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2020的下半年,人们似乎扛过了疫情之初猛烈的暴风雨,渐渐步入了“后疫情时代”。

学校开学,单位复工,电影院也逐渐恢复了营业……然而疫情的乌云却还始终在人们的头顶盘旋不散。焦虑本就是永恒的课题,只是在疫情漫长的笼罩之下,拨云见日的希望显得愈发遥遥无期。

前不久电视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热播,紧接着还有传说中的《四十正好》,恰恰戳中了这一痛点,展现了人们在不同年龄段遇到不同的困境与迷茫。二十也好,三十也罢,仿佛只要生活仍在继续,焦虑便不曾褪去。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有网友晒出自家小区电梯里的三幅广告牌:左边是女人抗衰医美,右边是男人防秃植发,中间是孩子补课培训。中国式三口之家的焦虑现状在一部电梯里被一览无余,玩笑之外颇具现实讽刺意味。


求职软件、婚恋网站、健身塑形、技能提升……这些广告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人生的种种困境,当你一走进去电梯,那些焦虑便将你环环包围,而当你走出去电梯时,却发现怎么也走不出那股焦虑。

个个都在贩卖焦虑,却没有人真的来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著名的画家、作家刘墉先生则在新书《随遇随喜》中提到,乌云背后,太阳其实一直等在那里,就算没有照进来,也可以自己走进去。这是刘墉历经沧桑后写给世人的生活智慧。同样的,不论是当下的疫情,还是人生的诸多烦恼,它若自己闯进来,我们亦可将它扫出去,或者索性转身离开,将它们锁在身后。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成长」

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

从小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同学——上课认真听讲,晚上熬夜,周末补习,拥有最整洁详尽的学习笔记,也做了足够多的课外习题,看上去比任何人都刻苦,但却一直成绩普通,难有突破。

或许长大后,你也见过这样的同事——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总是加班到深夜,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却依然总是业绩平平,得不到重用。

都说勤能补拙,明明已经用尽了全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随遇随喜》中,小沙弥也曾问师父:“我时时打坐,常常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没有任何人能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开悟?”师父拿出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对小沙弥说:“去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溶化,你就开悟了。”


然而葫芦口太小,小沙弥把盐倒进去只化了一部分,多半沉在底下,伸进筷子又搅不动,苦恼着回来找师父。师父笑笑,拿起葫芦倒掉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就溶化了。

找不到方法的一味努力,其实也是在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不遗余力的用功,失掉了平常心,就如同那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能化盐?又怎么成功呢?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爱情」

人间的爱情像炉火,过于热烈反而容易熄灭

莎士比亚说,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乍听来,有人难以理解,认为爱情本该如漫野繁花般绚烂夺目,轰轰烈烈才足见其真挚。但也有一种爱情,如山间一汪清泉,润物无声,细密绵长。

刘墉笔下,以师徒二人生火取暖的故事为引,道出了爱情的本质。起初腾起的熊熊火焰便如干柴烈火般的爱情,要赶紧把炉门关小。小沙弥担心火苗熄灭,师父却笑道,熄不了,反而会烧的更好。


火就像人间的爱情,那爱得死去活来,好像一刻也分不开的热恋,常常来得疾也去得快。若不去关那炉门,大火烧起来,只怕上面的柴还没热,炉子便已冷却了。火不要大,要稳,夜里够暖就成了。

浪漫如莎翁,也曾感叹,“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正与书中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常常困惑,为什么爱得越深,爱情反而越短暂。殊不知过犹不及,炉火如此,爱情亦然。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衰老」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面临衰老,你会感到害怕吗?

贾樟柯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中,那一句“唯独衰老不可医治”被许多媒体用作标题报道,广为流传。大众媒体也在有意无意地扩散这种恐惧,从“孤独”、“留守”之类的苦情报道,到嘲笑或自嘲保温杯的使用,“老”字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的恐慌。致使那些害怕衰老的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养生保健品、医美抗衰之类的商业陷阱,为焦虑买单。

如果疾病是偶然事件,那么 “如何面对衰老”则是人生的必修课题。

在刘墉老师的故事里,白天因暴晒垂下去的花,傍晚浇了水,竟然没过多久便又重新站了起来,生意盎然。小沙弥惊讶道:“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师父纠正道,“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小沙弥不解,“这有什么不同?”师父拍拍小沙弥说,“当然不同,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的;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时候能成佛的,绝对成不了佛。他今生能好好过,都没好好过,老天何必给他时候更好的日子呢?”

众芳独秽,美人迟暮。人们对于这样的意象总是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之情,透露着一股淡淡忧伤。在不可逆转的困境里,常常靠着对过去美好的怀念追忆苦苦撑着,却忘记自己还可以选择珍惜当下,好好活着。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央视网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聚焦在人生的断面,顺序前进,行至第十集,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的“退休”。片中,老人们蜂拥而至地报名老年大学,这时他们不再为参加工作、社会竞争,开始向内而求,只为追求喜欢,表达自我。少时的每一个明天都代表着希望,而对于年长者而言,每一个今天才是自己最好的年华。

当身体的机能衰退,人们便开始寻找新的人生支点。老人们在老年大学遇到了同路人,在面向越来越未知的明天的时候,有事做,有希望。在倒计时的日子里,人们在本该“休”的时间中却越来越乐观。老骥伏枥,志仍可在千里。老年不是行将就木,人生本就是向死而生。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少年,中年,老年。人们在不同阶段,总会遇到不同的课题。人生很长,选择很多,我们都是故事。

当世界躁郁,故事的力量,让我们安静、精进;当日子怀忧,会心一笑、转念一想,天宽地阔。华人励志大师刘墉将自己历时五十年所创作的人生哲理寓言故事首次集结出版,并亲绘插画,取名为《随遇随喜》。星云大师在为这本书作序时写到,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面对多变的现实生活,不致迷失方向,以智慧跳脱困境,得到解脱自在。”

人生的烦恼就像深秋院中的落叶,扫了又落,永远扫不干净。然而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有了不断的相聚与别离、不断的得与失。有仓廪就难免鼠患,有子女就难免烦恼,有爱情就难免牵挂,有身体就难免病痛。刘墉先生也在《随遇随喜》中,借师父和小沙弥之口慰藉世人:烦恼来了,扫掉。烦恼再来,再扫掉,如此而已。

愿书中的智慧可以帮你安顿自己,摆脱焦虑的桎梏,拨云见日,走进阳光。相信随遇随喜,日日便是好日,时时就是好时。


【推荐阅读】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随遇随喜:刘墉写给大家的生活禅》


浓缩华人励志大师刘墉70载人生智慧

历时50年创作并亲绘插画的寓言故事

再多悲伤、烦恼,遇见此书

世间便只剩喜乐、洒脱

星云大师作序推荐!大陆首次出版!双语美文!


『活动预告』

福州小伙伴的假期福利来啦!

9月30日和10月1日,超人气画师@呼葱觅蒜 将在现身福州,为大家分享畅销新作《朝暮集》背后的创作故事,与读者们一同感受画笔下的时光流转。

身在远方,不能赶去现场的小伙伴也不要遗憾,10月1日的活动,小卷也会在百家号上开启远程同步直播。百家号关注@中南博集天卷,准备好小板凳,就可以与呼葱大大一起欣赏时光之美啦!

是不是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过好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刘墉   炉门   乌云   沙弥   疫情   师父   衰老   葫芦   焦虑   困境   老年   道理   烦恼   人生   故事   爱情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