫投诉平台分别搜索“美团 大数据”和“美团 杀熟”,相关投诉合计超200条,涉及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会员、流量包、共享单车、外卖等。

骑手被骗,商家资质难保障,外卖乱象何时了

根据美团最新财报显示,外卖业务为美团贡献超过50%营收,可见外卖行业之辉煌,而在灿烂成就背后,也隐藏诸多问题。这之中,首当其冲便是外卖员资质问题。

但早在2017年,荆楚网便报道过外卖员伪造身份一事。彼时,外卖行业发展势头正盛,有交警在巡逻时发现送餐员车辆为报废车辆,而其外卖员身份也系用其所捡身份证伪造身份注册而成。4年后,虽然外卖行业各项机制都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漏洞。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报便因类似问题——外卖员健康证问题,进行过报道。

而商家作为外卖产业链重要一环,既不像外卖员在整个行业中扮演着最辛苦角色,也不像平台有着绝对话语权,不过相较而言仍处于劣势地位。此外,他们也直接决定着外卖产品质量。

商家资质是餐饮业从业者红线,如果没有资质,食品质量及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消费者权益更难以保证。今年3月,合肥市监局就因部分商家不具备食品经营资质而对“美团”及“饿了么”立案调查。可见,因为平台监管不力,导致这些“劣质商家”进驻平台,已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作为外卖业另一核心的食品质量及安全,近几年也是问题多发。

根据中国新闻网2018年报道,有外卖商家将食材存放于厕,潇湘晨报也于今年3月报道外卖商家边吸烟边开生蚝和在无卫生防护情况下进行食品加工的现象,不知当消费者知道所享受的“美味外卖”,均是一些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食品安全在如此糟糕环境中制作出时作何感想。

骑手被骗,商家资质难保障,外卖乱象何时了

对于美团,无论是诱导开通美团月付还是大数据杀熟,都是将本该服务用户的技术用于以消耗用户信任度并利用用户信任为自身牟利,而这种行为,以消耗用户信赖为基础,十分不可取。

至于外卖行业,作为诞生于时代发展中的新兴行业,仍隶属于服务业,目标用户最在意的指标仍是质量,无论是商家质量抑或是产品质量。外卖平台则应制定好相关条款,进行监督,坚守本心,诚实待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外卖   小哥   资质   商家   骑手   诱导   消费者   现象   身份   发现   业务   数据   会员   数码   用户   行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