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01

被人们避而不谈的“死亡”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最明显的体现是当下的青年一代提到死亡时最先问出的问题是“我死了我的社交账号怎么办?”“谁来继承我的花呗账单”,网友谈到死亡,首先调侃性说到的也是“死前第一件事一定是把我的网盘和微博清空,不然被我妈发现我的库存和连篇骚话,无异于公开处刑。”


或许是戏谑,但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下年轻一代对“死亡”认识之浅。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缺失死亡教育的后果是,死亡被盲目的否定,然后从生命体验中驱逐。这给了很多青年人对死亡的错误认知。他们或认为死亡是一种对生活困难的逃避出口,“一跃解千愁”,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轻易就放弃了生命;或是对生命毫无敬畏,肆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一些眼前的利益;或图一时玩乐,竟视生命如儿戏。


不论哪一种,都是不曾认真思考过死亡到底为何、生命到底为何的表现。


其实死亡原本应该是一个严肃且重要的话题,当我们谈到死亡的时候,我们不该是除了本能的恐惧之外就再无其他。


日本作家小川密曾写道,“生和死本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区别只在于从哪一侧推开那扇门”,中国也有个词叫做“向死而生”。死亡的意义从不只是象征生命的结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知道该怎么活。



02

靠近死,才知道生的意义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靠近死的边缘,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真正的活着,是直面死亡的事实,同时承担起在死亡阴影下有意义地生活的责任。


《狮子之家的点心日》的主人公海野雫的经历可以说就是对这句话的最佳注解。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33岁的海野雫罹患重症,被医生通知已时日无多,为了体面地告别人世,她来到濑户内海柠檬岛上一所专门安置生命晚期患者的疗养院——狮子之家。在这里,她参与到疗养院中人形形色色的死之中。


每周日是狮子之家固定的点心日,参加茶会的客人可以要求主厨为自己制作一款留在记忆中、想要再次品尝的点心。因为每次只能满足一位客人的心愿,且需要忠实再现客人记忆中的点心,所以要求客人尽可能具体、如实地描述点心的滋味、形状,以及当初品尝时的场景。


这其实就是鼓励病患在临终前做一次人生遗憾的复检。


于是我们看到,婚内出轨无耻薄情的丈夫选择了妻子做的葡萄干三明治,这是他最后的忏悔;嫉妒姐姐的妹妹,写下了曾背着姐姐偷偷吃过的牡丹饼,终于跨越时空握住彼此的手;年仅10岁的小女孩请求做一次甜甜的苹果派,哪怕她已经不能吃下,却是她在苦涩的疾病中最憧憬的味道……


而海野雫选择了曾亲手给父亲做过的奶油可丽饼,只是想跟5年未见的父亲说声抱歉,她的爱其实从未消减。


他们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保住了对自己的忠诚。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正如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所概括的死亡的意义:“虽然死亡可以在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通过一次次凝视他人的死,海野雫对自己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痛苦的拷问,终于在肉体的毁灭之际,她得到了灵魂的觉醒。她说:“我明明还活着,却一味思考着死。我曾以为,这表示自己接纳了死。然而,接纳死亡的真正含义即愿意活下去,并且坦率承认自己想要长长久久地活下去。”


海野雫的临终生活打碎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死亡的逃避性认知:“死亡其实没那么可怕的”


不,才不是!在书中海野雫说到:


“死亡就是一件可怕的事,非常非常可怕,当它迫近的时候,体力衰退,连抱抱宠物的力气都没有;大小便失禁,生而为人的尊严也被排出体外,恐惧得哭泣,无望地挣扎,每一秒都想继续活下去,这才是人性的真实。


在死亡的场域下,每一种胆小怯懦都应该被理解包容——被自己包容,而不是身外的任何人。”


在死亡带来的失控感面前,人类根本掩盖不住普遍的脆弱性。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但是,比起用对悲伤时刻虚无的想象来理解死亡,不如用最后一丝力气活下去。有一秒,是一秒。


“将不幸一口气吸入肺腑,再化为感激呼出,你的人生终会闪闪发光。”狮子之家创办者玛丹娜的这句话,初读时总觉得是慷他人之慨,后来才明白,正是因为活着总是充满欺骗和遗憾,死亡那一刻的醒悟与真诚,才值得被感谢。


正是这一场被认真思考过的临终,让海野雫在日渐僵硬的身体里感受到了“骤然涌现的感激之情,在我的体内刮起一往无前的春日风暴。”


03

看透死,才能知道怎么活


在罗马尼亚一座树立了八百多个色彩鲜艳的木制十字架的“快乐墓地”里,有一座墓碑上铭文写着:


“我一生都无意伤害别人,

无论何人何时向我求助,

我都会尽心竭力。

啊,我可怜的世界啊,

要知道生活其中并不容易”。


生活不易,但生命可贵,从没有人能轻易过活顺遂一生。但那些真正能参透死亡的人,却更会知道要如何活才能不负一生。


在《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我们看着马小远以自身的乐观一直陪伴和鼓励着担心癌症复发的韦一航,在那个手背上的小红花里,去看到“所有的味道都在这里了,我管它叫义无反顾”的生之勇敢。


在《活着》里,我们看着福贵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看他在巨大的悲剧下依旧没有崩溃,把所有的苦难消解在自己的忍耐里,去理解福贵所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欧维决定去死》里,我们看着邻居夫妇一家通过三番五次地请求欧维的帮忙,一次次打破他的自杀计划,帮助他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去感受到“死亡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最大的动机之一。


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无数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都向我们展示着那些正视过死亡的人和故事,试图让我们透过凝视别人的死,去参透自己的生。我们固然不能用文学粗暴地解释世界,但又何尝不能从文学中习得哪怕一点点的智慧,去纾解对死亡的疑惑和恐惧。


正因为生活不易,死亡才变成了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而不是悲伤沉痛。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说:“万事皆非,不足言,不足愿。”看过死亡,参透死亡,就会知道,其实生命只需好不需长。


图片来源电影《入殓师》

封面来自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推荐阅读】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日本年度感人暖心之作

让你笑过、哭过,从中获得力量的书

每个人所做的事情

都有可能照亮别人的人生


『活动预告』


继《枢纽:三千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之后,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2020年末又推出了他的新著《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

近年来的全球社会撕裂与信息茧房有什么关系?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真相?如何在大洗牌的时代构想未来? 本周五、周六,施展将携新书与南京和苏州的读者见面,带来“信息茧房与未来世界秩序”主题分享。

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一个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思考的事

【活动主题】

信息茧房与未来世界秩序

施展《破茧》新书分享会


【活动详情】

2021年5月14日(周五)19:00

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73号)


2021年5月15日(周六)14:00

新华书店凤凰书城(苏州大道西158号

凤凰广场一楼西中庭 地铁1号线星海广场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疗养院   凤凰   苏州   临终   红花   点心   中国   狮子   恐惧   客人   意义   中国人   话题   生命   未来   世界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