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院士: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二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计算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一系列传统技术出现了颠覆性的更新换代。这其中,也包括印刷系统。

1965年,经过前两代照排技术的探路,联邦德国率先开发出适用于计算机系统的照排技术(阴极射线管CRT),运用数字信号代表字母,不需要再将具体的字型事先摆上光学仪器进行排版,而是利用计算机的处理系统发射电子束,极大地加快了印刷速率。

1976年,英国蒙纳公司开发出了激光照排机,克服了电子束易散焦的缺点,适用范围扩大到可进行书籍、报刊等的整版编辑和输出。

1978年末,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这个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工业的国家,急需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经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英超美”。

而此时,便更需要翻印外来文献,以便于尽快推广先进科技。

作为拥有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文明古国,在适配计算机系统的排版技术上,却遭遇了巨大的阻碍。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很早就意识到印刷排版技术的重要性,从60年代起便开始研制照排机,并于1974年8月启动了“748工程”用于攻克西方的技术封锁。

王选在时任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局长郭平欣的支持下,成为项目的总负责人。

由于激光照排需要将字体由以数字信息构成的点阵形式表示,不同于西方简单的字母,汉字复杂精妙,与此同时,汉字的字体、字数也比西方字母多,如一个一号字要由八万多个点组成。因此全部汉字字模的数字化存贮量高得惊人,粗略估算,最少需要几百个G的存储容量。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多年以前,我们的手机内存也不过才几百MB,1991年,世界最先进的公司制造的磁盘才刚刚达到1G,而那个年代的中国,还不会生产磁盘,使用存储工具的叫磁鼓。

王选院士: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像这样的两个磁鼓,存储容量大概在1MB。

所以,研制汉字激光排版,看起来好像有点天方夜谭,事实上,王选团队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

与此同时,1979年,前文提到的英国蒙纳公司陆续在上海、北京展出英国制造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出版印刷界大多倾向于引进这一系统。不久,日本人、美国人搞的汉字照排系统也接踵而至。

在当时改革风起云涌,一切向效率看齐的大背景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声音甚是喧嚣。

各家报社都不愿意再继续拿钱投给这个看不到“钱景”的项目。王选的同行们也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最困难的时候,王选团队只剩下了王选和吕之敏两人。

王选院士: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在这个紧要关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1980年2月22日,他以个人名义给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写了一封四页的亲笔信,反对引进,主张支持王选团队研制完成先进的系统。并在当时外汇极其紧俏的情况下给王选批拨20万美元去购买关键技术。

获批经费后,同年9月,项目组利用设备自行排印的第一本激光照排图书《伍豪之剑》问世。终于,项目得以延续。

王选院士: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即便如此,国内的很多大型报社依然购买了昂贵的外国设备,在1985年,一家国家级大报社花费430万美元决定购买美国HTS公司的照排设备,还有几家大报社和几十家出版社、印刷厂购买了英美日等国的五种设备。

好在那位坚信“造比买好”的干部,命令国务院直属的《经济日报》用王选的设备。

终于,在历经多次修正和改进后,1987年,经济日报运用该技术第一时间印制了报纸,一举成为全国最漂亮,出版速度最快的报纸,也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该系统被命名为“华光系统”。

而某国家级报社斥巨资引进的那两套美国HTS照排系统,直到1989年,经该公司长期调试,仍故障频频,效率太低,无法使用,最终死机。

而华光系统的价格,是HTS的十五分之一。

王选对此伸出了援助之手,带领技术骨干来到该社,用北大技术对美国HTS系统进行改造,将两台“死机”救活。

这年年底,前文提到的所有来华的推销汉字激光照排的外国公司,全部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其中,美国HTS公司的总裁在离开中国前,对王选说到:“今后,地球上再没有HTS公司了。”

如今,中国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位居世界领先行列,王选团队的设备出口至东亚南亚等地,为中国赚取了大量外汇。

更为关键的是,这项技术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王选也因此获得诸多荣誉奖励,并得以当选为院士。

他在多年以后的回忆录《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八个选择》一文中,非常感激那位当年给予大力支持的人。

王选院士:把汉字排版印刷的权利,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王选院士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74年立项,十余年磨一剑才一鸣惊人,在“造不如买”的呼声中,那个人能够从长远考虑,力排众议的坚持己见,给了王选团队以最大程度的支持,才有了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汉字排版系统,才没有让外国集团遏住我们的喉咙。否则今日的中国科技,不可能有这样繁盛的果实。

可那个年代又有几个领导能坚持的住?要知道,购买外国设备不仅省心省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借机出国考察,好不快活,何乐不为呢?假如我是资金控制者,我很可能也像那些买外国设备的报社一样,考虑当下利益,而不顾及未来前景。

但他把项目“留”了下来。

这一留,留的是从长远考量,留的是从全局出发;留的是以民族为本,留的是以国家为重。

大丈夫看当下也看未来,真豪杰谋一域也谋全局。

这就是领袖的战略眼光。

高瞻远瞩,想必就是如此吧。

他曾有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仅凭汉字排版系统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便能感受到他对国家的担当。

来源:馒头沛酒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汉字   前文   磁鼓   激光照排   英国   美国   院士   报社   中国   手中   权利   团队   外国   中国人   计算机   设备   系统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