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他是国之瑰宝,是医学界的“脊梁”,却被遗忘在了历史长河的角落。

他曾经救中国于水深火热,曾经为中国“以身试毒”,但还是成为了时代漩涡的牺牲品。

他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专家,生产了属于中国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

是他,遏制1950年华北大范围的鼠疫,救了千万人的命;也是他,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人,因此沙眼病毒又被国际上称为“汤氏病毒”,他也被称为世界“衣原体之父”。他曾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我们的疫苗之神——汤飞凡。

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偶然闯入微生物世界、湘雅学子兼济天下大义

1897年7月,汤飞凡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一个偏僻的乡镇。13岁他就离开家乡到省城长沙的中路师范中学部就读。中学毕业后,他便考入湖南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学习金工科。1914年年底,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第一班招考首批预科生18名,汤飞凡因成绩优异,成为其中6名免试入学者之一。

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求学的7年中,汤飞凡学习刻苦,特别是对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兴趣浓厚,显微镜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在同学中他是趴在显微镜上时间最久的一个。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次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在细菌学系从事细菌学研究并任助教。1925年,他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奖学金赴美深造。

1928年,汤飞凡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担任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细菌学系主任,后又受聘兼任英国人创办的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细菌系主任。1935年,他获得机会到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任研究员,进行细菌研究,并代表中国出席万国微生物学会第二次会议。次年,回国继任原职,并被国民政府聘任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监事。

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艰苦环境中研制青霉素,拯救大量将士生命

1941年正值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抗战中我军许多受伤将士因伤口发炎而死去。汤飞凡了解到“青霉素既无毒质,且具充分杀菌效能”,便决心研制青霉素为抗战出力。由于青霉素的具体生产工艺在当时国际上属于军事机密,加之防疫处的工作条件又非常简陋,生产青霉素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汤飞凡不畏困难,自己设计了一套设备,并建了一个青霉素试验车间,开始了青霉素的研制。同时,他带领大家“随时留意于鞋靴、旧衣、水果、古钱等物之上,及其他一切地方,无论何处发现青霉,立即取以涂布培养基上”,进行分离试验。最终,汤飞凡用一只旧皮鞋上发现的一团绿毛,成功分离出了一株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这也是我国首次分离出青霉素。这株从旧皮鞋上分离出来的菌种,随即就用于我国青霉素的生产。

汤飞凡利用美国医药援华会捐赠的一套青霉素实验生产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青霉素生产厂,于1948年生产出堪比进口产品的每支20万单位的青霉素。

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研制牛痘疫苗,使中国成功地消灭天花病毒,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16年

抗战时期,防疫处在汤飞凡的主持下成为我国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基地。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研发生产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自己的牛痘疫苗、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卡介苗和斑疹伤寒疫苗等各种疫苗及青霉素等药物,既满足了大西南防疫的需要,又不断地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挽救了无数遭受病毒感染的战士和平民。他们生产的牛痘疫苗还曾帮助过英美盟军。

1942年,在滇缅战场作战的盟军发现天花病例,当他们得知近在昆明的“中央防疫处”刚刚研究出牛痘疫苗新的生产方法这一情况后,即刻派专人前往,经考察后不仅决定立即使用中国的牛痘疫苗,而且其他疫苗和血清也不再越洋输送,都改由“中央防疫处”供应。建国初期,汤飞凡改进生产方法,快速研制出大量优质的牛痘疫苗,并推动全国普种牛痘,使中国成功地消灭天花病毒,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16年。也正是因为汤飞凡在免疫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疫苗之父”。

以身试毒,战胜沙眼病造福人类

沙眼,现今看来是一种很小的疾病,但在20世纪中早期,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高发区因此失明的占人口总数1%,中国沙眼发病率55%左右,农村地区更是高达80%以上,即十眼九沙。

早在19世纪末,各国的生物学家就开始了沙眼病原的研究,并有“细菌病原说”和“病毒病原说”之争,但研究了几十年都没有最后证实。1929年春,沙眼病大流行,当时全世界有1/6的人饱受这种疾病的折磨,在中国就有超过50%的人发病,严重的地区发病率甚至高达80%。人们急待着医学领域的突破,能够攻克沙眼病。

留学回国不久的汤飞凡,便把沙眼病原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研究课题,他说:“一个科学家的勇气和责任,就是应该知难而进,为人类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为研究沙眼病原,他建了一个专门医学实验室,一边教学,一边进行研究和实验,终于写出了第一篇研究论文《沙眼杆菌与沙眼之研究》。这篇论文推翻了“细菌病原说”并获得国际认可,也为他的沙眼病原研究打下了基础,然而后继的研究却因抗战爆发而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汤飞凡拒绝了美国的重金聘请和国民政府让他去台湾的要求,毅然留下继续开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带领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争分夺秒地研制国家急需的疫苗、血清。为了监督和规范管理生物制品,他提议并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程》。同时,他还兼任着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工作十分繁忙。

在国内烈性传染病基本被控制后,防疫的重点转向常见多发的传染病,汤飞凡便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沙眼病原研究。他用一年时间,采用当时的各种技术,对门诊采集的200例典型病例样本进行病毒分离试验,却无一成功。汤飞凡意识到不能再重复别人的病毒分离方法,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他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中外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外临床治疗沙眼的情况后,在采用新方法进行第8次试验时,终于成功分离出了沙眼衣原体,成为世界上发现沙眼衣原体的第一人。

为证明沙眼就是由这些衣原体引发的,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用自身做实验体。汤飞凡命助手将分离出的沙眼衣原体注射到自己的眼睛里,很快病毒就开始起效,他的眼睛肿如核桃,非常难受。为了收集权威的研究数据,他在患病后的整整40天里,冒着失明的危险,拒绝接受任何治疗。他用自己的健康换得的可靠临床资料,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承认,从而结束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沙眼病原学的争论。治疗沙眼病的药物也很快被研制出来,危害人类的沙眼病终于被征服。为尊重汤飞凡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国际上把沙眼病毒誉为“汤氏病毒”,汤飞凡也被称为世界“衣原体之父”。

令人痛心的是,1958年,汤飞凡在一场运动中从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把沙眼疫苗送给外国人的卖国贼”。

他在应该回来的时候回来了,却没有在应该离开的时候离开。他在应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了,却没有在必须妥协的妥协。1958年9月的一天清晨,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61岁。

一代医圣猝然陨落。

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IOAT向汤飞凡授予的奖章

然而国际学术界并不知道汤飞凡去世的消息。1980年,中国眼科学会收到IOAT国际眼科防治组织的一封短函:

因为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国际眼科防治组织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汤博士的通信地址,以便向他发出正式邀请,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

当中国人已经遗忘了自己的英雄,世界还没有忘记他。只是世上,早已没有汤飞凡了。

为了纪念他的卓越贡献,邮电部于1992年11月22日发行了汤飞凡纪念邮票,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让天花在中国绝迹,却在61岁绝望自杀

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专家李约瑟,在得知汤飞凡过世的消息后,曾说,“为能结识你们国家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公仆,感到荣幸”。

科学是超越国界的,知识属于全人类,但科学家们却与自己的祖国血脉相连,羁绊至深。

勇敢的汤飞凡,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我们无法估算,他究竟救过多少中国人的生命,我们也无法衡量,他舍身忘己、民族大义的价值。

每个少年都有过盖世无双的梦想,都有过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当岁月变迁后,所有的梦想和豪言壮语便成了少年轻狂的记忆。

但是,这个历尽千帆的矮小少年,牢牢记住少年时的梦想,毕生追逐这个梦想,并于花甲之年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就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资料来源:《中国档案》、鹿铁南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衣原体   中国   牛痘   沙眼   菌种   病原   青霉素   世界   天花   生物制品   防疫   疫苗   细菌   绝望   病毒   医学   国际   科技   汤飞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