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全球76亿人,平均上网6分钟就有1分钟花在脸书(Facebook),美国有一半消费者搜寻产品的第一站是上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每天回答35亿个搜寻问题;使用苹果(Apple)iOS系统的热区图,就是全球富人分布图。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早就与我们的日常和未来密不可分。

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互联网四大公司各自市值将突破万亿美元,已然改变了商业模式与竞争规则。你我的未来,早就在他们的算法盘算中。我们无法复制四大公司今日的规模,但必须洞悉它们如何操弄人类本能欲望而壮大!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U’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开创性地用人类原始需求来分析它们强者愈强、赢家通吃的竞争策略,写出了一本打破传统认知的经管书《互联网四大》,解构四家互联网公司的隐藏基因,帮助读者认清未来的生存策略和关键能力。


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1、一切商业围绕人类三大器官展开

加洛韦在书中分析称,亚马逊满足人类自古内建的采集者直觉,拥有的物质愈多,就愈安心;谷歌成为人类共享的外接大脑,掌控知识产业,是现代人有求必应的神;苹果从大脑起家,连结对性的渴望,成为品味与财力的终极性感指标;脸书串连人心,利用对爱的渴望掌握史上最庞大的个人数据库。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企业都需要抓住人类的生理需求。相应的身体部位分别是大脑、心胸和下半身,它们分别对应了人类不同层次的生存需要。对企业领袖而言,公司定位于人类的哪个部位(满足人类哪个层次的需求)——决定了其商业战略和最后的成就。

当人们发现好奇(Huggies)尿布比帮宝适(Pampers)尿布便宜50美分后,其大脑会进行更为复杂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往这两种尿布使用情况怎么样?哪种吸湿性更好?——最终得出最优选择。这种情况下对于定位于“大脑”的公司而言,意味要降低产品价格,这样就减少了商品利润。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公司而言,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消费者的“大脑”。林肯那句名言——没有人能一直糊弄到所有的人——极其正确,许多作死的企业为此(糊弄消费者)后悔不已。

“大脑”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往往购物时得出的答案是:这物品不应该购买。而情感驱动时,消费者并不理性,完全根据喜好购物。“心胸”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源自于“爱”。消费时由“情感”驱动并不理性,但从商业角度看来,瞄准消费着的“心胸”(情感需求)是种非常理性的战略。所有节日的促销活动都是围绕让消费者表达爱意展开的:“告诉妈妈你有多爱她”。人们愿意花费3个月的薪水来购买钻石戒指是因为那意味着“永恒的爱”,对你的另一半来说,这非常重要。

“下半身”对应的是人类性爱和生育后代的本能需要。饱暖思淫欲,对性爱的欲望会使人们罔顾“大脑”发出的有关成本和风险的警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16岁的青年和50岁的中年老大叔会买跑车的原因。消费者通过昂贵的消费来传递其品味、财富、特权和欲望,而奢侈品公司刚好能为其提供这样的产品。无论是克里斯蒂安·迪奥、路易威登、蒂芙尼还是特斯拉,奢侈品从来都是非理性消费,这使得其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业务。


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这四家公司初期都会瞄准人类的某一种核心需求,进而不断在对手的领域“开疆拓土”,逐渐成长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寡头垄断公司。

2、谁是潜在的第五巨头?

目前四大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市场、市值、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他们深入研究了早期巨头们失势的原因。看起来似乎四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大可能会失去统治地位,他们都在为之奋战,不会轻易放弃目前的领先地位。尽管四者在某些领域有碰撞,但在斗争变得激烈之前四者会腾出一些缓和空间。现在,四者似乎(有点)满足于共存发展而不是斗个你死我活。但竞争者永远存在,可能并不是一家严格意义的互联网公司,也可能并不会出现在美国。


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加洛韦在书中提到了8家公司,第一位是中国的阿里巴巴。2016年4月,阿里巴巴一举超越沃尔玛,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时至今日,其业务已经不限于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在线拍卖、资金转账、云服务以及政府部门服务外包等。而且每年一次的双十一购物节也在逐年刷新交易额,带动了中国邮政一半以上的业务量,活跃用户接近5个亿。阿里巴巴的成功让外国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它已经是第五巨头了吗?实际上,作者也提到了一些担忧。比如阿里的人才储备,阿里的全球化运营,以及电商平台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前路崎岖,阿里成为全球瞩目的企业还有一段路要走。

那么小米呢?滴滴打车呢?还有现在在风头上的华为呢?从书中延伸开来,小米的全球化进程还稳固吗,在中国的业务增长还那么乐观吗?与滴滴打车对标的企业是优步(Uber),优步的商业策略可以直接为滴滴所用吗,滴滴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障碍和瓶颈呢?华为在中美贸易争端中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立法来遏制华为在北美市场的发展,美国人一直反对的贸易垄断竟然成了一种新的商贸武器,它的前景会如何呢?这些问题书中都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是给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思考的路径。未来已来,谁会引领新潮流我们拭目以待。

3、四巨头的商业价值依然存在

近期,脸书发布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谷歌放弃平板电脑业务,亚马逊总裁贝佐斯“蓝色起源”太空计划点火试验,苹果WWDC19全球开发者大会产品上新都会成为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这就证明昔日的英雄可能风头不如往日,但是他们曾经创造过几十万工作机会,而且现在仍然还在为社会就业做出贡献,在四巨头的影响力下,他们聚集了全球不同领域的多家知名机构形成联盟共同参与全球商业价值和经济实力模式的改变,这种影响力不容小觑。

了解互联网四巨头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模式,同时能帮助你更好地为自己和家人建立经济安全保障。希望本书在这两方面能让读者有所获益。

【推荐阅读】



深度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商业策略


《互联网四大》

作者:【美】斯科特·加洛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互联网四大》权威解读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赢者通吃的隐藏基因,让你掌握互联网行业的未来生存策略与能力,此书将激发你的“竞争”神经,帮你真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亚马逊   斯科特   华为   苹果   阿里巴巴   阿里   尿布   通吃   巨头   深度   大脑   消费者   人类   策略   未来   业务   商业   全球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