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2021年10月1日,杨振宁先生将迎来农历的100周岁生日。

杨振宁先生,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有些朋友可能对杨振宁不是很了解,或者在物理学这个江湖中,只知道薛定谔,海森堡等如雷贯耳的大名,但其实毫不夸张的讲,杨老是和他们并驾齐驱的大佬。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其中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并因此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他的这个诺贝尔奖还创造了一个最快获奖记录。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通常情况下,获得奖项的流程为科学家们先发表论文,如果论文有创造性的意义,就要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考检验,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和与同行的残酷竞争,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从发表论文到获奖,这个时间平均是18年。


1951年,杨老和李政道教授合作,在1956年,二人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论文发表在当年的《物理评论》期刊中。同年,10月个后,另一位华人女科学家吴健雄,通过实验证明,验证了杨老与李教授的理论。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在1957年10月,杨老和李政道教授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从发表论文到最终获奖,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创造了最快获奖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我们致敬杨老,不仅是因为他在物理学界的丰功伟绩,还有他对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科学界的交流。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1971年,尼克松寻求中美关系破冰,杨老第一时间就递交了申请,在1971年回到北京,当时还处在特殊时期,每次回北京,都要递交一份长长的亲友访问名单,这个名单中有很多正在劳改的科学家。可以说,杨老的这份名单挽救了很多科学家的生命,其中就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夫妇。


与牛顿、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是什么感觉?杨振宁先生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杨老的奔走,为中国的科学界保住了大批重要火种,让后来的中国科学生命得以发扬光大。


感谢杨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祝杨老生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中央研究院   尼克松   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   诺贝尔   中美   中美关系   科学界   物理学   院士   北京   科学院   科学家   成就   教授   名单   感觉   数码   物理学奖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