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的未来,不能靠诱导扣费


天弘基金的未来,不能靠诱导扣费

一年一度的315刚刚过去,天弘基金也随着热搜进入大众视野。

3月15日,黑猫投诉平台发布基金投诉榜,共计35家基金公司上榜。数据显示,天弘基金凭220条投诉量位列第一,占总投诉事件比达49%以上,是第二名的4.7倍。

天弘基金的未来,不能靠诱导扣费

通过公开资料显示,天弘基金成立于2004年,经营范围包含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等业务。2013年蚂蚁金服出资11.8亿,成为天弘资金最大股东。

如果说天弘资金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是其下业务“余额宝”可谓是广为人知。尤其是在2013年,凭借曾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一款划时代产品——余额宝,以6.19%的收益率使其品牌曝光度迅速提升,甚至很多消费者至今仍将天弘基金和余额宝画上等号。

但近些年,随着余额宝收益率下降,支付宝开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为其引流,也使得很多人在不经意间“被开通”相关业务。之前支付宝花呗业务和各大视频网站会员业务,都曾出现过类似的诱导参与现象。

此次天弘基金被投诉原因基本也都与支付宝旗下余额宝业务相关。众多投诉者表示自己并没有购买基金产品,天弘基金却未经同意通过用户支付宝扣款购买其基金。

对此官方也已做出回应:“客户可自行在余额宝账户取消自动转入功能和转出余额宝资产。绝大多数用户来电咨询后,经过沟通都能解释清楚,目前还没有解释后还有客诉的案例。”

而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天弘基金,“自动扣费、未经同意”等投诉关键词应接不暇。

有网友表示:此前开通业务的时候没仔细查看相关条款,办理后天弘基金时常自动转入,之前不经意没有注意,但在支付宝查看也没有定投项目,后续也不知道如何取消对应业务。

而这位网友,也反映了绝大多数的用户的处境,并不是说支付宝恶意扣费,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使用户在不经意间办理了某项业务,进而使用户产生了被“自动扣费”的认知。

天弘基金的未来,不能靠诱导扣费

当用户想了解如何关闭定期转入等相关业务时,便发现整个流程入口隐蔽且手续繁多,与确认支付的简便性相比,关闭服务宛如一项隐藏功能,不是你想取消就能轻易取消的。经测试发现,在耗时达15分钟并转接3个客服后,对应业务仍无法在当日关闭。

整个流程如下:先是关闭平台中涉及自动转入功能的项目,如笔笔攒、蚂蚁星愿、心愿储蓄等,并将已存的钱转出,清空余额宝内资金,同时确保账号不可持有基金等相关业务。完成以上任务后,保持两个交易日没有任何资金,且不能使用支付宝余额业务,才可以关闭。

天弘基金的未来,不能靠诱导扣费

这样的取消流程,太过繁琐,明显是故意通过繁琐流程去“劝退用户”,让用户知难而退不取消,或是嫌麻烦明天再取消。而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拖着拖着,用户就会把这件事情遗忘,这样平台就可以继续追求与用户之间稳定关系,用户留下来,平台就可以继续赚钱。

年轻人关闭这个业务都已如此费心劳神,那老年人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他们使用手机并不熟练,或许在出现类似情况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该联系谁,更不知道如何取消,被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可见,很多用户对于此次资金自动转入一事,认知并不强。部分用户甚至会误认为是支付宝扣钱。而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其本质仍然是基金,而基金投资必然存在风险。平台需要做好风险提示。

作为阿里旗下的基金,支付宝平台为其业务引流无可厚非。增长固然很重要,但持续增长才是最大的挑战,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希望平台加强监管,在用户加入某项功能前提供详细提醒而不是因自身利益诱导消费者使用某项功能。

其次,提高取消入口触及便利性,各类“自动扣费、付费”业务作为一种服务,应当更多为用户服务而不是一种潜在风险,平台在提供服务同时应存在清晰可见的自身含义提示并注明关闭方法。

最后,可否针对长期未使用用户自动取消相关业务。现如今大数据行业发展迅速,用户长时间不使用是否可以自动关闭相关功能,毕竟大多数时候,用户都是在被扣费后才知道自己被参与了某项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诱导   基金   大众   黑猫   余额   繁琐   收益率   类似   流程   资金   风险   未来   功能   业务   数码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