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特鲁多医生


谁也没有想到,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人们的生活裹挟至今。这半年间,医院成为了新闻的集散地,这个人们恨不得此生都不用涉足的地方一时间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人感慨:"能进医院,就是最大的福气。"


紧张的床位,供不应求的防护物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医疗资源的珍稀。然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医疗情况,稀缺的不仅是这些。


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每千人口医生数为2.59人。也就是说,我国每1000个普通人,只配备了不超过3名医生。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2017年,中国有470万人进入医学院,但最后能穿上白大褂的只有75万。再查得深一点,年轻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老医生的比例从2.5%增加至11.6%。


我国的医生正在变少,想当医生的人正在变少!


一个医生朋友说,现在医生不再是天使了,救人也变得越来越难了……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被患者家属孙文斌砍倒在血泊中,最终不治身亡。

仅一个月后,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被患者砍伤手臂,很可能因此告别手术台。

2020年6月22日,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次发生伤医事件,一名患有泌尿疾病的男子,抱怨病没治好,将两名医生砍伤……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据中国医师协会曾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仅2019年上半年被公开报道的伤医事件就有34起。《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统计,截至2018年1月9日,中国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占51%。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一位医生朋友,从医11年,从来不敢坐在后背对着门口的位置;键盘上的F11是设置好的呼叫保护键;家属情绪急躁时,他不敢进诊室,就独自踏着一辆小黄车,绕着医院一圈圈地骑……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陶勇医生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每天上班前都要进行心理建设,深吸一口气,咬着牙进去。


如今充斥在医院这个白色空间中的,不仅是可怕难捱的病痛和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还有难以消解的医患矛盾。


矛盾的产生,其实是信息不对称。


有人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却不知道医生每天要诊治上百个病人;有人怀疑自己被过度检查,却不知道一次漏查的后果,就可能酿成医患双方的人生悲剧;有人把医院当成了保险箱,却完全忽略了所有的治愈,不过是概率事件。


就像医疗纪实作品《白色记事簿》书中一位医生所说,学医之前他总觉得医生无所不能,可现在他觉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太重。


很少有职业像医护工作一样,每天暴露在熙攘嘈杂的环境中,被焦虑、无奈、恐慌甚至是绝望所笼罩,身后还有死神步步紧逼。同样的心情与处境,在成为病人之前,任何人也无法感同身受。


打破医生和病患之间的那堵墙,需要的不是歌颂,而是彼此理解。而理解的前提,就是展露真实。展现最真实的医院日常,没有比一线医护的讲述更有说服力。


《白色记事簿》一书就是由9名一线医护人员亲笔记述的真实医院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医院里隐秘的角落,讲述病历簿背后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为人知的人生遭遇和精神历程,呈现一个真实、立体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医院里的日常。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图片出自《白色记事簿》


在书中,你会看到医生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也是一个有情绪,会疲惫,会恐惧,偶尔也会束手无策甚至犯错的人。只不过他们每天面对的,不是可以重新修订的文件,不是重金就能收购的项目工程,而是一个个一旦逝去就没法重来的鲜活生命。他们害怕失败,也比多数人更难承受失败的后果。


妇产科梁医生是一位刚刚升任主刀的新手医生,因为一份检查上的疏漏,差点酿成她的职业灾难。


妇产科是个埋藏秘密的地方,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女同胞来跟妇产医生们诉说那些她们父母不知道,丈夫更不知道的秘密。而某些秘密就连患者本人都不知道。


一个18岁的女孩检查时只显示是卵巢肿瘤,梁医生原以为是一场简单的囊肿切除术,但手术切开"卵巢"后,里边出现的却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术前缺失的染色体报告证实患者确实是男性,而术中她那一刀划开的,其实是无性细胞瘤。癌细胞有可能因此扩散,加重患者的病情。


她害怕、逃避,甚至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但这位新手医生最终选择接受、直面这个意外,因为了解女孩病情的只有她,如果连她都逃走,还能有谁帮助女孩和病魔战斗。她接下来要带着"女孩"重新变回一个女孩,从生理到心理,打赢这场仗,完成自己与女孩的成人礼。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图片出自《白色记事簿》


如果说梁医生是因为不够了解患者险些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那烧伤科的王医生却是因为对患者太过理解,把好不容易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患者又再次推到了死亡边缘。


王医生在烧伤科见过太多令人绝望的事情。烧伤患者的恢复期长,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重度烧伤患者一天就能花掉千元的治疗费,后续的整形修复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一般家庭很难承受得住。他经常能在走廊里听到"放弃""拖回家""钱不够"之类的话,有些患者并不是痊愈才出院的,他们的生死是患者和家属做出的选择。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图片出自《白色记事簿》


"医生忙着为病人求生,病人心里却在计算活下去的成本。"的确,进了医院,钱不像钱,像纸。


霍明是王医生收治的一位重度烧伤患者,家里人为了救他四处筹钱,债台高筑。见霍明病情有所好转,家属恳求减少一些辅助药物以减轻经济负担。出于对患者家境的理解,在综合评估了霍明的病情后,王医生停止了霍明的护胃药,却没想到霍明会因此再度命悬一线。


有时,病人和家属眼里的善意之举,在医学上并非是正确的决策。


其实,医生和患者家属一样,都希望把病人治好,自己所付出的心力不会白费。面对事关生死的医疗决策,受过多年规范化培养的医护人员们习惯了优先排除风险,这是对生命的负责。


此时,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不仅是对医生最大的鼓励,也是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的一剂良药。


在儿科急诊工作的王余庆医生曾经碰到过一个小男孩,发烧半个多月家长才送来检查。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长不是把口服的化疗药偷偷少给孩子吃一点,就是想少上化疗药,少做腰穿。小男孩原本是低危组,被他爸硬生生地拖进了复发的高危组。


在儿童医院,孩子的生死,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决定的。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图片出自《白色记事簿》


他还曾经听到一位新生儿父亲的抱怨:"什么破医院,花钱买东西还有质量保证呢,你们居然说花5000块钱不一定能治好!"他忍不住回怼了对方一句:"人命不是东西!"


医疗服务不是消费,有钱也买不来人命。


《白色记事簿》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丈夫,他拥有上亿家产,妻子却得了血液病,需要合适的骨髓配型。为了妻子,他自愿签下放弃所有财产的合同,以求得妻子亲兄弟的骨髓捐献,可最后还是没能救回妻子的命。


这本白色记事簿,记录的不仅仅是医院中真实的人间百态,还有在真实的背后令人不敢正视的人心。


金钱、生命、责任……在这些纠缠之外,医院的日常里还有许多人的意志和选择。到底怎样才算活着,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生存……这些问题我们平时很少去思考,或许只有在面对生死之事时,我们才能得出一个答案。


《白色记事簿》通过真诚且善意的讲述,提前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生老病死的人生必修课。那些医护工作者们用亲身经历,鲜活的细节,颠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生死场中的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真实处境——医生的辛劳,病人的痛苦,患者家属的两难……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生死抉择、面对人世无常、面对忽暗忽明的希望与转瞬即逝的生机时,那一刻的真实心理历程。


当我们被这样的真实打动,我们就能更好地去感同身受。人们从中感受到的越多,越能对医生和病患多些理解,少些恶意与恐惧。


在大多数人的感知中,医院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存在,刺鼻的消毒水味伴随着疾病、死亡,甚至还有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人生绝望。而大部分的恐惧,实则来自人们面对未知时的不确定——这个病会不会要命?医生资历是否足够深,经验足够多,能让手术万无一失?治疗费花了一大把可病情不见好转,还要不要坚持治疗?


医患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医生的决策,更是病人需要作出的选择。《白色记事簿》试图以真实,弥合我们对医院的认知偏差。


因为多一份对疾病、对医疗技术的了解,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多一份对医生的了解,就多一份对一项医疗决策的尊重与信任。打通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信息空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让医生毫无顾忌专心医术、敢于救人,让更多濒危生命得到最专业、最妥善、最及时的救治,这不仅是在救百万患者的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救我们自己的命。


生命宝贵,这样的故事值得被看到。


【推荐阅读】《白色记事簿》


这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职业,可能死的比我们更快

9名专业医护亲笔记述15位患者的真实人生。

一线医护视角,带你了解普通人无法接触的生死场。

这里有击穿每个人的故事,没有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记事簿   生死存亡   医护   中国   病情   家属   病人   患者   生死   恐惧   白色   医生   真实   事件   医疗   医院   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